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生物的进化—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学必修二易错疑难集训(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478981142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 生物的进化—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学必修二易错疑难集训(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6章 生物的进化—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学必修二易错疑难集训(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6章 生物的进化—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学必修二易错疑难集训(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6章 生物的进化—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学必修二易错疑难集训(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6章 生物的进化—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学必修二易错疑难集训(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章 生物的进化—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学必修二易错疑难集训(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 生物的进化—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学必修二易错疑难集训(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章 生物的进化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学必修二易错疑难集训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鸡的祖先是一种野生的原鸡,它们是经过长期的驯化和改良,才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具有肉质鲜嫩、产蛋率高、生长速度快等优良性状的各品种的家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在家鸡驯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B.家鸡的基因库与原鸡的基因库完全相同C.家鸡在驯化和改良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D.驯化形成的家鸡保留了原鸡的各种性状2近年来由于滥用抗生素,某地区出现一种超强抗药细菌-“全抗性鲍氏不动杆菌”(PDRAB菌)。PDRAB菌通过接触传染,会造成人体患严重的败血症与肺炎,死亡率很高。下列相关叙述

2、错误的是( )A.PDRAB菌细胞内的DNA分子无游离的磷酸基团B.由于抗生素对细菌逐代进行选择,出现了抗药性极强的PDRAB菌C.抗生素能治疗该菌引起感染的原因是该菌群中的个体均无抗药性D.超强抗药细菌的出现警示世人应按需按量使用抗生素3科研人员采用杀虫剂溴氰菊酯和淡色库蚊为材料,对淡色库蚊的抗药性机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淡色库蚊出现抗药基因kdr并不是使用溴氰菊酯导致的B.淡色库蚊抗药性的进化是溴氰菊酯的选择压力对种群定向选择的结果C.淡色库蚊抗药性的发展完全由抗药基因kdr的频率决定D.实际生活中应采用不同种类杀虫剂轮用的方式来延缓淡色库蚊抗药性的发展

3、4在进化历程中,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形成独特的代谢途径和营养方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动物出现更适应摄食的复染器官和系统,并不能说明形成了新物种B.藻青菌中出现能利用较长波长光的叶绿素有利于其扩大生存范围C.微生物具有高效吸收营养物质的各种途径是变异和定向自然选择的结果D.为适应精氨酸不足的环境,生物会变异出将其他氨基酸转化为精氨酸的代谢途径5假设羊毛色的遗传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在一个随机交配多代的羊群中,B和b的基因频率均为50%,现需对羊群进行人工选择,逐代淘汰白色个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淘汰前,该羊群中黑色个

4、体的数量多于白色个体B.白色羊要连续淘汰2代,才能使b的基因频率下降到25%C.白色个体连续淘汰2代后,羊群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3D.若每代均不淘汰,则不论交配多少代,羊群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均为1/26北美苹果果蝇是新物种形成的经典例子。果蝇原始的寄生植物是山楂树,200年前,欧洲定居者引入苹果树后,一些果蝇将苹果作为自己的食物,于是出现了两大派,即以苹果为食物的苹果果蝇和以山楂为食物的山楂果蝇。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群体在基因上出现了差异,渐渐地演变成了两个物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这两个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出现差异,则基因频率也出现差异B.若这两个群体的基因频率出现差

5、异,则至少有一个群体发生了进化C.分属两个物种的果蝇个体不能交配或能交配但不产生可育后代D.形成新物种的过程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但应发生过变异7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关于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个种群,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种群间基因的交流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C.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D.由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产生地理隔离8黑腹果蝇的灰身和黄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灰身是显性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若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每代果蝇随机交配,则各代雌雄果蝇中

6、b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若每代能繁殖出足够数量的个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雄性b基因的频率总与上代雌性个体b基因的频率相等B.图中雌性个体b基因的频率总是等于上代雌性与雄性b基因频率的平均值C.子四代的雌性中b基因的频率为5/16,雄性中b基因的频率为3/8D.在随机交配产生的各代群体中b基因和B基因的频率也会发生波动9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作用常有三种类型(如图甲、乙、丙),下列表述正确的组合是( )图中不易产生新物种,最易被淘汰的是甲类型,最容易形成新物种的是丙类型根据上述三种作用类型可知选择压力决定生物变异和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方

7、向每个种群中个体间存在表型差异,与种群基因多样性有关同一个种群,在不同的选择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库发生改变的方向可能不同选择压力促使形成不同的表型,本质是种群内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A.B.C.D.二、读图填空题10适应辐射现象表现为由一个祖先物种进化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新物种,从而适应不同的环境,形成一个同源的辐射状的进化系统,如图1所示。通常适应辐射可以分为3种基本类型:.环境性适应,指物种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并分化出不同的物种:.普遍性适应,指物种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特性或能力来适应新环境:.群岛化适应,指生物类群迁入到一系列相互隔离的生态系统中(如岛屿和

8、山地),进面发生快速的适应性进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适应辐射是_的结果,_等可遗传的变异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2)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的13种地雀就是适应辐射的产物,属于适应辐射中的_类型,这13种地雀的存在体现了生物_的多样性。(3)以下属于适应辐射的有_(填序号)。蝙蝠以回声定位捕食猎物,而灯蛾科昆虫能发射超声波使其失灵高纬度和海拔较高地区的山地植物,体型普遍矮小,叶片表面密布绒毛起源于盾皮鱼的各种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分别生活于各自的水环境中翼手目包括多种蝙蝠,有的吃花蜜和花粉,有的吃昆虫,还有的吸血和食鱼等(4)为了探索鼠尾草属部分植物的适应辐射机制,科研小组对传粉者熊蜂的

