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行业存在的问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8883646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设计行业存在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景观设计行业存在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景观设计行业存在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景观设计行业存在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景观设计行业存在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景观设计行业存在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设计行业存在的问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学似, 1968 年生,男, 1990 年毕业于武汉城建学院风景园林系,工学士,园林规划工程 师、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福州市园林规划设计所副所长,主持过多项园林、城市景观、风 景区的规划设计。景观设计一词近年来大为流行, 似乎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上档次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标签。 景 观设计大到城市的总体形象设计,具体到城市节点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滨河亲水空间、 街区景观、街头绿地、居住区环境设计等等;小到雕塑小品、种植配置、水池花池、铺地栏 杆、桌凳垃圾箱,几乎涵盖室外造型艺术的一切。 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是社会 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日益重视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第 20 届世界建

2、筑师大会上, 吴良镛教授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采的主题报告中认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 景、城市规划的融合。著名建筑评论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弗兰普顿 (Kenenth Frampton) 教授在另一场主题报告千年七题:一个不适时的宣言中也认为:总体应用地景策略,能 够有效地改善整个城市化地区的社会的文化及生态特征。 上述两个报告提到的地景, 笔者认 为即景观设计。 可以看出, 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应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文化及生态 环境将是必然的趋势。纵观现阶段的景观设计,感觉设计市场相当混乱,大有鱼目混珠之作。 同时, 社会对该 行业的认识心态不一, 开发商更多地从商业炒作出发而缺少一

3、定的眼光, 而管理部门的行政 干预往往使优秀的作品习惯性流产; 景观设计师普遍具有的浮躁心理也使得精品难觅。 上述 种种现状让笔者深感景观设计正走人误区。2 景观设计的误区误区一 行业缺乏规范行业的不规范集中反映在名称、教育及市场管理方面。(1) 名称 在这个领域, 以前惯称 “园林” 或“风景园林” ,以后引入美国的称法叫 “景 观建筑”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后来又时髦叫“环境景观设计”,也有人叫“环境设 计”或“景观设计”最近按吴良镛教授的提法又叫“地景”,究竟哪种称法更确切更合 理,使之既要符合国情又要与国际接轨并便于职业称呼, 恐怕建设部的有关部门得来管

4、管此 事。笔者倾向于 “景观设计” 的称法,那么职称便可定为 “景观设计师”或简称 “景观师”。 名称的统一非常重要,名正而言顺,可以说是行业规范的前提。这样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 景观设计师将以独立而重要的角色与建筑师、 城市规划师密切合作, 真正实现吴良镛教授 “三 位一体”的构想。(2) 教育景观设计专业教育如同上述混乱名称一样混乱不堪。 目前从事这一职业的大多 毕业于林业院校的园林系 (偏重绿化) 、城建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 (偏重建筑、 规划) 、艺术院 校的环境艺术专业 (偏重小品、造型 ) 等(目前城建和理工院校已不设风景园林专业,此专业 仍存在于林业院校编者 ) ,从目前景观设计涉

5、及的范围来看,应该是上述三种专业的综 合甚至有更高的要求。 景观设计专业应该有明确完善的教学大纲, 尽可能与国际接轨, 并制 定一系列的从业规范, 最终实行与建筑、 城市规划一样的执业注册制度, 彻底实现行业的规 范化管理。(3) 市场管理景观产品具有其特殊性, 与建筑相比, 少了很多安全 ( 如消防等 )方面的要 求,并有较大的可改造性,不良后果的责任也较小,这些特点导致了各方面的干预增多。同 时,建设主管部门对景观设计和施工的资质管理把关不严 ( 如无图签、未盖章的图纸可用于 施工 ) 。个体施工队伍常常以免费设计以及灵活的经营方式占有市场,特别是中小型项目。 而大中型项目的方案招投标也多

6、不规范, 评委的专业素养令人怀疑。 在这种较为混乱的市场 形势下,景观作品的质量又何以保证?误区二 设计盲目追求“档次”“档次” 原本是景观设计师应追求的设计理念。 问题出在对 “档次” 的理解上, “档次” 往往被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的豪华考究, 它意味着大量财力的投入。 决策者往往在项目 的开始便定了高调, 而不管该场所在整个城市环境系统中的位置。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一是 如此巨大的财力投入能否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二是该场所是否真正具备“档次” 的环境条件?记得几年前一个内河两侧绿地的规划会议上, 某领导指示要建成“法国的塞纳河” ,两 侧平均不到10m宽的绿带以及积污严重的河道,如何

