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下独酌》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月下独酌教案教学目标一、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二、熟背全诗教学重点难点一、理解诗歌中寄托的诗人的思想感情二、乐景写悲情的艺术效果教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李白怀抱一腔政治热情到了长安, 被贺知章等欣赏, 唐玄宗任为翰林待诏,把李白当作词臣而已, 更兼李白本性正直纯真, 得罪了权贵被排挤出京后, 漫游江湖间,政治理想无法实现, 762 年,病死当徒,初葬采石矶。杜甫“世人皆曰杀,我意独怜才”,可见李白一生始终受到权贵们的排挤,郁郁不得志。李白( 701 762 )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 , 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 (今吉尔吉斯斯
2、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 因璘败系浔阳狱, 远谪夜郎, 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 817 ) ,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二、诗文赏析(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1 我们对“月”这一传统意象已有一定了解,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并结合这首诗,说说本诗中“月”这一意象的含义。“月”的传统意象包含着“
3、冷清寂寥”“离情别恨”“征途羁旅”“思念家乡”“渴盼团圆”等意。 此诗中“月”的意象应有“冷清寂寥”和“品质高洁”的含义。2 诗人饮酒的环境如何?“花间”“月下”,“花前月下”是良辰美景。3 但诗人的情感可用哪个字表达?“独酌”4 赏析这种写悲凉寂寞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以乐景写悲情”的反衬手法, 越是良辰美景之中, 寂寞就越显得刻骨铭心,效果是使悲凉寂寞更加浓郁和难以排解, 突出强调了诗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凉之情。5 赏析“邀”字。“邀”字,主动者为诗人,因自己坚持高洁的品质,得罪了权贵,早已无人往来了。在这良辰美景之中,诗人难以排遣这种孤独和寂寞,环顾左右,只有一轮孤月相伴,只有一轮明月可
4、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但明月也是高洁的意象,因而也寄寓着作者高洁的品质在其中。所以“邀”字,以物为友,既表现了孤寂之情,也寄寓着品质的高洁。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1 诗人邀月与影为友共饮美酒佳酿,共享美景良辰,但仍无法排解心中愁苦,从哪些字词可见?“不解”“徒随”“暂伴”表明了虽以物为友, 但物何以为友, 以物为友是无奈之举,更写出了作者的孤独。(二)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1 “同交欢”的场面的表达作用?“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乱”,诗人月下独舞,以闹写静,反衬出诗人的孤寂。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1 此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永结”与“相
5、期”表明了作者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永与月、影为伴,醉酌孤独,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谀奉承的高洁志愿。最后两小句话峰又转,“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声明现实的残酷并不能压制自己对理想的渴望。 现实中不可的事, 我们可以相约到遥远的天际去。 当然, 这里李白的出世思想也不是他的最终思想。 这只是他在现实中不得志的情况下才有的迫不得以的做法。 所以这也注定了李白一生思想的对出世入世的纠结。三、总结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 写来却是那么自然。 李白月下独酌, 面对明月与影子, 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 在这温暖的春夜, 李白边饮边歌舞, 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 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四、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全诗板书设计 良辰独酌-邀月与影-不解徒随-暂伴行乐-醉后分散-永结相期一波三折,曲径通幽。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