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906118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1 教学设计1.1 课程方案的设计与修订 1.1.1 进行烹饪行业中职人才调研1.1.1.1 中职烹饪岗位调研1.1.1.2 烹饪人才数量和规格需求调研 1.1.2 实施职业分析1.1.2.1 分析社会发展需要1.1.2.2 分析职业发展需求,制定能力图表1.1.2.3 分析个体发展需要和就业意向1.1.3 解读培养方案 1.1.3.1明确本专业的职业道德目标和职业能力目标1.1.3.2把握本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与作用1.1.3.3 明确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承接关系 1.1.3.4 明确本门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作用1.

2、1.4 解读职业资格标准 1.1.4.1明确本校烹饪专业对应相关岗位群1.1.4.2 阐述相关岗位能力要求1.1.4.3 解读烹饪行业通用能力标准与本课程的关系,设计学生掌握专业基本能力的途径 1.1.4.4解读烹饪专业核心技能与本课程的关系,设计提高学生技能的途径 1.1.4.5解读烹饪行业特定能力与本课程的关系,设计形成学生特殊技能的方法1.1.5确定课程目标、内容与组织实施方案1.1.5.1根据行业调研结果,确定课程目标结构,描述具体课程目标1.1.5.2 确定课程内容筛选方法,筛选具体课程内容1.1.5.3 确定课程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组织课程内容,形成具体课程方案1.1.6 制修订教

3、学大纲1.1.6.1 明确本门课程的知识目标1.1.6.2 明确本门课程的能力目标1.1.6.3 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1.2 制定授课计划1.2.1 解读教学大纲 1.2.1.1 明确本门课程的前后承接课程及与本门课程的关系1.2.1.2 依据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1.2.2 分析学情1.2.2.1 分析学生的年龄、兴趣、思维方式特征1.2.2.2 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需掌握知识差距,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知识1.2.2.3 分析学生掌握新知识、操作新技能的学习能力1.2.2.4 分析班级整体学习风格和学生个体学习风格1.2.2.5 分析学生学习动机,确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

4、手段1.2.3分析教材1.2.3.1根据课程培养目标选定教材1.2.3.2 分析教材与大纲差距及与课程目标能力关系1.2.3.3 分析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1.2.3.4 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调、换1.2.3.5 制定工作过程导向、情景导向和复合导向的教材使用策略1.3 选择教学资源 1.3.1 选择教学场地1.3.2 选择教学资料1.3.3 选择教学设备1.3.4 选择实训设备1.4 确定教学进度 1.4.1 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比例1.4.2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时间1.5教案设计1.5.1 明确教学目标 1.5.1.1 明确陈述知识和程序知识等知识目标1.5.1.2

5、 明确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等技能目标1.5.1.3 明确明确学生认知、情感和意志力等态度要素和各要素综合反应的结果1.5.2 分析职业活动的特点 1.5.2.1 分析过程导向职业活动特点1.5.2.2 分析情景导向职业活动特点1.5.2.3 分析效果导向职业活动特点1.5.3 分析学习者 1.5.3.1 分析学习者一般特征和初始能力1.5.3.2 分析学习风格的认知、情感、意动、生理性和社会性倾向1.5.4 确定重点、难点 1.5.4.1 确定教学重点的比例和内容1.5.4.2 确定教学难点的比例和内容1.5.5 确定学习载体(任务/项目) 1.5.5.1 分析教学内容特点1.5.5.2 分析学

6、生特点1.5.5.3 分析教学条件1.5.5.4 确定教学载体1.5.6 准备原材料及工具 1.5.6.1分析学习载体对原材料及工具的需求,制定各项目/任务具体的原材料及工具需求1.5.6.2根据需求收集原材料及工具,自主改进研发教学材料及工具1.5.7 设计教学场景 1.5.7.1 设计理论教学场景1.5.7.2 设计实践教学场景1.5.7.3 设计理实合一教学场景1.5.8 准备教辅资料 1.5.8.1 根据大纲选择教辅资料1.5.8.2 比较教辅资料的优缺点1.5.9 确定教学策略1.5.9.1确定教学时间,设计教学程序1.5.9.2调查总结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需要、学习规律与学习风格,

7、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形式1.5.9.3 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1.5.10 教学评价设计1.5.10.1确定涵盖学业评价、教学评价,包括提问、讨论、习题作业、实践、期末考试等教学环节分析与评价的内容1.5.10.2确定评价标准,分解评价标准内涵、制定评价细则1.5.10.3确定分散评价与集中评价的评价方式、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1.6实践教学设计1.6.1实践教学目标设定1.6.1.1明确实践教学目标,确定具体要求1.6.1.2明确实践教学时间、地点、内容和要求1.6.1.3设计实践教学评价标准1.6.2实践教学内容设定1.6.2.1确定实践教学内容和参考资料或指导方案1.6.2.2确

8、定理论运用与技能训练的结合点1.6.2.3确定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职业考核的结合点1.6.3安全措施设定1.6.3.1确定安全教育目标1.6.3.2制定安全操作规范1.6.3.3 制定紧急事故处理预案1.6.4 落实企业实践教学1.6.4.1制定实践目标,结合专业的行业背景设计实践内容,设计实践考核评价指标体系1.6.4.2制定企业联系计划,结合本校专业行业背景联系相关企业,反馈业界信息1.7 教学准备1.7.1教学资源准备1.7.1.1 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声音、录像等理论教学资源1.7.1.2 准备原材料、设备和工具等实践教学资源,选择实践场地1.7.2教辅材料准备1.7.2.1 根据大

