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项目土石方及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方案范本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896570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项目土石方及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方案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下项目土石方及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方案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下项目土石方及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方案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下项目土石方及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方案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下项目土石方及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方案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项目土石方及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方案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项目土石方及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方案范本(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壹海城3区及6区地下项目土石方及基坑支护工程支护工程检测方案深圳市工程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八月壹海城3区及6区地下项目土石方及基坑支护工程支护工程检测方案一、 工程概况本工程由万科滨海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拟建工程场地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明思克航母世界北侧(明思克航母世界坐落在深圳市沙头角海滨,毗邻闻名遐迩的中英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座以航空母舰为主体的军事主题公园),北邻海景二路,西侧为东和路,南侧为海景路,东侧为4号地块.3号、6号地块基坑深度 5.9-10.5米,填石、建筑垃圾、杂填土4-10米,水位地表下1-2.0米见水且水量丰富,综合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和开挖深度 ,3号地块安全等级定为二

2、级,6号地块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基坑暴露使用期限12个月.支护工程具体工程项目如下:项目名称区域支护桩(D800)旋喷桩锚杆锚索荤桩素桩D400D6003索4索3号地块1期120根118根238根0133根120根54根3号地块2期218根218根436根066根261根85根6号地块42根84根128根544根42根00二、 检测依据1、 基坑施工图纸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统一标准(GB50300-2001)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 深圳市深基坑支护

3、技术规范(SJG05-2011)三、 检测方法、目的1、 通过锚杆、锚索抗拔力张拉方法进行检验达到如下目的:检验锚索及锚杆的抗拔力是否满足抗拔力检验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2、通过对支护桩低应变检测达到如下目的:a、桩身完整性情况;b、桩长是否与设计、施工桩长相吻合;四、 检测内容及数量的确定本工程中支护工程所有检测项目均委托盐田区质量监督检查站进行检测.根据盐田区质量监督检查站规范要求,没有施工许可证的工程检测数量加倍.1、 支护桩检测支护桩共计800根,有效桩长为9.2-13米,其中荤桩380根,素桩420根.荤桩采用C30钢筋砼,素桩采用C15素混凝土.根据深圳市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

4、5-2011)要求,综合考虑设计、施工、检测情况及现场条件,支护桩检测只进行低应变检测,具体检测内容见表1. 根据甲方进度 要求和节点安排,低应变检测陆续进行,根据现场支护完成及开挖情况,陆续对支护桩进行检测,截止支护桩工程完成检测数量等于盐田区质量检测中心要求的工程总数800根.2、 锚杆、锚索检测 锚杆抗拔承载设计值150KN,锁定值100KN,长度 为15米;锚索抗拔承载设计值400KN,锁定值300KN,长度 12-22米. 锚杆、锚索检测首先在施工前在原地面做锚杆、锚索基本试验各3根,确定锚杆、锚索成孔工艺、注浆量及抗拔力等.本工程锚杆共计241根、锚索520根,根据深圳市深基坑支护

5、技术规范(SJG05-2011)进行检测,具体内容见表1,根据工程工期进度 要求及综合现场条件,建议锚杆、锚索基本试验的位置仍选在设计的点位上,作为工程支护锚杆、锚索的一部分.项目名称基本实验数量工程量统计抗拔承载设计值/锁定值深圳检测规范规范检测数量盐田区质检要求盐田区质检要求数量备注支护桩/800根/总根数的20%,且不少于3根160根100%800根低应变法 锚索 (3索)3根381根400KN/300KN总根数的5%,且不少于3根20根10%39根 锚索 (4索)139根400KN/300KN总根数的5%,且不少于3根7根10% 14根 锚 杆3根241根150KN/100KN总根数的

6、5%,且不少于3根13根10%25根表1.支护工程检测内容五、 检测准备及安全措施1、检测准备(1)检测方案报监理、业主单位审核及会同设计召开专题会议确定后实施.(2)检测方案生效后,对施工完的支护桩按施工情况数据表及平面位置图等相关设计资料提前报给检测单位;(3)与检测单位签订委托合同;(4)提前做好检测段面的准备工作,如:检测协作人员的配置、检测作业面的准备、桩头的清理平整等工作. 2、安全措施在检测过程中,全体工作人员均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确保人身健康安全.(1)对用电设备用电接驳必须由专业人员(电工)操作;(2)进出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3)检测期间,注意防暑降温,避免中暑.

7、附表:相关单位审批意见表 负责人(签字): 日 期: 深圳市工程有限公司 壹海城项目部 附表:相关单位审批意见表深圳市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海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深圳市万科滨海房地产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深圳研究设计院意见签署:项目经理:年 月 日意见签署: 主管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年 月 日意见签署:主管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年 月 日意见签署:主管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年 月 日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一、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

8、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二、编制目的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环

9、境破坏等。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机构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全总监、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施

10、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负责重、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分部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案措施,领导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

11、项目经理或专项安全负责人,并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求协助抢救。 1.1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1.2 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3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禁止闲人进入。 1.4 因抢救

12、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2、 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2.1 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伤者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救工作。 2.2 迅速准确地拨打119报警。在拨打119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 2.3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 2.4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工具。 2.5 在

13、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3、 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 4、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 4.1 轻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 4.2 重伤事故,一般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对涉外有影响的,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4.3 重伤3人或死亡1至2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 4.4 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别重大死亡事故

14、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XX市人民政府,同时报上级主管单XX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 4.5 发生急性中毒、中署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安质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卫生行政部门。 4.6 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除报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质安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公安部门。5、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 5.1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 5.2 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5.3 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5.4 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5.5 不得到禁止烟火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