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备考)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含2014试题)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文阅读》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479092320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182 大小:69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备考)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含2014试题)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82页
(科学备考)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含2014试题)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82页
(科学备考)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含2014试题)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82页
(科学备考)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含2014试题)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82页
(科学备考)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含2014试题)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备考)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含2014试题)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备考)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含2014试题)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文阅读》(1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教学情况调查)本文认为“扬子云之文好奇,而卒不能奇” 的原因是什么。(2分)庄荀皆文士而有学者,其说剑成相赋篇,与屈骚何异。扬子云之文好奇,而卒不能奇也,故思苦而词艰。善为文者,因事以出奇。江河之行顺下而已至其触山赴谷风博物激然后尽天下之变子云唯奇故不能奇也。(陈师道后山诗话)答案 1.无学问作根基(学问不够),不能因事以出奇(2分)。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观点态度的能力。主要考查对“善为文者,因事以出奇。江河之行,顺下而已,至其触山赴谷,风博物激,然后尽天下之变,子云唯奇,故不能奇也” 这句话的理解。2.(天津市蓟县邦均中学2014届高三

2、第一次模拟) 用“/” 给下面短文断句。(3分)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答案 2.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解析 2.【参考译文】郢都有个人寄给燕相国一封信。晚上写信时,烛光不够亮,他便吩咐捧烛的人说:“举烛!” 一面顺手把“举烛” 二字误写上去。其实“举烛” 并不是信中所要说的话。燕相国接信后便解说道

3、:“举烛的意思就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要我选拔并且任用贤才。” 他便把这个意思报告给燕王,燕王听了很高兴,照这个意思去做了,因而国家治理得很好。国家是治理好了,却不是信中的意思。现在的学者们做学问,大都跟这位穿凿附会的相国差不多。3.(天津市蓟县邦均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译文: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译文:答案 3.(1)他执行主人敬待客人的礼节,凭自己尊贵的身份谦恭地对待客人。(2)凭郑庄的贤良,有权势时宾客多得以十为倍数计算,没有权势时情况就相反,况且是一般人呢!解析 3.本题考查理

4、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答题时要有得分点意识。(1)以:凭借身份。下:居于之下。(2)十倍:以十为倍数计算。众人:一般人。况乎:况且呢!【参考译文】郑当时,字庄,陈县人。以仗义行侠为自豪,他把梁孝王的大将张羽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名声在梁、楚一带传扬。孝景帝时做了太子舍人。每逢五天一次的休假日,他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常担心有所疏漏。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他仰羡慕年长有德行的人,惟恐见不到人家。郑庄年轻时官位卑微,但是他的交游的知己好友,都是祖父一辈的人,是全国有名的人士。汉武帝刘彻即位,郑庄逐渐升任为鲁国中尉、济南郡大守、江

5、都国相,一直到九卿中的右内史。由于在武安侯田蚡、魏其侯窦婴时的廷议中出言不当,降为詹事,后又升为大农令。郑庄任太史时,告诫下属说:“只要客人来,不论贵贱都不要让人在门外等候。” 他执行主人敬待客人的礼节,凭自己尊贵的身份谦恭地对待客人。郑庄为人廉洁,又不置办自己的财产,依靠俸禄和赏赐来供给那些年长的友人。可是他馈赠给他人的礼物,不过是竹器盛着的食物。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他推荐士人和属下的丞史,称道起他们来确实津津有味,经常称赞他们比自己贤能。跟长官部属讲话,从不直呼他们的名字,好像生怕伤害了他们。听到别人的高见,就向皇上说,惟恐迟误了。崤山以东的士

6、人和一些年长的人都异口同声地称赞郑庄。郑庄被派去视察黄河决口,自己请求给五天时间整理行装。皇上说: “我听说郑庄出行,一千里也不带粮食,现在请求整理行装是为什么呢?” 然而郑庄在朝廷上,经常附合逢迎皇上的意旨,不敢明确表示对错。到了晚年,汉朝征讨匈奴,招抚四方外族,全国耗费甚多,财力物力日渐匮乏。郑庄保举的人及其宾客,有替大农令承办运输的,亏欠款项很多。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这件事。郑庄因此构成罪责,出钱赎罪后降为平民百姓。不久,在丞相府暂时担任长史。皇上认为他年老,让他担任汝南太守。几年后,在官任上去世。郑庄当初位列九卿,中途被罢官,家道贫穷,宾客越发零落。到做了郡守,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

7、物。郑庄的兄弟子孙因为郑庄的缘故,官至二千石的有六、七人。 太史公说:凭郑庄的贤良,有权势时宾客多得以十为倍数计算,没有权势时情况就相反,况且是一般人呢!下邽县翟公有这样的话,当初翟公担任廷尉时,宾客盈门;到免官时,门外冷清得可以张罗捕雀。翟公又任廷尉,宾客想再去,翟公就在门上写上大字幅说: “一个死了一个活着,才知交情的深浅。一个贫穷一个富裕,才知结交的实态。一个尊贵一个卑贱,交情才会显现。” 郑庄也是这样啊,真是悲哀啊!4.(江西省南昌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9-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陈子龙,字卧子,松江华亭人。生有异才,工举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骈体尤精

