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安全与人体生命健康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8890866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品安全与人体生命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药品安全与人体生命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药品安全与人体生命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药品安全与人体生命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药品安全与人体生命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品安全与人体生命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品安全与人体生命健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品安全与人体生命健康摘 要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是用来治疗、预防和诊断人的疾病的产品,关系到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国药品安全事故频发,形势较为严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对药品安全问题的不重视。从2006年的“鱼腥草”事件,到2008年的“刺五加”事件”、“茵栀黄”事件,再到2009年的“糖脂宁”事件、“双黄连”事件的发生,2010年的超级细菌等,都不断触动公众脆弱的神经。事件背后,药品安全所面临的监视、治理、体制改革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容忽视;另一方面是公众多自身的用药安全不重视等多方面的原因造就了药品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关键字:药品安全 药品质量 服药禁忌目 录绪 论11、

2、药品的概述21.1 药品的使用对象21.2 药品按照用途21.3 药品本身的特性22、分析药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32.1 药品的质量问题得不到重视32.2 医疗卫生体制的弊端是影响药品安全的重要因素32.3 药品广告制度不健全42.4 药品安全问题频发还有种种社会经济因素43、民众用药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常识药品安全常识53.1 怎样理解 “慎用”、“忌用”和“禁用”及服药禁忌?53.2 常见错误的服药方法5总 结9参考文献10I绪 论首先,要让大家认识药品,那么到底什么是药品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关于药品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

3、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强调指出,药品是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的特殊商品,必须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价格、广告、适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药品虽然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但是事关国家发展大计和人民生命健康,又极具特殊性。药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政府部门历来高度重视药品监管工作。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有关药品的知识,我们对药品安全方面做一下总结,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药品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确保人民

4、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同时,药品又是一种特殊商品。1、药品的概述1.1 药品的使用对象它是以人为使用对象,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有规定的适用症、用法和用量要求;从使用方法上说:除外观,患者无法辨认其内在质量,许多药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而不由患者选择决定。同时,药品的使用方法、数量、时间等多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使用效果,误用不仅不能“治病”,还可能“致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1.2 药品按照用途包括感冒药、退烧药、胃药、泻药、催眠药等各种有利于健康的药品,按照性质分类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西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

5、、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1.3 药品本身的特性(1)种类复杂性:具体品种,全世界大约有20000余种,我国目前中药制剂约5000多种,西药制剂约4000多种,由此可见,药品的种类复杂、品种繁多。(2)药品的医用专属性:药品不是一种独立的商品,它与医学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患者只有通过医生的检查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才能达到防止疾病、保护健康的目的。(3)药品质量的严格性:药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存亡,因此,其质量不得有半点马虎。我们必须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均一、稳定。另外,药品的质量还有显著的特点:它不像其他商品一样,有质量等级之分:优等

6、品、一等品、二等品、合格品等等,都可以销售,而药品只有符合规定与不符合规定之分,只有符合规定的产品才能允许销售,否则不得销售。药品安全关系到民生健康,所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药品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十分有必要。2、分析药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2.1 药品的质量问题得不到重视分析“鱼腥草”、“甲氨蝶呤”事件不难发现,这些药品质量问题的发生纵然有复杂的因素,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药厂为了控制成本而放弃了对科学常规的重视,从而造成对药品质量这个企业命脉性问题的漠视。作为药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劣药生产企业难辞其咎。按照规定,药品生产企业不仅要在原料购进、储存以及生产环节把好质量控制关

7、,也应在药品上市流通前把好厂内检验关。无论是“鱼腥草”还是上海华源,如果严格按照生产管理规范操作,风险就可以消除。但问题的解决并非这么简单。有识之士提醒,政府和企业在这类风险上应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是否有切实的措施可以保障与药品质量有关的任何细节不出问题?一旦发生药品质量问题,是否有切实的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遗憾的是,现实中我们看到,对产品质量控制系统不做深入研究的企业并非个别,甚至连不少销量巨大的产品都很难提供产品质量与安全风险关系的数据。2.2 医疗卫生体制的弊端是影响药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国医药经济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低潮,这源于医疗卫生体制弊端的集中爆发。药品价格紧缩和生产成本

8、高涨的双重挤压,让企业不得不通过战略转型和调整产品结构来适应市场的变化,但很多企业仍然难以获得必要的利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价格。连续的药品降价极大地损伤了医药企业正常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剥夺的是它们的利润,而医药营销领域的刚性支出却不会因为药品降价而减少:特殊的市场环境,使得营销成本不以医药企业的意志而增减。二是成本。近两年来,医药行业的整体成本不断被抬高,原辅材料、能源、运输流通等都在涨价。三是市场。在市场营销方面,药品不同于日用快速消费品,大部分要通过医院才能完成。因而,医药企业就陷入了这样一种尴尬:价格越高的品种,医院越欢迎;无论是医院的利润还是医生的收入都需要医药企业的灰色

