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16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含解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8873831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16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16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16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16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16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16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16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跟踪检测评估16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53年,苏联专家对我国“一五”计划提出建议: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要大于职工人数的增长速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要大于工资的增长速度;技术人员的增长速度要大于工人的增长速度等。这些建议()A意在使中国避免苏联工业化弯路B有利于中国经济战略的实施C促使中国移植苏联的工业化模式D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相符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苏联专家强调发展重工业,而忽视工人的利益,与苏联发展工业的模式类似,在建国初期,这种做法有利于经济战略的实施,符合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故选B项。答案:B2“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的工程进入实际施工

2、的共有150项:军工企业44个,冶金业20个,化工业7个,机械加工24个,能源52个,轻工医药3个。这些项目的建设()A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方针形成B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C彻底改变了中国工业布局的不合理性D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解析:题干中提及“一五”计划建设的150个项目涵盖了重化轻工业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选B项。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方针形成的是共同纲领和美苏“冷战”的形势,排除A项;C项中的“彻底改变”一词不妥,排除C项;确立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应该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D项。答案:B3针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认识,毛泽东在1

3、953年阐述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眼前利益,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目前而言,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照顾农民是小仁政,还有更重要的大仁政。基于此认识,当时中国()A实行城乡自由流动政策B优先发展重工业C重点围绕恢复国民经济 D发展民主与法制解析:根据材料“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目前而言,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照顾农民是小仁政,还有更重要的大仁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的长远利益在重工业建设上,对粮食需求巨大,所以此时期毛泽东开始支持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该政策增加农民的税赋,降低农民在粮食问题上的自主权,故选B项

4、。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模式,并未涉及人口流动和户籍管理,排除A项;1952年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模式,并未涉及民主,排除D项。答案:B41956年,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应该允许私有制经济存在”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互为补充的,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手段”。这一思想()A符合当时经济体制的走向B指导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C反思苏联经济模式的弊端D肯定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成果解析:题干中“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附有一定范围

5、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互为补充的,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手段”表明这一思想反思苏联经济模式的弊端,故选C项。1956年国家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排除B项;题干中未提及陈云对三大改造的评价,排除D项。答案:C51956年,周恩来指出:一九五六年初,我们为着加速发展农业,曾经过高地估计了双轮双铧犁和锅驼机(半机械化农具)的当年需要量,制定了过度的生产计划,使某些机械工厂发生了一时赶工增产、一时闲工减产的现象。这表明当时()A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严重困难B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C“一五”计划重视农

6、业发展D中央关注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材料反映了周恩来对1956年制定的过度的生产计划进行反思,说明中央关注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故选D项。1958年开始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对1956年过度生产农业机器(双轮双铧犁和锅驼机)进行反思,未体现农业现代化的建设状况,因而无法得出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排除B项;“一五”计划以大力发展重工业为重心,且材料内容主要是对生产农业机器的工厂未协调发展进行反思,排除C项。答案:D6这是1960年1月某杂志刊登的引洮河水上山,展现了当时甘肃为了解决干旱问题,在高山上修建水渠引水

7、的场景。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A社会主义工业化稳步前进B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C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D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农村活力解析:1960年处于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引水上山抗旱生产,体现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故选B项。“工业化稳步前进”不符合经济困难的史实和材料主旨,排除A项;生产关系改革在60年代前期与水利无关,且60年代农村生产关系并没发生根本变化,排除C项;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农村活力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时间错误,排除D项。答案:B71961年,安徽省宿县等地的农民提出把田地包给社员耕种,实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制度。到1962年7月,全国大约20%的农村实行了

8、“包产到户”。这一做法()A拉开农村体制改革序幕 B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C巩固了人民公社化体制 D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解析:根据材料“到1962年7月,全国大约20%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可知这一做法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故选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拉开了农村体制改革的序幕,排除A项;根据材料“到1962年7月,全国大约20%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可知这一做法冲击了人民公社化体制,排除C项;“一五”计划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排除D项。答案:B82020江西上饶重点中学联考1957年9月,中共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草案)提出,适当扩大省、自治

