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题型专练:实验探究题——模拟、验证实验和实践活动(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478981170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题型专练:实验探究题——模拟、验证实验和实践活动(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题型专练:实验探究题——模拟、验证实验和实践活动(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题型专练:实验探究题——模拟、验证实验和实践活动(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题型专练:实验探究题——模拟、验证实验和实践活动(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题型专练:实验探究题——模拟、验证实验和实践活动(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题型专练:实验探究题——模拟、验证实验和实践活动(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题型专练:实验探究题——模拟、验证实验和实践活动(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届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题型专练:实验探究题模拟、验证实验和实践活动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实验题1某实验小组根据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温升高的原理来测定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多少,准备测定的食物是花生仁、核桃仁。实验装置设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组别食物量水量水温的变化每克含有热量花生仁0.5克50毫升升高1656930焦核桃仁0.5克50毫升升高19.0??(1)下列食物中,不适合做测定某种食物中能量的实验材料是_。A.鲜西红柿B.马铃薯片(2)由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量可知,每克核桃仁含有_焦的热量。实验结论,相同质量的_(填“花生仁”或“核桃仁”)所含

2、的能量更多。(3)实际上食物全部燃烧产生的热量比上述热量更_(填“多”或“少”),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4)实验中易拉罐的作用是_。2下列是“检测教室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步骤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配制培养基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平铺在两个培养皿中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使用在教室打开培养皿A,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培养皿B不做任何处理将两套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箱中培养,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1)在第一步配置培养基的操作中,牛肉汁起什么作用?_。A、使培养基闻起来很香,容易吸引细菌B、使培养基表面看起来很黏稠C、为细菌等的生物的生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D、为细菌

3、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2)在第2步操作中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了高温处理,目的是_。(3)步骤3的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_。(4)在实验过程中选取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_。(5)如果实验成功,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会发现培养皿_中的没有菌落生长。3月季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处理的方法不同,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实验步骤:准备30支生长良好的月季枝条,将它们剪成保留2个节的茎段,按要求处理茎段叶片和茎段上方切口。将处理好的茎段均分为2组,分别标上标签A与B.将A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将B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将两组茎段按要求插入

4、沙性土壤中,培育的环境条件适宜且_。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生长情况,并作好记录。请根据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变量是_。(2)该实验设置A.B两组的目的是形成_。(3)步骤的横线上应填_。(4)一段时间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B组长出新叶的枝条多于A组,成活较多,这说明_。4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李师傅虾扯蛋辣条”,辣条因味道重、气味香、颜色鲜艳、价格低廉而深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材料:辣条、仓鼠20只、普通鼠粮、可关仓鼠的笼子等)请完善探究方案:第一步:提出问题:辣条对仓鼠身体有伤害吗?第二步:作出假设:(1)辣条对仓鼠身体有伤害(或辣条对仓

5、鼠身体无伤害)。第三步:制订计划与实施计划:组别实验材料每次投放等量的鼠粮4个月以后结果甲组各10只大小、生长状况、活动能力相同的仓鼠普通鼠粮10只活动能力正常乙组将辣条磨碎,与普通鼠粮均匀混合,制成掺入辣条的鼠粮(大小形状与普通鼠粮一致)4只已经死亡6只活动能力弱第四步,记录结果,得出结论。(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3)甲、乙两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4)每组用10只仓鼠,而不是只用1只的原因是_。(5)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6)结合实验结论,请给爱吃辣条的同学提出建议:_。5豌豆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R表示

6、,隐性基因用r表示。某校生物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1)从实验_可以判断,皱粒属于(填“显性”或“隐性”)性状。(2)实验二中亲代圆粒的基因组成是_。子代皱粒的基因组成是_。(3)实验一子代中圆粒的基因组成有RR和Rr两种,如图2中可以用来表示两种基因组成比例的是_(填序号)。6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展开了如图所示的探究。用铁丝将塑料杯悬挂于胶塞上,将胶塞安装在玻璃瓶上,玻璃瓶底注入50mL澄清的石灰水溶液;再取四套这种相同装置,将长势相同、叶片大小、数量相等的绿萝放于塑料杯中;按照图中所示的方法对五组装置进行16小时处理(第3至5组用

