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达标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8859501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宁阳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达标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宁阳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达标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宁阳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达标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宁阳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达标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宁阳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达标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宁阳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达标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阳实验中学11-12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达标题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达标测试题A卷一选择题1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是在( )A西汉初年B文帝时期C景帝时期D武帝时期2建议汉武帝允许诸王分封地给子弟,建立小侯国的是( )A董仲舒B主父偃C张汤D李斯3在位二十多年,没有什么增加宫室、园林的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武帝C汉文帝D汉景帝二读下面材料可知当年董仲舒晚年辞官在家著书,朝廷仍不断遣使者向他请教。在董仲舒死后,一次武帝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后称“下马陵”。思考、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谈谈汉武帝为什么要这样做?(2)从这两件事你对汉武帝有何看法?它对现代有何启示?A卷答案一

2、、1A 2B 3C 二、(1)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这两件事都反映了汉武帝对董仲舒的器重。到董的墓地下马,更说明武帝对董仲舒的怀念与敬仰。(2)两件事反映了汉武帝对人才的珍惜与尊重。武帝即位后,就下诏令各郡县推荐人才,并亲自命题考察。董仲舒等一批人才就是这样发现的。出身贫寒的主父偃也得到了破格提拔,甚至一年竞将他升官四次。出身奴仆的卫青,做了大将军,都说明汉武帝的英明。像汉武帝这样尊敬人才、爱惜人才的观念,在今应当效发。培养人才、广招人才虽然已成为一种风尚,但在使用人才上还有不少问题。如:不重视人才、重庸才、重阿庚奉迎之“才”的人也大有人才。要与古人比相差太大了。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达标测

3、试题B卷一、选择题1.汉武帝时期,要到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家教育,必须到( )A洛阳B咸阳C开封D长安2.文景之治是指(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B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C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3.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法家和墨家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C诸子百家D道家和兵家二下图是“汉代讲学图”,读图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汉武帝时推行的何种教育?怎样推行的?(2)这种教育对后世有何影响?应当以怎样态度来对待它?B卷答案一、1.D 2.C 3.B二、(1)汉武帝时主要推行儒学教育。在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

4、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作为主要教材。(2)由于儒家思想在根本上适应、反映并体现了中国古代在社会结构、家与国之间特殊基础上形成的伦理道德和政治,注重经世致用,为当时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所以,使其沿袭了2000余年。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应当采取继承其精华,弘扬其优良部分,剔除糟粕,批判和否定其消极因素。如儒家思想提倡的尊老、教贤、尊师等等,则是我们今天应大力提倡的。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达标测试题C卷一选择题1.下列几位皇帝在位的顺序是( )汉高祖 汉武帝 汉文帝 汉景帝ABCD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最突出的积极作用应是( )A促进了西汉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B确立了儒家学

5、说作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C巩固了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D限制了其他多种思想的传播和发展3.下列关于汉武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他是西汉的开国皇帝 在他统治时期,西汉王朝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重视“以德化民” 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建小诸国ABCD二、论从史出“到这个时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这段话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2)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什么?(3)你认为出现这一治世局面的原因是什么?C卷答案一、1、A 2、B 3、C二、(1)汉景帝时期。(2)“文景之治”。(3)他们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又注意节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