7、体现塞纳河风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国情决定我们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需要上档次和创作精品的景观毕竟不多, 更 多的景观要我们用平常的心态去对待。误区三 景观设计对人的需要及对人性的关注不够在这一点上景观设计师本人要负很大的责任。 一个设计任务下来, 我们往往花很大的精 力去研究风格、 手法、形式等问题, 往往把建成后的形象当作设计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个建 筑作品我们强调它的功能很多人都可以理解, 而对景观设计人们都常常忽略它的功能却乐道 于它形式上的美, 甚至把功能等同于诸如休息桌椅、 集散场地和活动广场这类最基本的需求。 这种“温饱型” 的功能对长期以来生活在恶劣环境下的广大市民来

8、说当然是相当满足了,于是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决策者、建设者和设计者,不用说,在这种氛围中都深深地陶醉了。 这个美丽的误区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和自欺性。在这里,笔者要提醒大家:(1) 设计之前,我们应考虑一下自己对未来的景观将给人们提供一种什么样的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有多深的了解?(2) 在同量的资金投入下,我们完全有可能变“温饱型”的功能为“小康型”甚至“富 裕型”,而并不以牺牲景观美为代价。(3) 说到这个误区, 我想起某市的某段分车带上看到的铁丝网景观, 这类军事上的构筑 手法被沿用到现代城市景观来, 深深刺痛了广大市民的心。 笔者很理解管理部门的良苦用心, 屡禁不止地践踏草地, 迫使他们

9、出此下策。 但我反对这类做法, 被践踏的草地只能在分车带 上留下一道道泥痕, 而铁丝网无疑在众多民众的心里留下痛楚的记忆。 至此, 城市景观对人 性的关怀可以说被剥夺殆尽。目前,大多数居住区环境设计简直无视人的需求,开发商是“罪魁祸首”,景观设计师 成了“帮凶”。为了满足 30%的绿地率要求,道路、停车场的用地被压到最低的指标,抠出 来的用地扩充为绿地,要么用来满足绿地率的指标,要么被开发商作为 “高绿地率”来炫耀 自己的实力以期达到其商业目的。 而所谓的绿地往往被理解为苗圃而简单地插上树,周边再用高绿篱围一围进而达到防护的目的, 至于下一步的养管那更不知道是谁的事情了。档次高一点的小区,看起

10、来绿地是大了,植物配置和环境设计好像是有模有样了, 但试问:到哪里 去找一块儿童嬉戏玩耍的场地?老年人被迫与一对情侣坐在一排, 是退缩回到笼子似的家中 还是硬着头皮当一回“灯泡”的角色?误区四 模仿之风盛行我们中的不少人重 “榜样” 不重创新。 创新常常被当作异类加以排斥。 从幼儿园到大学, 我们习惯被当作容器拼命地接受知识的灌输, 看似满腹经纶却毫无创意。 景观设计虽是一门 高度综合性的专业, 但它最终将以空间景观的视觉形式展现给人们, 是人可以享受其中的艺 术产品。 同所有门类的艺术一样, 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 模仿抄袭必将导致生命之水枯竭。 创新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与众不同的形式”。 每

11、一个景观都具有其不同的场所特征。场所的 环境特性、 功能要求、 资金投入量以及景观设计师本人的创造力等等因素决定了该景观与众 不同的个性。 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 设计之前深刻地理解场所精神并综合协调各种因素进行 创作,这就是创新。这种创新体现在它的形式上,或具震憾力或富趣味性、或肃穆或活泼、 或浪漫或休闲、或激动人心或平淡无奇,却不雷同。眼下的行情大不一样, 景观设计越来越趋于雷同。 模仿之风盛行不衰, 成功的创新之作 一旦问世, 便被毫无节制地复制、 翻版。面对这种现象, 有必要冷静地探讨现象背后的原因:(1) 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薄弱决策人或业主往往把某地自认为好的作品作为范本, 不以 模仿