9、纲选择教辅资料1.7.2.2 比较教辅资料的优缺点1.7.3 布置教学情境1.7.3.1 明确教学情境要求1.7.3.2 根据内容布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情景1.7.4 准备教具 1.7.4.1 选择教具1.7.4.2 使用教具2 教学组织与实施2.1 导入新课2.1.1 明确导入新课目的2.1.1.1 回顾课程内容2.1.1.2 讲评作业问题2.1.1.3 明确新课导入目标2.1.2 运用新课导入方法2.1.2.1 运用游戏导入法2.1.2.2 运用故事导入法2.1.2.3 运用生活现象导入法2.1.2.4 运用工作岗位分析法2.1.2.5 运用其他导入法2.2 情景导入2.2.1 创设情境2

10、.2.2 激发兴趣2.3 布置学习任务2.3.1 案例(任务)描述2.3.2 案例(任务)分析2.3.3 提出问题2.3.4 组织教学2.4 维持教学秩序和课堂答疑2.4.1 维持教学秩序2.4.1.1 分析事件性质2.4.1.2 选择处理方式方法2.4.1.3 处理问题2.4.2 开展课堂答疑2.5 指导学生自评、互评 2.5.1 引导学生自评,构建自主课堂2.5.2 引导学生互评,构建互动课堂2.5.3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2.6 小结2.6.1围绕目标,归纳总结,条理扼要,重点突出2.6.2指导进一步知识和技能拓展的方向2.7布置课后学习任务2.7.1根据教学内容布置题量适中、难易适当的

11、作业2.7.2根据教学内容指定阅读资料或实践活动2.8课后指导2.8.1教学辅导及时、耐心、细致,顾及全体,关注个别2.9 课后反思2.9.1教学设计反思2.9.1.1反思教学目标2.9.1.2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否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2.9.2 反思教学过程2.9.2.1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2.9.2.2反思教学过程的合理性、有效性2.9.2.3记录教学亮点和疏漏,寻求突破教学疑难方法,使以后的教学化难为易2.9.3 反思教学方法2.9.4 反思教学效果2.9.5反思教学评价2.9.5.1评价量表的编制是否有针对性、操作性2.9.5.2是否能保持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2

12、.10 组织实习实训活动 2.10.1 制定实习实训目标2.10.2 选择实习实训方式(校内实训、顶岗实习)2.10.3 编写实习实训任务指导书2.10.3.1 编写实习实训安全管理指导书2.10.3.2 编写实习实训过程指导书2.10.4 建立校外烹饪岗位实习实训联系网络2.10.4.1 制定实习实训联系计划2.10.4.2 走访、联络相关行业,建立实习实训联系网络2.10.4.3 关注和参与行业趋势研究及培训 2.10.5 组织学生实习实训3 教学评价3.1 确定评价内容 3.1.1 教学准备3.1.2 教学内容3.1.3 教学方法(手段)3.1.4 教学态度3.2 确定评价标准 3.2.

13、1 明确教学评价标准的基础3.2.1.1 明确学生的需要3.2.1.2 明确教师的需要3.2.1.3 明确社会的需要3.2.2 确定评价标准3.2.2.1 确定教学设计评价标准3.2.2.2 确定教学内容评价标准3.2.2.3 确定教学过程评价标准3.2.2.4 确定教学策略评价标准3.2.2.5 确定作业设计评价标准3.2.2.6 确定学业评价设计评价标准3.3 确定评价方式、方法 3.3.1 设计多元化评价方案3.3.2 设计定量和定性的方法3.3.3 设计自评、互评、他评方案3.4 评价组织与实施3.4.1 明确评价目的3.4.1.1 明确教学评价的目的3.4.1.2 明确教学评价的条件

14、3.4.2 建立指标体系3.4.2.1 确定指标体系建立原则3.4.2.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3.4.3 获取评价信息3.4.3.1 获取价值主体信息3.4.3.2 获取价值客体信息3.5 评价分析3.5.1 制定评价方案和工具3.5.2 实施评价方案3.5.3 撰写评价结果报告3.6反馈调整3.6.1评价结果指导教学3.6.1.1教师重新审视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保留精华,改进不足3.6.1.2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4教学指导4.1 上示范课4.1.1 选择教学内容4.1.1.1 明确示范对象特点4.1.1.2 明确教学存在问题4.1.1.3明确示范目的4.1.2 进行教学准备4.1.2.1 设计教案4.1.2.2 选择或设计教学环境4.1.2.3 设计板书4.1.2.4 设计多媒体教学材料4.1.2.5 设计教师仪表与语言4.1.3 选择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4.1.3.1 明确教学重点4.1.3.2 明确教学难点4.1.3.3 明确教学策略4.1.4 教学流程设计4.1.4.1 设计导入语4.1.4.2 设计教学过程顺序4.1.4.3 设计教学阶段情景4.1.4.4 设计教学结语4.1.5 教学反思4.1.5.1 收集其他老师意见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