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有详细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8991913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朱元思书(有详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与朱元思书(有详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有详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朱元思书(有详细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点(家长版)一、作家与作品:1、本文的作者是吴均,字叔庠,南(梁)朝文学家。2、本文选自艺文类聚。题目中“书”的意思是“ 书信 ”,是一种文体。二、解释文中加点或加线的实词或虚词,注意有些词活用时的翻译。3、风烟俱净( )4、从流飘荡(顺,随)5、任意东西(向东,向西,名词用做动词)6、 一百许里( 来,左右 )7、天下独绝( )8、水皆缥碧(青白色 )9、直视无碍( 障碍 )10、急湍甚箭( 江流 ) ( 甚于,比 )11、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 12、负势竞上(凭借 )( 竞相,争着 )13、互相轩邈(高,往高处伸展 ) (无,向远处伸展)14、 泠泠作响(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

2、15、嘤嘤成韵( 鸟鸣声 )16、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通“啭”,鸟鸣声)(穷尽)( 停止)17、鸢飞戾天者(一种凶猛的鸟 )( 至)18、 望峰息心(使.停止,平息 )19、经纶世务者(筹划)20、窥谷忘反(通“返”,返回)2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树枝 )( 在上边 )(好像)三、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做准确翻译。22、蝉则千转不穷。 “啭”,鸟鸣声23、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四、辩析下列句子中词的用法。24、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 猿则百叫无绝。动词,停止。25、上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动词,向上。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方位名词,在上面。五、翻译下列句子。1)风烟俱净,天

3、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译:同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水底的游鱼与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3)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译:(重重叠叠)的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争着比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由此而开成无数的山峰。4)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译:(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5)蝉则千转不穷,猿

4、则百叫无绝。译:蝉不停地叫着民,猿不停地啼着。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译: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那些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8)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译:树枝交错挡住了在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看到阳光。六、理解性默写(根据原文内容填空):1、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

5、漂荡,任意东西。 4、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6、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7、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8、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9、从侧面表现水清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10、用拟人修辞突出山“奇”的句子是: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七、问答题1)文中哪一句话最能够体现所写景物的总体特征?并简要分析富春江“奇山异水”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者描绘

6、异水时,抓住了水清、湍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2)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答: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3)“鸢飞戾无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个句子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如何评价作者的这种思想? 答: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4)第二段在写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任找一角度加以指出,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答:例:运用了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7、用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写出水清。再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水急的特点。5)从写景方面看,第三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4分)答:由低到高,由近及远 ,视觉,听觉6)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的作用是什么?答:起到反复渲染的作用,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使结构更加严谨,照应开头四句话。八、拓展延伸题:1、本文和三峡同是写山水的精品游记,试与三峡作比较阅读,写出两者相映照的句子。(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民疾也。(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猿则百叫无绝: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