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周口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预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478981139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周口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预测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郑州市、周口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预测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郑州市、周口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预测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郑州市、周口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预测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郑州市、周口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预测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周口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预测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周口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预测历史试卷(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郑州市、周口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预测历史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我国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对“龙”形象的塑造,如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圆雕玉龙、浙江良渚出土的龙首纹环、河南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等。它们的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具备了“龙”形象的基本元素。这反映了( )A.原始先民的华夏认同B.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C.奴隶社会的精神诉求D.手工技艺的高超精湛2在西周中期的佣伯和其妻毕姬的墓葬中,毕姬墓随葬有五鼎五簋,而佣伯墓随葬了三鼎一簋。有学者认为,这主要缘于毕姬出身于周人之强宗毕氏,而倗伯因其少数民族土著的狄人身份成为周人的附庸。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2、政治势力冲击宗法制度B.等级观念阻碍民族融合C.血缘与政治的结合紧密D.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3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五行对中说:“故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谓大忠矣。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贵于土忠臣之义,孝子之行取之土;土者,五行最贵者也。”这一主张意在( )A.重塑“天人感应”的思想B.瓦解传统礼乐制度C.确立儒家思想独尊地位D.强化封建伦理秩序4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赴杭州任职前,因李方叔日常出行缺少马匹,遂将自己多余的马匹赠予他,并在拟定的契约中说:“恐方叔别获嘉马,不免卖此,故为出公据。”这体现出当时( )A.马匹交易程序比较繁琐B.契约具有辅助交易的功能C.马匹交易管控开始放松D.

3、契约成为税收的法律凭据5如表是有关我国明清时期农业方面的记述。据此可知( )记述出处番豆乃落花生也,始生海外,过洋者移入百越,故因此名。初时为果,今湖田沙地遍植。(清)张宗法三农记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中国用桔槔,大费人力。西人有龙尾车,妙绝又以风车转之,则数百亩田之水,一人足以致之,大有益于农事。(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A.中外农业技术在交流中互鉴B.明清时期农业技术取得突破C.我国积极引进西方农业成果D.对外交流利于我国农业发展61874年,日本借口侨民被杀出兵台湾。钦差大臣沈葆桢赴台湾办理海防事宜期间,认识到“台洋之

4、险,甲诸海疆,欲消息常通,断不可无电线”,遂奏请朝廷创设电报。到1891年,全国电报线路“南北东西纵横三万里”。由此可知( )A.技术变革保障了台湾安全B.日本的殖民统治受到冲击C.边疆危机影响通讯现代化D.清廷扭转了军事被动局面71946年4月,哈尔滨解放区民主政权将可依靠的力量统称为“城市人民”,并指出:“城市政权的成分应包括工人、农民、独立劳动者、自由职业者、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及一切爱国人士。”这表明该政权( )A.逐步转变民主革命纲领B.贯彻新民主主义革命原则C.配合了辽沈战役的部署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8郑州第二砂轮厂原是“一五”计划期间全国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85年,机械

5、工业部下放企业管理权后,该厂组建为白鸽实业工程公司。1993年,公司又改制为郑州白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其变迁得益于( )A.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确立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9如表是希腊古典时代与希腊化时代文化比较简表。这一演变( )希腊古典时代的文化(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上半叶)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约公元前336约前31年)类型城邦文化帝国文化、世界性文化特征个人主义、理想主义个人主义、世界主义中心希腊雅典埃及亚历山大里亚A.源于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B.扩大了区域间的文化差异C.体现了东西方的文化交融D.实现了帝国内

6、的民族融合101381年,英国剑桥镇爆发了骚乱事件。国王先取消了该镇的自治特权,后认为“剑桥镇是王国的古老市镇之一”,而且“该镇如若缺少治理则必然无法延续”,所以“暂时将该自治特权全部给予该镇长与市民”。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君主立宪制度逐渐确立B.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突破C.王权运作呈现弹性特征D.市民阶层主导地方自治11中古时期,西方艺术作品中的儿童多以小型成人的形象出现,如图。自15世纪以来,艺术家们不断创作出顽皮或可爱的儿童形象,如图。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B.追求理性成为时代共识C.启蒙运动关注民众生活D.宗教改革开启人性觉醒二、论述题12阅读材料,完