9、供养,后者背负着巨大的法律风险;真正疗效好、价格低、消费者能够承受的药品品种,即便中标也难以实现大批量销售。2.3 药品广告制度不健全据相关部门统计,2005年9月至10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通报批评并移送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违法药品广告11198次,在这些违法药品广告中,未经审批擅自发布的为10345次,占违法发布广告总数的92.4%;擅自篡改审批内容的有790次,占总数的7.1%;禁止发布广告的63次,占总数的0.5%。违法广告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自我吹嘘高治愈率、高有效率、安全无毒副作用;片面利用名人或患者形象做广告;凭空杜撰获得所谓国内外大奖,谎称攻克国家或

10、者国际医学难题;一些医疗机构打着专家坐诊、专科门诊、特色医疗等招牌,夸大宣传,推销所谓“特效”药品;滥用广播咨询节目,以新闻报道、健康栏目、健康热线等形式出现,内容却涉及医疗机构名称、药品名称、医疗器械及产销商名称,误导病患者等等。2.4 药品安全问题频发还有种种社会经济因素在一些社会学学者看来,药品安全事件频仍是必然的。制药企业深陷种种困境源于客观的社会经济因素。这类社会问题是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或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必然要产生的,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失调现象。这已被欧美国家的历史所证明。美国从上世纪开始,经历了许多重大的药品安全事件。例如,20世纪30年代的磺胺事件,造成近百名婴儿死亡;50年代的

11、氯霉素事件,造成100多人死亡;60年代的反应停事件,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几千名新生儿畸形 在19601970年,日本相继出现了5起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故。其中氯喹引发的亚急性脊髓视神经,至少有1.1万人深受其害。首先,中国虽已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医药产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机遇。但要保证竞争的有序性,就要完善游戏规则。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伴随着社会、法制、经济等环境的逐步完善来实现的。其次,在药品管理转型的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的缺位,使得制定医药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组织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重组、规范市场秩序等重要工作上无法跟上医药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这种局面下,仅靠质量监管是不能从根本上

12、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带来的种种弊病的。第三,国家对医药产业的定位还不甚明确,政府对行业的扶持依然偏弱。第四,在立法上,对药害事件中药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尚不够明确。3、民众用药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常识药品安全常识3.1 怎样理解 “慎用”、“忌用”和“禁用”及服药禁忌? 绝大多数的药品说明书上都印有“慎用”、“忌用”和“禁用”的事项,不懂医药的人对这三个词一般都不太好理解。这三个词总的是嘱咐吃药的人要注意,不能乱吃。这三个词语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嘱咐的轻重程度却大不相同。“慎用”提醒服药的人服用本药时要小心谨慎。就是在服用之后,要细心地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如有就必须立即停止服用;如没有就可继续使用。

13、所以,“慎用”是告诉你要留神,不是说不能使用。比如利他林对大脑有兴奋作用,高血压、癫痫病人应慎用。“忌用”,比“慎用”进了一步,已达到不适宜使用或应避免使用的程度。标明“忌用”的药,说明其不良反应比较明确,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很大,但人有个体差异而不能一概而论,故用“忌用”一词以示警告。比如患有白细胞减少症的人要忌用苯唑青霉素钠,因为该药可减少白细胞。“禁用”,这是对用药的最严厉警告。禁用就是禁止使用。比如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的人,就要禁止使用青霉素类药物;青光眼病人绝对不能使用阿托品。3.2 常见错误的服药方法大家常见错误的服药方法:错误一:简单的随一日三餐服药因为说明书上简单写着:“一日三餐

14、,饭前服用”,所以,你每日准时在三餐前服药。错!“一日三次”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在人体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达到治疗效果。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给人体带来危险,而夜晚又达不到治疗浓度。“饭前服用”则是指此药需要空腹服用以利于吸收。如果你在吃饭前吃进一大堆零食,那此时的“饭前”可不等于“空腹”。而“饭后服用”则是指饱腹时服药,利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肠胃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以下是一些需要在空腹或饱腹时服用的常用药:空腹:青霉素G、阿莫西林、红霉素、利福平、息斯敏、胃舒

15、平、大部分中药或中成药等。饱腹:青霉素V钾、阿司匹林、安定、复方新诺明、磺胺吡啶、环丙沙星、扑尔敏、帮助消化的胃蛋白酶等。错误二:躺着服药躺着服药,药物容易粘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埋下患食道癌的隐忧。所以,最好取坐位或站姿服药。错误三:干吞药有些人为了省事。不喝水,直接将药物干吞下去,这也是非常危险的。一方面可能与躺着服药一样损伤食道,甚至程度更严重;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水来帮住溶解,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错误四:掰碎吃或用水溶解后吃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药或怕孩子噎住,就自作主张地把药掰开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这样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所以,除非医生特别吩咐或药物说明书上写到,否则不要这么做。但服用中成药时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常见的大粒丸剂,就应该用清洁的小刀或手将药丸分成小粒后用温开水送服。为了加速产生药效,还可以用少许温水将药丸调成稀糊状后用温开水送服。错误五:用饮料送药正确的方法是用温水适中的白水送药。因为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各种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危险。例如 用果汁据或酸性饮料送服复方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和黄连素、乙酰螺旋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