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为主高效课堂九年级上化学导学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8908342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为主高效课堂九年级上化学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三为主高效课堂九年级上化学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三为主高效课堂九年级上化学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三为主高效课堂九年级上化学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三为主高效课堂九年级上化学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为主高效课堂九年级上化学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为主高效课堂九年级上化学导学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河县“三为主”高效课堂九年级(上)化学导学案主备人:孙宜宏 审核人:顾客 使用时间:2011年第五单元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的原因。2、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3、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难点:1、培养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 2、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连接:1:什么是化学式? 2: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导学过程【预习导学】阅读课本9091页的质量守恒定律,完成下列问题。(1)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2) 若没变化,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

2、物质的总质量没有变化?【合作探究】一、 质量守恒定律(问题)1、阅读课本9091页活动探究,你能完成91页的表格。 2、分析比较这两个方案的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即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 。3、你能回答下列问题。二、阅读课本92页实验5-1、5-2讨论下列问题。(1) 根据这两个实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2) 如果将镁条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反应,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3) 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例,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说明化学反应必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 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学

3、习小结】六个不变:1、宏观:(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2)元素的种类不变 (3)各种元素的质量不变 2、微观:(1) (2) (3) 两个一定改变:(1)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2)原子的组成一定改变【达标测试】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原子数目 分子数目 元素种类 物质种类 原子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2、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 10g冰受热融化成10g水 B. 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 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 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生成水的质量。3、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加热蔗糖产生炭黑(炭黑是碳的一中)和水

4、,这一事实说明了( )A. 蔗糖是炭黒和水组成的纯净物 B. 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C. 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D. 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构成的4、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1)、纸张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张的质量小。(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大。5、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在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的总质量变化的是( )【学习反思】学完本节,我的收获: 我的启示: 我的发现是: 五河县“三为主”高效课堂九年级(上)化学导学案主备人:孙宜宏 审核人:顾客 使用时间:2011年第五单元 课题一质量

5、守恒定律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的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特别是各物质简的质量关系重点:能正确的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难点: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识连接:1、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什么?导学过程【预习导学】1、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书写很麻烦,国际上不通用,且不能反映物之间量的关系,也不能表示物质的组成,那么什么式能反映以上的信息呢?2、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合作研讨】一、 化学方程式:1、 请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在这个文字表达式中,箭头左边是 物,箭头右边是

6、物。反应物(生成物)不是一种时用“+”连接,读成 ,箭头表示 ,箭头上下的文字或符号是 。2、你能把下面的这个表达式中的文字改为用化学式来表示吗?然后再把箭头改为等号? 硫 + 氧气二氧化硫 + 这种用 叫做化学方程式。3、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你能填好右面的括号,C + O2 C O2 :162 :(12+162) 即: : : 4、化学方程式的读法C + O2 CO2(1)从宏观物质上来读: (2)从宏观量的方面来读: (3)从微观粒子上来读: 5、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哪些信息?典型例题下列的四种说法都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则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应在点燃

7、条件下进行 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属于化合反应 各物质的质量比为7:4:11A、C+O2C O2 B、2 C O+ O22 C O2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制取CO的化学方程式为H4C2O4 CO2 + X + CO 期中X的化学式为( )A. H2O B. H2O2 C. CH4 D.H2【学习小结】【达标检测】1、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化学反应的快慢2、现将10克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

8、发生化学反应,10克A完全反应后生成8克C和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 :1 B. 2 :1 C. 4 :1 D. 5 :13、化学方程式 2H2O 2H2 + O2 可以读作:(1) 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和 (2)每 份质量的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份的氢气和 份的氧气(3)每 个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个氢气分子和 氧气分子4、在化学反应A2 + BC =B +A2C 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如下图表示。将2克A2与80克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是( )A.64g B.18g C.80g D.9g 【学习反思】学完本节课,我的收获: 我的

9、启示是: 我的发现是: 五河县“三为主”高效课堂九年级(上)化学导学案主备人:孙宜宏 审核人:顾客 使用时间:2011年第五单元 课题二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习目标:1、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2、 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并能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3、 学会化学方程式简单的配平方法。重点: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难点:1、学会化学方程式的简单的配平方法。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方法。知识连接: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2、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有哪些?导学过程【预习导学】:1、写出3个有氧气生成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2)(3)这三个表达式是否能称为化学方程式?为什么?3、

10、 怎样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合作研讨】一、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1)(2)(练习)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P + O2 PO2 B. 2P + 5O2 P2O5 C. 4P + 5O2 =2P2O5 D.4P + 5O2 2P2O5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写 :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用“+”号连接,(左反应物,右生成物)并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如: P + O2 - P2O5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目的是使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与数目相等,使之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如: P + 02 - P2O5 氧原

11、子的最小公倍数是: 25=10 (一般以反应前后某种原子个数最多的为准)原子个数: 102=5 (氧奇前的原子个数) 105=2(五氧化二磷前的原子个数)即: P + 5O2 - 2P2O5再调整磷原子个数 4P + 5O2 - 2P2O53、注: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点燃、加热(常用“”表示)催化剂等生成物气体时用“ ”符号表示,沉淀符号用“ ”。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那么,生成物中的气体就不需注“ ” 符号;同样,在溶液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固体,那么,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 ”符号。 即: 4P + 5O2 2P2O54、划:最后把短线改为“=”即: 4P + 5O2 2P2O5(练习) Fe + O2 - Fe3O4【学习小结】【达标检测】1、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Fe + O2 - Fe3O4Al + O2 - Al2O3CH4 + O2 - CO2 + H2OH2O2H2O + O2Mg + CO2 -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