9、体长与鼠尾草花冠长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熊蜂的体长与花冠长度呈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当体型大的熊蜂访问花冠_的花时,因受花冠口限制而导致_。还有部分鼠尾草属植物的传粉媒介从蜂类向鸟类转变,这说明植物、蜂类和鸟类在相互选择中_。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A、自然选择通常选择出的是适应环境条件的类型,而人工选择的通常是对人类有利的类型,故人工选择在家鸡驯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A错误;B、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有基因的总和,经过长期驯化和改良,家鸡具有多种优良性状,则可推测原鸡与家鸡的基因库不完全相同,B错误;C、家鸡品种的培育借助于杂交育种,该过程

10、的原理主要是基因重组,C正确;D、驯化形成的家鸡保留了原鸡的优良性状,而一些不利性状在选择中被淘汰,D错误。故选C。2答案:C解析:A、PDRAB菌细胞内遗传物质是环状裸露的DNA分子,环状DNA分子无游离的磷酸基团,A正确;B、细菌抗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逐代进行选择的结果,随着使用的抗生素浓度的增大,选择了抗药性强的细菌,淘汰了抗药性弱的细菌,出现了抗药性极强的PDRAB菌,B正确;C、细菌群体中天然存在抗药性个体,但使用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其原因在于菌群中抗药性个体数量极少,C错误;D、长期大量使用某种抗生素会出现超强抗药细菌,因此应按需按量使用抗生素,不能滥用抗生素,D正

11、确。3答案:C解析: A对,淡色库蚊抗药基因kdr的出现不是溴氰菊酯导致的,而是自然条件下就可能出现的,只不过溴氰菊酯的使用将具有抗药性状的个体选择了出来,进而保留了抗药基因。B对,淡色库蚊抗药性的进化是在溴氰菊酯的选择压力下,抗药基因kdr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C错,淡色库蚊抗药性的发展是溴氰菊酯对抗药基因kdr定向选择的结果。D对,实际生活中应采用不同种类杀虫剂轮用的方式来延缓淡色库蚊抗药性的发展,因为杀虫剂轮用延缓了某种抗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4答案:D解析: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因此动物出现更适应摄食的复杂器官和系统,并不能说明形成了新物种,A正确;藻青菌中出现能利用较长波长光

12、的叶绿素后,吸收光的范围更广,有利于其扩大生存范围,B正确;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可遗传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具有定向选择作用,所以微生物具有高效吸收营养物质的各种途径,是变异和定向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生物并不会为了适应特定的环境而产生适应性变异,精氨酸不足的环境出现之前,有的生物通过变异已经产生了能利用其他氨基酸转化为精氨酸的代谢途径,精氨酸不足的环境只是把这类生物选择出来,D错误。5答案:C解析:淘汰前,该羊群中B和b的基因频率均为50%,则黑色个体(B_)所占比例为50%50%+250%50%=75%,黑色个体数量多于白色个体数量,A正确;淘汰一代后,BB:Bb=1:2

13、,再自由交配一次,BB:Bb:bb=4:4:1,再淘汰一代后,BB:Bb=1:1,此时b的基因频率是1/250%=25%,羊群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B正确、C错误;若每代均不淘汰,不论交配多少代,B和b的基因频率不变,羊群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均为1/2,D正确。6答案:A解析:这两个群体在基因型频率上出现差异,但在基因频率上不一定出现差异,如一个群体基因型频率为AA=30%、 Aa=60%、aa=10%,另一个群体基因型频率为AA=36%、 Aa=48%、aa=16%,两个群体的基因频率没有差异,A错误;开始时,这两个群体的基因频率没有差异,后来两个群体在基因频率上出现了差异,

14、则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至少有一个群体发生了进化,B正确;分属两个物种的果蝇种群,彼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交配或能交配但不产生可育后代,C正确;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形成新物种的过程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但应发生过变异,D正确。7答案:D解析:由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产生生殖隔离,D错误。8答案:D解析:雄性b基因来自上一代的雌性,则图中雄性b基因的频率总与上代雌性个体b基因的频率相等,A正确。雌性个体b基因来自上一代的雄性和雌性,故雌性个体b基因的频率总是等于上代雌性与雄性b基因频率的平均值, B正确。据题分析,亲代基因型为XBXB和XbY,雌性个体中b基因频率

15、为0,雄性个体中b基因频率为1,群体中b基因频率是1/3;子一代基因型为XBXb和XBY,雌性个体中b基因频率为1/2,雄性个体中b基因频率为0,群体中b基因频率为1/3;子二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Y:XbY=1:1:1:1,雌性个体中b基因频率为1/4,雄性个体b基因频率为1/2,群体中b基因频率为1/3;子三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 XbXb:XBY: XbY=3:4:1:6:2,则雌性个体中b基因频率为3/8,雄性个体中b基因频率为1/4,群体中b基因频率为1/3;子四代雌性个体中b基因频率为5/16,雄性个体中b基因频率为3/8,群体中b基因频率为1/3,C正确。在随机交配产生的各代群体中b基因和B基因的频率不变,D错误。9答案:D解析:甲进化的种群与原种群发展的方向最一致,不易产生新物种,最易被淘汰;丙的变异类型多,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向两个或多个方向进化,最容易产生新物种,正确;决定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方向的是自然选择,但变异是不定向的,错误;每个种群中个体间存在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