7、冷光灯照射,光照强度依次增强);观察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用“+”表示浑浊,“-”表示澄清,记录在下表中。组别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实验结果-+?+-(1)选择长势相同、叶片大小、数量相等的绿萝的原因是_。(2)对比第1组和第2组的实验结果说明叶片在黑暗条件下能进行_作用。(3)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推测第3组的实验结果为_。(用“+”、“”多少表示)(4)图中(CO2代表二氧化碳)结构为线粒体,为叶绿体,第4组实验的气体变化情况为_(填写A、B、C),原因是_。7有一天,小华看见妈妈在腌制萝卜条,其过程是将洗净的萝卜切成条,放在盛有少量凉开水的玻璃罐里,撒上一些食盐,一段时间后

8、,就制成了清脆可口的腌萝卜条。小华发现玻璃罐里的萝卜条变小了,水却变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华作出假设并进行实验求证。(1)假设:_。(2)主要实验步骤:在两片载玻片上分别滴加0.9%和2%的氯化钠溶液,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并涂抹在溶液中,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3)实验现象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查阅资料获知,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溶液中,也会出现类似图2的现象。上述事实支持了小华所作出的假设。(4)思考:小华在低倍镜的视野中观察到某上皮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若要在高倍镜下继续观察该细胞,必须在载物台上将临时装片向_移动。根据图1的实验现象,小华明白了

9、平时做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用0.9%的氯化钠溶液,并将它称为生理盐水的原因,这是因为0.9%的氯化钠溶液能使口腔上皮细胞_。根据上述探究,你认为在给植物施肥时应注意什么?_8调查是生物学最常使用的方法,以下为某中学开展的一项调查,他们随机调查了本校七年级10个班共100名学生在2021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调查人数患病人数患病时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男生52168125女生48145216总人数100301333311(1)该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_。(2)上述调查法是_,通过该方法确定调查对象。(3)2021年春季,该校七年级男生中流感的发病率为_。

10、(4)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去年该校七年级学生流感发病情况有何规律:_。由此推测流感的发生可能和_有关,所以应该如何预防_(5)分析以上信息,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此调查研究了中学生流感发病率与性别的关系B.此调查研究了中学生流感发病率与季节的关系C.该校七年级学生流感的发病率男生明显比女生高D.该校七年级学生流感的发病率春、冬两季明显高于夏、秋两季节(6)如果让你进一步增加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采取什么举措_9自从学习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后,小林就开始养蚕。他发现蚕所结的茧有时会出现薄厚不均的情况,他查阅资料得知这样的茧叫“薄头茧”,会影响蚕茧的出丝率。为了探究形成“薄头茧”的原因,小林和

11、同学们将300只同一品种、大小相似的健康蚕宝宝随机平均分为六组,进行了两次平行实验,每次实验用三组进行。除光线外,其他实验条件均保持一致,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处理光线明亮而不均匀光线明亮而均匀光线暗而均匀第一次实验分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薄头茧”所占百分比15.48%7.5%4.92%第二次实验分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薄头茧”所占百分比17.17%8.85%4.50%平均发生率16.33%8.18%4.71%(1)分析以上实验,第一组与第二组对照,变量是_;第二组与第三组对照,变量是_。(2)实验所选蚕宝宝的品种、大小相似的目的是_。(3)同学们进行了两次平行实验,实验结果取平均值的意义是_。

12、(4)该实验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5)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应如何降低“薄头茧”的发生率?_。10小金同学为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材料用具: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无叶绿体)、黑纸片,打孔器、白纸板、吸管、适宜浓度的酒精、碘液、回形针。实验步骤: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环境中24小时。把黑纸片用回形针夹在天竺葵植株的某一叶片上半部,然后把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剪下此叶片,用打孔器分别在A(黑纸片遮光的绿色部位)、B(未遮光的绿色部位)和C(未遮光的白色部位)各取一个叶圆片(如图所示)。把取下的叶圆片放人装有酒精溶液的试管中,水浴加热,脱色后在清水中漂洗将3个叶圆片

13、放在白纸板上,用吸管吸取碘液,分别滴在3个叶圆片上,观察实验结果。(1)实验步骤中将叶圆片放入酒精溶液中进行脱色处理的目的是_。(2)小金同学是根据_作为观察指标来判断3个叶圆片在实验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光合作用。(3)A和B进行对照的目的是验证_。(4)若实验结果叶圆片B变蓝,C不变蓝,则可得出的结论是_。11制作泡菜的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避免对人体产生危害。某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为: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组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加入浓度分别为0、0.3%、0.6%、0.9%的食醋;每天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连续测10天,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_,它与酵母菌的细胞结构相比,主要是没有成形的_。(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3)随着制作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_后_(选填“上升”或“下降”)。(4)据图中数据分析,当食醋浓度为_时,抑制作用最强;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抑制作用均_(选填“上升”或“下降”)。(5)依据本实验的结果,提出一条家庭自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