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工作环境管理制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8904090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工作环境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院工作环境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医院工作环境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院工作环境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工作环境管理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工作环境管理制度(一)医院环境分类及高危科室的区域划分1.根据医院环境卫生学要求将医院环境划分为四类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房、新生儿病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室洁净区、血液透析室、治疗室、急诊室、化验室和各类普通病房。类环境:传染科及各病房。2.根据高危科室的消毒要求进行区域划分手术室、导管室、备注透析室、消毒供应室分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各科室内窥镜室划分为候诊室、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储藏室等。3.各类环境的消毒要求临床医务人员应以

2、临床消毒灭菌手册为指南,用紫外线灯或多功能灯、静态消毒机每日定时对治疗室、换药室的空气进行消毒、连台手术前必须再次进行空气消毒,消毒后当班护士做好记录,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空气消毒落实情况,并记录在消毒效果登记本上。类环境地面无污染时,每日用清水拖地2-3 次;当墙面、地面受到病原体污染时,应用消毒液喷洒、拖地或擦洗。类环境参照、类环境执行。(二)各类环境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要求1.监测内容包括空气、物表、无菌物品、 使用中消毒液、工作人员手等。2.检测时间要求( 1)环境卫生学监测:普通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供应室无菌区、 ICU 、CUU、及各种灭菌后的内窥镜(腹腔镜、胸腔镜、胆道

3、镜、膀胱镜、关节镜、椎间盘镜)、活检钳及进、出透析器的透析液每月监测一次;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每季度监测一次;各类普通病房、传染病房,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时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对重点科室或区域随机抽查。采样方法见消毒技术规范20.6 条款。检验科微生物监测室检验师及时将结果粘贴在微生物监测登记本上,同时对本部门、本科室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2)紫外线灯管强度检测: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年对全院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两次。对检测结果不合格的紫外线灯管,督促立即更换。监测结果,填写在紫外线照射强度监测登记本上,并统计,分析和归档。3.卫生标准: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监测不合格者,各科室(部门)负责人应查找原因,采取整改措施,直至监测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