融入现代公共建筑空间的城市记忆_北京地铁站厅环境中的城市艺术元素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9092990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融入现代公共建筑空间的城市记忆_北京地铁站厅环境中的城市艺术元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融入现代公共建筑空间的城市记忆_北京地铁站厅环境中的城市艺术元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融入现代公共建筑空间的城市记忆_北京地铁站厅环境中的城市艺术元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融入现代公共建筑空间的城市记忆_北京地铁站厅环境中的城市艺术元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融入现代公共建筑空间的城市记忆_北京地铁站厅环境中的城市艺术元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融入现代公共建筑空间的城市记忆_北京地铁站厅环境中的城市艺术元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融入现代公共建筑空间的城市记忆_北京地铁站厅环境中的城市艺术元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融入现代公共建筑空间的城市记忆北京地铁站厅环境中的城市艺术元素雅1青1,2董蔡1.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 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摘 要:本文以北京地铁站的公共空间设计为论题,分析了传统艺术元素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应用及表现出的艺术感染力,在这些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并存的实际案例中,传统 艺术元素与现代化环境的有机结合,在延续城市记忆的同时,也使城市艺术化与艺术城市化 的设计理念得到诠释,并从历史文化与设计的视角出发,对传统与现代元素在城市公共空间 艺术设计中的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关键词:城市记忆;传统艺术元素;地铁站;现代公共空间;城市艺术化铁6号线及8号线在以上站点的环境设计中均提出唤起

2、城市记忆、重建不同区域文化归属感的理念,尝试在地铁车 站这一高功能化、高使用率的现代公共空间中融入对这座 历史文化名城的追忆。一、地铁站新城市文化节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地铁成为城市交通开展的必然趋势。在上世纪6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40年间,北京已 经开通了17条地铁线路,总长度约400公里,有近300个车 站。随着地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为人们出行提供方 便之时,地下公共交通空间亦成为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窗 口。回首北京早期的大局部地铁车站,其环境设计一般较 为单调,缺少鲜明的地域文化内涵和环境艺术特色。从历 史角度看,北京的城市文化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然而, 近现代以来对城市长期缺少基于

3、艺术视角的关注,在城市 开展方面过于功利。目前,在城市艺术化的问题上,最迫 切需要的是通过对城市艺术的深入探索,认识艺术的潜 在功能并开掘艺术的本质所在。近年来,地铁站的环境艺 术设计理念有所变化,6号线和8号线的环境建设形象地 反映了城市艺术化设计意识的回归。2021年底通车的6号线东西向横贯京城,老城区段的 朝阳门站、东四站、南锣鼓巷站、北海北站等是这条地下 交通线路上承载传统城市文化的重要节点。2021年底通车 的地铁8号线,南北向纵跨京城北半部,其中的南锣鼓巷 站、什刹海站、鼓楼大街站、北土城站、奥林匹克公园站等那么成为这条地下交通线路上的城市传统艺术节点。北京地二、融入地铁空间环境的

4、传统城市艺术元素以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唤起城市记忆,并将其与现代公共环境有机结合,是老城区路段地铁车站空间环境 艺术设计的定位。这些城市记忆或以传统建筑为表述对 象、或以历史环境为表述对象、或以城市生活中那些令人 难忘的艺术元素为表述对象,这些传统城市记忆融入现 代环境中,无疑将促进城市文化和艺术的持续开展。一城市传统建筑元素的记忆建筑是一个城市最鲜明、最有代表性的组成局部,以 建筑语言唤起对传统地域文化的记忆是当今地铁建筑空 间环境设计的艺术取向,灰砖、花窗、彩画、檐椽、柱饰、 屋架等传统建筑元素经提炼、整合后合理运用,不同站点 对应其所处位置的地面建筑特征细分出不同的设计内容, 各站的建筑

5、装饰风格根本表达了该地段的地域文化特征, 并通过不同的建筑元素将传统城市文化与现代城市功能 有机结合,借助地铁车站建筑架构和空间形式进行装修、装饰,营造出具有传统建筑风范的现代公共交通空间。93总66期混凝土世界新 视 角New Perspective朝阳门站是具有城门风范的站点,站内大尺度的拱顶意在唤起人们对北京老城门的追忆,人们凭借拱券形式营 造出气度宏大的“门空间气氛,便可感悟到车站所处区 域的城门文化特征,同时也借助城门的记忆延续这个历史 城市特有的建筑文化基因如图1所示。东四地铁站那么以传统古建的旋子彩画为主要装饰艺 术,这些经过再设计的传统建筑元素装点着站厅内随处可 见的象征牌楼的

