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生物 含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8891634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生物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生物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生物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生物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生物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生物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生物 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生物 含答案xx.03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6页。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试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必做,共87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小题。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2、符合题意,选对的得4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紫色洋葱的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管状叶和鳞片叶细胞的核基因组成不同B紫色洋葱中的色素存在于洋葱的叶绿体C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不能选取鳞片叶内表皮D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应选取根尖分生区细胞2.研究发现,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清除。利用这一成果可以对癌变前衰老细胞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监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癌变前衰老肝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免疫B癌变以后的肝细胞容易向其他组织转移C在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肝脏中,衰老肝细胞不会积累D衰老

3、肝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右图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单体B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C可用苏丹III染液来鉴定物质乙D物质丙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4.调查发现某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味”,不仅吃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螂后腿较卷曲,便于捕猎,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内脏。由此得不出的结论是A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存在生殖隔离B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这种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C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类型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改变5右

4、图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上的微电表,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变化;d表示神经与骨骼肌连接的区域(属于突触的一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电极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骨骼肌收缩Bd内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用电极b刺激骨骼肌,c处能记录到电位变化D用电极b刺激骨骼肌,刺激处骨骼肌细胞膜外为正电荷6下列遗传系谱图中,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E或e表示,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F或f表示。个体II3不携带致病基因,则A个体I2的基因型为eeXFXfB个体II6的基因型为FFXEYC个体III9的基因型为FFXeY的可能性

5、是12D个体n为患两种遗传病女孩的概率是132第卷 (必做129分+选做24分,共153分)注意事项: 1第卷共18题,其中21-30题为必做部分,3l-38题为选做部分。 2第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只在试题卷上答题不得分。 3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l道物理题、l道化学题和l道生物题作答。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必做部分】24.(10分)气孔是植物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其张开程度用气孔导度来表示,它反映了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片单位面积的CO2量。下表是植物I和植物II在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单

6、位:mmolCO2m-2s-1)。请分析回答:(1)请在坐标图中画出植物I和植物II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曲线。(2)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I和植物II吸收CO2的主要差异是_。(3)沙漠植物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_,影响其光合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除了水和CO2浓度之外,还有_(写出两种即可)等。(4)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表示不同过程)。凌晨3:00时,植物I和植物II都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有_(填图中序号)。过程产生的C3的具体名称是_,过程除需要酶的催化外还需要_等物质的参与。25(9分)人类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下图是I型、II型两种糖尿病部分发病机理示意图,请回

7、答:(1)由图可知,表示的结构是_,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结构活动加强,影响发挥作用的主要物质或结构有_、_和ATP。(2)图中表示的物质是_。用15N标记的氨基酸研究物质的合成与分泌,放射性物质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_。(3)研究发现,某抗原的结构酷似胰岛B细胞膜的某结构,导致该抗原刺激机体后产生的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由此引起的糖尿病属_(选填“I型”或“II型”)糖尿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疾病属于_病。26(9分)福寿螺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我国引入后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种群密度逐渐增大,一些地方的秧苗遭到啃食,农作物减产。福寿螺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8、:(1)在亚马逊河流域,由于鸟类、鳖等与福寿螺之间形成了_关系,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福寿螺的_。(2)福寿螺在我国野外由于缺少_而迅速蔓延,此时期其种群数量增长类似于_型曲线。欲调查福寿螺种群数量,一般采用_法。(3)研究发现,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有人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实验。右图是放养中华鳖后,福寿螺卵块的数量变化情况。_时间段,福寿螺种群密度下降最明显,此时,_福寿螺的数量会明显减少。从种群特征上分析,导致89月份福寿螺种群密度很低的主要原因是_。实验结果证明:_。27.(13分)藏獒原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是一种高大、凶猛、垂耳的家犬。具有基因B时,皮毛呈黑色;具有基因bb时,皮毛呈褐色;但