9、区、直辖市管理工业的权限,包括调整现有企业的隶属关系,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一部分企业,下放给省、自治区、直辖市领导,作为地方企业。上述文件的通过是为了()A改变国民经济的落后面貌B摆脱原有经济模式的束缚C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D探索运用市场机制的问题解析:据材料“1957年9月适当扩大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工业的权限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一部分企业,下放给省、自治区、直辖市领导,作为地方企业”,可知中央下放企业经营管理权,从而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故选C项。依所学,工业化建设改变了国民经济的落后面貌,与材料表述不相符,排除A项;依据所学,1956年底我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一直延续到改革开

10、放前,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发挥地方与企业的积极性,而非强调市场机制问题,排除D项。解析:C92020广东湛江高三高考测试二1961年上海市工业总产值比1960年下降了37.3%,1962年继续下降18.9%;钢产量指标从1960年的250万余吨压缩到1961年的165.2万吨和1962年的120.8万吨。全市基本建设投资的降幅更大,1961年总投资额比1960年减少60%,1962年再压缩55%。这些做法()A贯彻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B落实了“八字方针”C改变了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D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解析:由材料中“1961年”“1960年”“下降”“压缩”“降幅”“减少”等关键词,结合时间“

11、1961年”“1960年”分析,可以判断这些做法与1960年时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有关,故选B项。答案:B102020四川宜宾模拟下表是19601962年中国基本建设规模变化表年份投资金额施工项目积累率1960年384亿元8.2万个39.6%1962年56亿元2.5万个10.4%表中的数据变化,表明这一时期我国()A重大建设项目停滞 B投资集中于非生产性领域C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国家工业化战略被迫中断解析:从表中数据来看,1962年相对于1960年,我国基本建设的投资金额、施工项目、积累率都有很大的减少,说明当时对“大跃进”时期过热的投资建设进行了调整,故选C项。表格信息体现的

12、是基本建设规模变化,重大建设项目在表格中并未呈现,所以无法得知其是否停滞,排除A项;从表格中无法看出投资金额的去向,排除B项;表格数据显示,1962年投资金额相对于1960年虽有所下降,但是仍然有投资,说明国家工业化战略并未中断,排除D项。答案:C112020广东汕尾二模在“大跃进”时期,安徽少数农民自发搞起了“责任田”,到1961年安徽省实行“责任田”的生产队占总数的91%。甘肃、浙江、四川、河北等地也都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且成效显著。党中央相关部门对此表示出积极支持的态度。这说明()A国民经济调整与巩固的任务基本完成B农民生产实践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开展C中央着手调整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D

13、生产责任制的探索有助于经济的恢复解析:据材料“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且成效显著”说明生产责任制的探索有助于经济的恢复,故选D项。国民经济调整与巩固的任务基本完成是1965年,排除A项;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才拉开序幕,排除B项;中央调整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排除C项。答案:D122020福建三明二模1975年7月,国务院关于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指出:“3月以来,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一个月比一个月好。5月和6月,原油、原煤、发电量铁路货运量等,创造了历史上月产的最高水平。”这说明()A全面整顿工作成效明显B“左”倾错误得到彻底纠正C经济体制改革作用初步显现D“一五

14、”计划顺利开展解析:由材料“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一个月比一个月好”“创造了历史上月产的最高水平”得知经济好转,结合时间1975年,可以判断是邓小平全面整顿的结果,故选A项;1975年尚处于“文革”时期,“左”倾错误没有得到彻底纠正,排除B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才出现经济体制改革,排除C项;“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1957年,排除D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工业化发展的探索,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人类历史上的全新探索,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100

15、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夙愿。旧中国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1949年现代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而且发展极不平衡,仅有的一点工业基本上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区。到1952年工业已经恢复并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总的说来,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杨先材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材料二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材料三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在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必要性是什么?(12分)(2)材料三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为纠正材料三在实践中的错误,中共中央又采取了什么方针?取得了哪些成就?(13分)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