6、建筑架构。鉴于地铁站空间环境的特殊 性,传统彩画的艳丽色彩在这里被整合为相对柔和稳定的 褐色系列,两排方柱将站台分为三间式跨度,其空间关系 接近四柱三间式牌楼的架构特征,明间为沟通上下交通层 的主通道滚梯,两侧次间为平层交通的次通道。受室内 空间限制,只选取牌楼的额枋、柱子及雀替等下半部元素 作为设计内容,通过对牌楼建筑特征的整合,构成人与牌楼之间的互动,以牌楼特有的空间感传达其独特的建筑艺术魅力,从而唤起对牌楼文化的记忆如图2所示。6号线南锣鼓巷站和8号线什刹海站以不同的设计形式 定位于民居文化,意在唤起人们对北京传统建筑的追忆。 渐次排列的坡屋顶以其韵律和节奏的美感表现出北京民 居建筑的根

7、本特征。南锣鼓巷站的灰砖立柱、人字形屋架、 传统窗棂、及什刹海站的坡顶木构架和吊楣等都是北京民图 2 东四站图 3-1 南锣鼓巷站图 1 朝阳门站图 3-2 什刹海站94CHINA CONCRETE新 视 角w Perspective居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材料与形式如图3-1、3-2所示。地铁雍和宫站是2号线与5号线交汇处的一个有着鲜 明古建特色的站点,进入内部空间,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 气度非凡的红色序列圆柱,交通层转换区域的汉白玉石护 栏从尺度到雕饰艺术均为传统制式,这些表达皇家风范 的传统建筑元素充分显示了雍和宫特有的建筑文化内涵从雍王府到潜龙邸,再到雍和宫如图4所示。二城市传统环境元素的记忆

8、地铁北海北站紧邻昔日皇家园苑“太液池北岸,站 厅内千百根“檐椽组成的序列装饰带醒目而具有空间导 向性,平行排列的“正身檐椽与转角的“翼角檐椽蜿蜒 回转,勾勒出中国古建重檐飞椽的独特意境,檐椽通体绿 色,方椽头饰以金线,这些具有传统环境意蕴的建筑装饰 元素与表现北海风景的墙面装饰壁画相照应,既以一种新 的设计形式表现了对城市历史的记忆,也是对现代设计理 念的诠释,乘客在站台内便能感受到近在咫尺的皇家园林气息如图5所示。而位于前海水畔的什刹海站最引人注目的那么是一幅名为“秋荷映象的大型钛金壁画,典雅的玫瑰金透出一丝 皇城贵气。?燕京岁时记?曰:“十什刹海俗称河沿,在 地安门外迤西,荷花最盛。每至六

9、月,士女云集,然皆在前 海之北岸。他处虽有荷花,无人玩赏也。1可见什刹海的 荷花久负盛名。“壁画的创作者中央美术学院马浚诚副教 授说,作品灵感来自什刹海独特的荷塘月色美景,并将什 刹海地区独特的人文景观巧妙地融入片片荷叶之中。可以 到达乘客与画的“互动,来表达什刹海区域的魅力,让观 众在欣赏作品同时慢慢发现隐藏在荷叶筋脉中什刹海的 点点记忆:摆地摊、卖糖葫芦、拉洋车、望海楼一片片 荷叶中透出了前海边繁荣的景象。2据介绍,如此大尺度的不锈钢镀钛金壁画在国内公共 环境中尚属首次使用,作者采用同构艺术手法将荷叶与什 刹海的记忆凝结在同一幅作品中,用当代公共艺术语言与 观众展开对话与交流如图6所示。8

10、号线鼓楼大街站与北土城站的定位与上述对传统景图 4 雍和宫站图 5 北海站图 6 什刹海站95总66期混凝土世界Ne新 视 角New Perspective区环境文化的思念那么有所不同,鼓楼大街站以“鼓为主要装饰语言,既表述了对始建于元初的北京鼓楼建筑文化 环境的记忆,也使“鼓这一传统元素有效地融于地铁车 站这一现代建筑空间中如图7所示。鼓楼是北京城历代 的标志性建筑景观,而城墙那么代表了北京城的整体形象。8号线北土城站以城砖为元素开启了对北京城垣的遥远记 忆,规格不等的砖块,具有动感的几何形组合方式,使人 们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与城墙共同经历的动乱、磨难时期如图8所示。三城市传统生活元素的记忆