8、妙。崇祯十年进士。选绍兴推官。东阳诸生许都者,副使达道孙也。家富,任侠好施,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思得一当。子龙尝荐诸上官,不用,东阳令以私憾之。适义乌奸人假中贵名招兵事发,都葬母山中,会者万人。或告监司王雄曰:“都反矣。” 雄遽遣使收捕,都遂反。旬日问聚众数万,连陷东阳、义乌、浦江,遂逼郡城,既而引去。巡抚董象恒坐事逮,代者未至,巡按御史左光先以抚标兵,命子龙为监军讨之,稍有俘获。而游击蒋若来破其犯郡之兵,都乃率余卒三千保南砦。雄欲抚贼,语子龙曰:“贼聚粮据险,官军不能仰攻,非旷日不克。我兵万人,止五日粮,奈何?” 子龙曰:“都,旧识也,请往察之。” 乃单骑入都营责数其罪谕令归降待以不死遂挟

9、都见雄复挟都走山中散遣其众而以二百人降光先与东阳令善竟斩都等六十余人于江浒。子龙争,不能得。以定乱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京师陷,乃事福王于南京。其年六月,言防江之策莫过水师,海舟议不可缓,请专委兵部主事何刚训练,从之。未几,列上防守要策,请召还故尚书郑三俊,都御史易应昌、房可壮、孙晋,并可之。又言:“中使四出搜巷。凡有女之家,黄纸贴额,持之而去,闾井骚然。明旨未经有司,中使私自搜采,甚非法纪。” 乃命禁讹传诳惑者。子龙又言:“中兴之主,莫不身先士卒,故能光复旧物。今入国门再旬矣,人情泄查,无异升平。清歌漏舟之中,痛饮焚屋之内,臣不知其所终。其始皆起于姑息一二武臣,以至凡百政令皆因循遵养,臣

10、甚为之寒心也。” 亦不听。明年二月乞终养去。【注】入国门:这里指福王入朝为君。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工举子业 工:擅长B东阳令以私憾之 憾:遗憾C非旷日不克 旷日:耗费时日D闾井骚然 闾井:居民聚居之处,这里指民众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陈子龙忧国忧民的一组是家富,任侠好施 命子龙为监军讨之,稍有俘获子龙争,不能得 言防江之策莫过水师,海舟议不可缓乃命禁讹传诳惑者 清歌漏舟之中,痛饮焚屋之内,臣不知其所终A B C D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乃单骑人都营责数其罪谕令归降待以不死遂挟都见雄复挟都走山中散遣其众而以二百人降光先与东阳令善竟斩都等六十余人

11、于江浒。B乃单骑入都营责数其罪谕令归降待以不死遂挟都见雄复挟都走山中散遣其众而以二百人降光先与东阳令善竟斩都等六十余人于江浒。C乃单骑入都营责数其罪谕令归降待以不死遂挟都见雄复挟都走山中散遣其众而以二百人降光先与东阳令善竟斩都等六十余人于江浒。D乃单骑入都营责数其罪谕令归降待以不死遂挟都见雄复挟都走山中散遣其众而以二百人降光先与东阳令善竟斩都等六十余人于江浒。答案 4.9. B10. D11. D解析 4.9.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项以今义释古意。憾:痛恨。10.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是写的许都,是写陈子龙大打了胜仗,是写福王的做法,都不能体现陈子龙忧国忧民,

12、用排除法,选D。11. 断句要读懂大意,然后结合虚词来分析判断。多读几遍,用排除法。5.(江西省红色学校六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0-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木假山记【宋】苏洵(1)木之生,或孽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汾,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 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2)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

13、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3)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 其可敬也夫! 其可以有所感也夫!【注】孽(ni):树木的嫩芽。拱(gng):指树有两手合围那般粗细。汾(fn):水边。岌(i)然:高耸的样子。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或孽而殇,或拱而夭 夭:死

14、亡、夭折B 而其激射啮食之余 啮:啃、吃C 而荒江之汾,如此者几何 几何:时间短暂D 岌然决无阿附意阿附:逢迎、依附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不幸而为风之所拔 若属皆且为所虏B 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C 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 求人可使报秦者D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以“木假山记” 为题,借欣赏木假山,抒发感慨,阐述事理。B树木遭受斧伐、风拔、水漂之后而成为木假山,是不幸中的大幸。C作者对木假山的“爱” 与“敬” ,不是因其外形像山,而是心有所感。D

15、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叙议结合,使文章显得厚重,耐人寻味。答案 5.10. C11. A12. C解析 5.10. 几何,此处应为“多次” 之意。11. 两个“所字都是“为所” 被动结构。12. 原文是说“非徒爱其似山” ,不仅仅是因为它外形像山,而不是“不是因为它像山” 。6.(吉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一模考试,4-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邡。邡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邡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周世宗镇澶州,朴为节度掌书记。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世宗新即位,锐意征伐,已扰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臣问治道,选文学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朴在选中。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