9、毛色的形成还受I(i)基因的控制。下图甲表示藏獒毛色的遗传实验,乙表示F1的某组织切片显微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分子水平上分析,控制毛色的基因B与b的本质区别是_不同。(2)依据_可判断出乙图为雌性藏獒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与细胞、相比较,队细胞形态外,细胞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_。(3)正常情况下,细胞分裂结束后能产生_种类型的子细胞。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4)F2中,黑毛藏獒的基因型是_,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5)让F2中的褐毛藏獒与基因型为BbIi的个体进行交配,理论上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选做部分】共8题,考生从中选择1个化学、1个生物和1个物理题目作答34(8分)【生物一生

10、物技术实践】35(8分)【生物一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我们日常吃的大米中铁含量极低,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培育出了铁含量比普通大米高60的转基因水稻,改良了稻米的营养品质。下图为培育转基因水稻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在上述工程中,铁结合蛋白基因称为_,获取该基因后常用_技术进行扩增。(2)构建重组Ti质粒时,通常要用同种限制酶分别切割_和_。将重组Ti质粒转入农杆菌时,可以用_处理农杆菌,使重组Ti质粒易于导入。(3)将含有重组Ti质粒的农杆菌与水稻愈伤组织共同培养时,通过培养基2的筛选培养,可以获得_;培养基3与培养基2的区别是_。(4)检测培育转基因水稻的目的是否达到,需要检测转基因水

11、稻_。xx高三一轮考试理综试题生物试题解析1答案:C。解析:洋葱的管状叶和鳞片叶细胞均为洋葱体细胞,两细胞的核基因组成相同,其性状不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洋葱中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及液泡中;要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需选择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不能选用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应选择具有分裂能力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2答案:C。解析:衰老细胞是被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吞噬,或细胞自身启动程序性死亡机制,溶酶体释放各种水解酶,进而消化自身细胞。所以在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肝脏中,衰老肝细胞会不断积累。3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细胞中三种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作用,综合分析可知甲、乙、丙分别

12、代表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磷脂。因此脱氧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单体,A错;对于细胞生物而言,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B错;鉴定蛋白质采用双缩脲试剂,C错。4答案:A。解析:由题可知,“生活品味”提高的蜣螂出现了与普通蜣螂不同的适于“肉食”的性状,因此该蜣螂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进行了生物进化,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肉食”这一特点又决定了它不只是腐食,还进行肉食,因此这种蜣螂既是分解者又是消费者;从题干中找不到足够的证据说明两种蜣螂间存在着生殖隔离,故A错。5答案:B。解析:用电极a刺激神经,则电流能在传出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并能引起骨骼肌收缩,若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说明a与c之间的神经

13、纤维受损或刺激强度不够,与骨骼肌受损与否无关;d表示神经肌内接头,是突触的一种,所以神经冲动在此处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最终引起肌肉收缩;电极b刺激骨骼肌,刺激处骨骼肌细胞膜外为负电荷。 6答案:D。解析:由图中的5、6、8、9可知甲、乙两病均为隐性遗传病,3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由此可推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由5、6、8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个体II6 的基因型为FfXEY,个体I2的基因型为ffXEXE或ffXEXe,个体III9的基因型为1/3FFXeY或2/3FfXeY,III7的基因型为FfXeY或FFXeY,III8的基因型为ffXEXE或ffXE

14、Xe,患甲病的概率为1/4,为乙病女孩的概率为1/8,所以个体n为患两种遗传病女孩的概率是1/32。24(10分)答案:(1)(2分) (2)植物主要在夜间吸收CO2,植物主要在白天吸收CO2(2分)(3)(1分) 光照、温度、无机盐等(任答两项即可,1分)(4)(2分) 丙酮酸(1分) H和ATP (1分,答不全得0分) 解析:本题以气体交换的通道气孔作为情境材料,综合考察了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能力及提取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原因,沙漠植物形成了白天利用夜间吸收并储存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的特点,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白天气孔张开导致水分的大量丢失。凌晨300时,由于没有光照因此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