11、生活元素是最能表达城市性格的,因为它不仅代表地 域风情,还包括生活中的各种艺术存在。近年来,北京丰 富多彩的生活元素也不断在地铁公共环境中有所表达。13 号线东直门站以风筝为主题的艺术环境装饰极具京味生 活风范。作为一种娱乐形式,放风筝大约始于唐代。据记, 唐玄宗李隆基曾在蓬莱宫宜春院观看放飞“八仙过海 风筝。宋代的?宣和风筝谱?也有帝王贵族赏玩风筝的记 载。英国学者李约翰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把风筝列为 中华民族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学创造之一。曾有外国风筝 专家赞誉:“中国人民在两千年前就创造了风筝,这是举 世公认的。风筝引起人类飞向天空的遐想,导致了世界上 第一架真正飞机的创造。北京风筝已有

12、300多年历史,是百姓最喜爱的休闲娱 乐活动之一,清明时节放风筝在北京已是市井风俗。?见 闻杂志?说:“二三月高粱桥踏青,万柳堂明莺,弄箜篌。?帝京岁时纪胜?记:“京制纸鸢极尽工巧,有价值数金者,琉璃厂为市易之。3京味风筝种类多样,尤以“沙燕儿最具代表性,“沙燕儿又称“京燕儿、“扎燕儿,老北京曾有“北城黑锅底,南城大沙燕之说。不同造型的 “沙燕儿各有其象征意义,“雏燕象征儿童;“肥燕象 征男性;“瘦燕象征女性;“比翼燕那么象征夫妻百年好 合,此外,福禄寿喜等也是风筝经常传达的桔祥内容。以 制作“沙燕儿著称的北京哈记风筝,还曾获得1915年在 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质奖章。小小风筝

13、内涵如此之多,难怪2021年北京奥运会福娃妮妮的创意 要取自于“沙燕儿。在制作方面,北京风筝也非常讲究, 其做工精细,造形抽象、幽默,以工笔重彩绘制,着色浓 艳,极具地方艺术特色。目前,北京风筝已入选中国非物 质文化遗产。13号线东直门站的风筝装饰图案即以北京“沙燕为 主题,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展现着传统艺术的魅力,这一民间 艺术形式与地铁公共环境的有效结合,为忙碌的车站空间 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市井风俗艺术气氛如图9所示。 同样具有传统艺术风采的还有8号线北土城站的青花 瓷艺术装饰、画像砖艺术装饰以及安华桥站的水墨画挂 盘装饰等如图10所示。北土城站台中的青花瓷艺术装 饰尤为引人注目,中国是瓷

14、器的故土,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同为一词,青花瓷始见于唐宋时期,成 熟的青花瓷那么出于元代,“元青花釉质透明、胎体轻巧、 清新素雅,颇具审美情趣及文化内涵。元青花的艺术装饰 内容十分丰富,题材大多为人物、山水、走兽、花鸟等,在青 花瓷的创作中,“元青花的艺术装饰主要包括:龙、凤、 鹤、鹿、鸳鸯、走兽、鱼、牡丹、莲花、菊花、牵牛、灵芝、芭蕉、松竹梅、海棠、回纹、线纹、卷草、锦地、水浪、莲瓣及图 7 鼓楼大街站图 8 北土城站96CHINA CONCRETE新 视 角w Perspective缠枝花卉等。中国青花瓷艺术以其独有的东方魅力享誉海内外,用传统青花瓷装饰具有现代城市功能的北京地

15、铁站 空间,不仅是将传统陶瓷艺术风采融入现代公共空间的有 益尝试,更是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播如图11所示。8号线南锣鼓巷站过厅的?北京记忆?装置艺术墙是站内的最大看点,由橙黄色的琉璃块组合成遛鸟、说相声、拉洋车等形象的人物剪影,构成一幅鲜活的民俗生活图卷。这面艺术墙长20米、高3米,由4000多块手工 制作的琉璃块构成,其设计理念是以地铁站为交流平台, 利用封存的老北京记忆,实现公共艺术作品与观者的互 动。据报道,这些琉璃装置“里面大有文章有的琉璃 块内嵌顶针、粮票、弹球、洋画儿等老物件,有的琉璃块 中有二维码,扫描之后可以查看?北京记忆?公共艺术 作品官方微博。官微中记录了每个封存在琉璃块中的老 物件背后的故事,观众不仅可以在微信上留言参与讨论, 甚至可以成为艺术品的创作者之一。4?北京记忆?装 置艺术的意义在于将艺术从视觉的影响开展为精神层面 的互动,从而更有益于借助公共环境延续城市记忆如图12-1、12-2所示。 北京地铁的艺术环境设计无疑是对“城市艺术化理念的有益尝试,也是对现代城市环境建设开展方向的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