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初中数学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素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9014957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市初中数学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泰州市初中数学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泰州市初中数学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泰州市初中数学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素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泰州市初中数学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素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初中数学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初中数学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素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数学.命题的指导思想2013年泰州市中考数学考试命题将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既考查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又考查学生后续学习所必须的基本能力。1.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贴近教学实际,既注重全面,又突出重点,特别注重对初中数学的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对知识内在联系的考查,注重对初中数学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适当渗透对过程性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2.重视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数学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空间想象

2、、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几个方面的能力。中考命题将突出对这些数学能力的考查,而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现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3.注意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适度考查数学应用意识的考查,要求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构造数学模型,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创新意识的考查,要求能够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将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主要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想、解决问题能力、对数学的基本认识等。1基础知识与基本

3、技能理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概念;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能够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能够用恰当的代数模型进行表述。能够探索并掌握几何对象的有关性质,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几何对象的形状大小、位置与特征;能够在头脑中构建几何对象;进行平面图形的简单变换(平移、 旋转、轴对称);借助于数学证明的方法确认数学命题的正确性;具备基本的作图技能 ;认识投影与视图;理解坐标与图形变换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并作出推断;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合理性;认识随机现象,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2数学活动过程通过观

4、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考查数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从事探究活动的意识、能力等。3数学思考方面适当考查在数学思想、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以及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4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能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具有评价与反思的意识。5对数学的基本认识方面适当体现对数学内部统一性的认识(如:一次函数、一次不等式与一次方程之间的联系),体现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等。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第三学段的内容标准,在“数与代数”、

5、“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应用”四个领域中,前三个领域将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运用,表中分别用字母A、B、C、D表示,这里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含低一级层次的要求。其具体含义是:了解: 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理解: 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下面根据我市九年级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现将本届学生所使用的

6、实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以图表形式分别说明各知识点的考试要求。第一部分 数与代数考 试 内 容ABCD有理数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数轴,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实数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开方运算实数及其分类,实数与数轴,实数运算二次根式及其运算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科学记数法估算代数式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列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整式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整式的加、减、乘法运算(其中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乘法公式:、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运用公式不超过两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分式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方 程方程及其模型的运

7、用,方程解的检验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分式不超过两个)不等式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解法运用不等式(组)模型解决简单的问题函 数探索预测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与变化规律常量、变量、函数,自变量及其取值范围,函数值,直角坐标系函数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概念及其确定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运用函数图像求一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运用所学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部分 空间与图形考 试 内 容ABCD图 形 的 认 识点、线、面角、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度量角平分线的概念

8、、判定及其性质相交线余角、补角、对顶角垂线,点到直线的距离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有且只有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判定及其性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平行线及其特征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稳定性画三角形的中线、高、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全等三角形及其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及其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及其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四 边 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正多边形,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及其判定和性质梯形、等腰梯形及其判定和性质线段、矩形、平

9、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重心及其物理意义平面图形的镶嵌及设计(应用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图 形 的 认 识圆圆,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切线的概念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切线的判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计算弧长,扇形的面积,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尺规作图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根据“已知三边”、“已知两边及其夹角”、“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过一点、两点及不共线三点作圆对尺规作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视图与投影会画基本几何体(直棱柱、

10、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了解视点、视角、盲区的涵义,并能在平面图或立体图中表示中心投影、平行投影图形与变换轴对称 、平移、旋转(含中心对称)、相似变换的认识轴对称 、平移、旋转(含中心对称)、相似变换的性质作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两次以内)、平移、旋转、相似变换后的图形利用对称轴、平移、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判定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运用解三角形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图形与坐标直角坐标系,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感受图形变换后

11、点的坐标的变化会用不同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图 形 与 证 明证明的含义证明的含义及必要性定义、命题、定理、逆命题反例的作用反证法综合法证明的依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A.S.A,S.S.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利用基本事实及有关定理(限于课标规定黑体字、标注的定理)进行证明,证明题的难度与以上结论的论证难度相当按课标要求第三部分 统计与概率考 试 内 容ABCD统 计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总体、个体、样本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加权平均数,能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极差、方差、标准差及其应用频数、频率,频数的

12、分布(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折线图)样本估计总体(平均数、方差)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判断和预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概率概率的意义,运用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利用概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第四部分 课题学习让学生探讨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初步形成对数学的整体性的认识.考查一些基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对相关的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试卷结构1长度: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3内容分布: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部分所占分值的比约为454015,课题学习融入这三部分之中。4难度:试卷的全卷难度控制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