12、为耻, 宁愿相信现成的也不愿接受新的方案构想。 在他们看来, 蓝图上的线条是虚无缥 缈的, 而曾经见过的景观却是真真切切的。 业主的顽固已至如此, 景观设计师唯有充当描图 员,花尽量少的时间以取得效益。反过来,设计单位为了追求方案通过率, 千方百计地了解 业主的意图, 迎合他们先入为主的思路, 以求得方案一次通过。 设计单位也没有鼓励创新的 奖赏机制, 而只把奖金留给方案中标者, 后者的做法本无可厚非, 但对长远的创作不利。模 仿之风所以畅行,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薄弱。面对比比皆是的雷同的景观作品, 大众的反应是如此的麻木。 我们的舆论只关心建设前后的效果对比, 而对真正成功的作品缺

13、乏评判能力。(2) 怕失败的心理新的尝试也可能是不成功的, 但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个别或少数的案例 而失去信心进而退缩。 完美主义者往往害怕失败而踌躇不前, 不敢创新, 最终沦为模仿能手。 实际上, 即便是大师也难免有失败的地方, 莱特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在室内空间功能上的设计 并不成功,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莱特的代表作之一,而且在建筑史上占一席之地。(3) 建设用时的限制大型的景观工程通常是政府的行为, 如城市广场、 综合性公园、 滨 河绿带等, 是属于美化市容、获取民心的工程,关系到最高决策者的政绩。 这些工程往往从 方案提交到工程实施都被限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 其结果必然导致设计上敷衍了事, 实施

14、中 粗制滥造。还有一种奇怪的规律常常是这样:先紧后松再紧,一开始大造舆论,风云突来,等方案出来了却不管不问一拖再拖,突然间又风云重来,最后是草草收兵。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残酷打击了景观设计师的创作积极性。(4) 高付出低报酬景观设计是一种高尚而又卑微的职业,说它高尚是因为它是公益的,是为大众服务的事业;说卑微,是指它的低收人。目前收费标准是按工程造价的3% 5%而真正能收到的恐怕只有 1% 3%大家知道,一般项目的景观工程只是作为建筑的配套工 程,造价都被控制在较低水准。工程往往需要土建、绿化、水电等多种专业的配合,大家的 收入低得可怜可想而知了,如果把工程做得认真细致,景观设计师的劳动付出却

15、是巨大的, 小体量的景观建筑、别具一格的小品设计、精心的绿化配置以及场地装饰的方方面面,其工作量实在不比大型建筑少。在这种处境下,景观设计师模仿他人之作以取得急功近利的效益 便不足为奇了。(5) 信息时代带来设计趋同的必然信息时代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各类景观设计精品选接踵出版,景观设计师不出家门即可获取国内外相关信息和发展动态。对成功作品的学习以及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难免使各地的景观趋于雷同,产生“特色危机”,这同时也 是建筑界所面临的问题。要避免“特色危机”,景观设计师必须保持清醒的意识,对所处的 环境和地方文化要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并融入设计。简言之,设计要有自己的思想, 才有灵魂,才具

16、备个性。误区五 效果图是迷魂汤,是“医治”拙劣设计的“灵丹妙药”时下有个怪现象,方案汇报时,尤其是面对有拍板权的决策人土,墙上挂的全是立体效果图,再加上电脑投影屏幕上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一帧帧优美的电脑动画配上美妙的轻音乐,难怪我们的领导(或业主)被深深地打动了。可怜那些拿不出漂亮效果图的同行,对着“天书”般的平面图大谈他的精妙构想,听得尊贵的领导(或业主)直打呵欠。可当人们苦苦期待着图面上梦幻般的效果能在现实中实现,猛然发现现场上已是另一般景象,失望和受骗之感才油然而生。靠违反常规的设计程序赢得设计任务后,优秀的效果图师傅们便手足无措了,效果图上夸张了的美丽根本就无法植根于现实的土地,慌乱之中只好靠现场的调整和突来的灵感来实现公众的理想-整套拙劣的设计总算是暴露无遗了。这种惨痛的教训似乎并没有让我们决策人清醒。效果图仿佛是迷魂汤,让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