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把握切入点引领学生思维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8891018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时把握切入点引领学生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适时把握切入点引领学生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适时把握切入点引领学生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适时把握切入点引领学生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适时把握切入点引领学生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时把握切入点引领学生思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适时把握切入点,引领学生思维 摘要:探究式学习理念的立足点是学生,老师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前后,应该实时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预设过程中,琢磨学生可能进行的思维活动,依据学生可能碰到的思维障碍,适时启发、提醒和讨论,从而实现对课堂学习的真正引领。生物学科的教学改革伴随基础教育课改全方面开启,已开展了近八年时间。新课程理念如绵绵细雨悄无声息地浸润着每个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农村初中学校的生物课堂教学也悄悄地发生着改变。其中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实现探究式学习”尤为鲜明,备受关注。这一理念的立足点是学生,老师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中,应该实时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预设过程中,琢磨学生

2、的思维,依据学生可能碰到的思维障碍,适时启发、提醒和讨论,从而实现对课堂学习的真正引领。下面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一试验的教学探索经历,谈谈对引领学生探究的几点认识:一、转变本身思想,尝试探究试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试验,需要帮助学生搞清以下问题:1绿叶在光下能否制造有机物?2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3试验检验出的淀粉是绿叶原来存在的,还是经过试验制造出来的?4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乏的条件?5叶绿体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乏的条件?在以往的教学中,全部是简单地让学生对照书本,按部就班地完成试验,学生不但在了解上感觉很困难,而且对多个常识性知识点的讲解会让学

3、生主动的学习情绪受到抑制。这么一来,即使最终学生能掌握试验的关键步骤和结论,但那是学生经过大量繁杂地了解、思索和记忆的结果,其思维活动基础处于被动状态,尤其缺乏常规思维的引导。要改变这一现实情况,需要老师放弃传统教学设计思绪,把以往对验证性试验的讲解转变成对学生探究思维的引导。老师首先要让自己站在学生的位置,思学生之所思,虑学生之所虑,寻求学生思维的出发点,扫清学生思维障碍,帮助学生构建思维支架,完成探究试验。二、把握学生思维切入点,引领探究出于让学生更加好地了解试验步骤的设计,课前提出问题:1向玉米种子的横切面滴加碘液,切面的颜色会发生怎样的改变?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谁?它们发挥什么作用

4、?待这些问题处理后,再由第二个问题引出问题: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吗?以此导入正课。面对这么的问题,学生可能无从下手,无法设计探究方案。这时老师的提醒无疑是打开学生思维的一把钥匙。老师出示提醒1:“绿色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关键是淀粉等糖类,一部分糖类在植物体内还会转变成蛋白质、脂质等其它有机物”。这么,学生自然会联络到课前复习的检验淀粉存在的方法,而且把它作为探究方案的主要步骤。老师引导思索:依据淀粉遇碘变蓝的性质分析,直接向绿叶滴加碘液检验是否可行?经过学生思索交流,得出:因为绿叶中叶绿素的存在,正常的蓝色不会显著地显示,所以直接向绿叶滴加碘液检验不可行。老师借机设疑:有没有一个方法

5、帮助我们排除叶绿素的干扰?老师出示提醒2:“酒精脱色”的相关图片和详细方法,并指导自学。如此一来,老师为学生设计探究方案扫清了又一障碍。组织学生讨论:经过酒精脱色的叶片滴加碘液检验,能否正确地说明“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引导比较:玉米种子中存在大量淀粉,能否说明玉米种子能制造有机物?让学生得出:绿叶内原有的有机物不能说明一定是绿叶制造的。老师出示提醒3:复习中提到,绿色植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制造有机物养活自己。由此可知,绿色植物本身要消耗有机物。把盆栽的绿色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即可让其中的有机物转运和消耗。再将植物体放还到制造有机物的环境下,等候并检验,这么就排除了原有有机物的干

6、扰。整个探究方案的大致轮廓慢慢浮出水面:黑暗处理阳光照射酒精脱色碘液检验。三、训练知识迁移,自主探究明确对“绿色植物能不能够制造有机物?”的探究思绪后,针对“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必须条件?”分小组进行探究方案的设计。学生很轻易确定试验的变量是“光”,老师再次给提醒:依据光所做的对照试验中,以下哪一个方案更能表现试验的严谨性?从变量的多少来考虑。两盆植物上分别选一片叶子进行对照。一盆植物上选两片叶子进行对照。一盆植物上选一片叶子的两部分进行对照。确定“遮光处理”的详细方法后,老师对各小组的探究方案进行指导、评价,并把最好方案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完成试验。此探究试验方案的主体是学生对上一步骤探究思绪的整体迁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对新知识的利用,尤其体验和领悟到了设计思绪的生成过程,实现了新学知识和未知知识地快捷衔接。诚然,真正帮助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也需要多方面原因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就一名一般的教学工作者来说,我们要身体力行地不停学习、不停实践、不停坚持。-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