7、成下列要求。材料 新航路开辟后,最初来华的西医师主要身份是传教士,他们通过外科手术在中国站稳脚跟,之后西医在中国迅速推广。传教士带来西医的同时,也将中医向西方传播。如清前期法国传教士殷宏绪将中医人痘接种技术传入欧洲;20世纪初,法国驻昆明副总领事苏里耶德莫朗学习针灸并回国行医,在西方掀起了学习中医的热潮。新文化运动后,国内出现了激烈的中西医论争。南京国民政府曾一度通过废止中医的法案。新中国成立之初,仍有许多人强烈要求废除中医,毛泽东坚定支持中西医结合,中医才得以延续和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医得到长足的发展,并进一步走向世界。据统计,到2022年,中医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8个国家和地

8、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摘编自罗曼西医东渐及其与中医的碰撞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逻辑严密)三、材料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罗马法复兴运动,通常指1216世纪欧洲各国兴起的罗马法研究风潮,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意大利凭借优越的经济与地理条件,成为罗马法复兴的绝佳之地。在该运动中,人文主义法学派应运而生。他们回溯历史,如洛伦佐伐拉追溯法律制度、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他们要求回到原始的罗马法文献,主张恢复经典文本的原貌,通过考察原作探讨罗马法对当时社会的用途。人文主义法学派承认地方习俗,具有民族意识,这促使

9、当时社会进行习惯法的研究,例如法学家杜莫林编纂了巴黎习惯法。该学派还认为,法律可以成为一门科学,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他们引进了当时所能掌握的哲学、文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各种科学方法,为法律成为一门科学奠定了基础。在人文主义法学家的努力下,之前长期沿用的学说汇纂这种相对松散、碎片化的模式逐渐体系化,法律的研究形成了一种相互关联的综合性体系。摘编自何勤华、祝檀吉罗马法复兴与欧洲法律教育的近代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意大利成为罗马法复兴绝佳之地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文主义法学派的特点。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

10、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良渚遗址和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上有“龙”形象的相似造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点,B项正确;华夏认同出现于春秋时期,排除A项;此时并未进入奴隶社会,排除C项;材料没有关于手工技艺的描述,强调的是多个文明出现了相似的“龙”形象,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毕姬墓随葬规格高于佣伯,按西周礼制是不允许这样的,但由于“毕姬出身于周人之强宗毕氏”,这符合宗法制的要求,可见血缘与政治的结合紧密,故选B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毕姬墓随葬规格高于佣伯,“毕姬出身于周人之强宗毕氏”,

11、这符合宗法制的要求,说明并没有“冲击宗法制度”,排除A项;B项史实描述错误,材料体现了他们的联姻促进民族的融合,而不是阻碍,排除C项;在西周是男尊女卑的社会状况,D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D项。3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故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谓大忠矣”及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通过五行学说论证君臣伦理的合理性,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封建伦理秩序,D项正确;天人感应思想强调的是天与人之间也存在相感相动关系,材料强调是君臣伦理,没有涉及天人感应思想,排除A项;礼乐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逐渐崩溃,排除B

12、项;董仲舒确立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主要体现在“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上,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4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苏轼考虑到李方叔日后可能会出卖自己赠予的马匹,遂为其出公据,事先说明马匹来源,以减少交易中可能出现的麻烦,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交易程序,排除A项;由材料看不出当时对马匹交易的管控情况,排除C项;材料中契约是为了减少交易中可能出现的麻烦,与税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5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

13、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材料“番豆乃落花生也,始生海外,过洋者移入百越,故因此名”“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又以风车转之,则数百亩田之水,一人足以致之,大有益于农事”体现的是明清时期,花生、番薯及龙尾车等高产作物和技术的引入,有助于当时我国农业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国农业技术的对外输出,排除A项;材料体现对外交流对农业发展的推行,非单纯的农业技术取得突破,排除B项;明清时期,我国并未积极引进西方农业成果,排除C项。故选D项。6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台洋之险,甲诸海疆,

14、欲消息常通,断不可无电线”“遂奏请朝廷创设电报”体现的是台湾及沿海地区的海防危机对电报线路铺设的影响,即边疆危机影响通讯现代化,C项正确;技术变革并未成功保障台湾安全,排除A项;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把台湾割给日本,此时日本并没有统治台湾,排除B项;电报线路的铺设并未扭转军事上的被动局面,排除D项。故选C项。7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6年(中国)。根据材料“城市政权的成分应包括工人、农民、独立劳动者、自由职业者、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及一切爱国人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哈尔滨解放区民主政权包括了城市中

15、的各种力量,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联合各种力量的原则,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主革命纲领转变,排除A项;辽沈战役开始于1948年,排除C项;1945年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排除D项。故选B项。8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1985年,机械工业部下放企业管理权后,该厂组建为白鸽实业工程公司”“1993年,公司又改制为郑州白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和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和深入,郑州第二砂轮厂也进行了简政放权,并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上市企业,A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B项;现代企业制度定义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排除D项。故选A项。9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