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中医辨证论治(共5页)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8852931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共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共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共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共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共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共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风中医辨证论治(共5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五中风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与脑,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病轻者无昏仆。中风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类。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多见。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出现中风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病因机制】 本病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适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触发。年老气血本虚,或劳倦过度,使气血再衰,气虚则血行不畅,脑脉瘀阻,阴血虚则阴不制阳,风阳动越,夹气血痰火上冲于脑,蒙蔽清窍而发病;五志过极,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迫血上涌于脑而发病;过食肥甘醇酒

2、,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化热,引动肝风,挟痰上扰,可致病发;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或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浊,闭阻经络,而致本病。本病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其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本病的病性属于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标实为风、火、痰、气、瘀,本虚为气血阴阳不足,以阴虚、气虚较多见,而以肝肾阴虚为根本,两者可互为因果。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虚实夹杂,或以本虚为主。【辨证施护】(一) 辨证要点1. 辨中经络与中脏腑 中经络病情较轻,一般无神志昏蒙症状;中脏腑常有神志昏蒙表现,病情重。病程中,中脏腑和中经络可相互转化

3、,病由中脏腑转向中经络,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病由中经络转向中脏腑,则病情加重,预后不良。2. 辨中脏腑之闭证与脱证 闭证乃邪毕于内,属实证,症见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若兼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脉弦而数,则为阳闭证;若兼见面白唇黯然,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缓,则为阴闭证。脱证乃阳气外脱,症见目合口张,肢体瘫软,手撒肢厥,气息微弱,面色苍白,瞳神散大,而便自遗,脉微欲绝等,属中风危候,病性以虚为主,病势危急,预后凶险。(二)辨证分型1.中经络(1)风痰入络 证候表现: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斜,口角流涎,舌强言謇(jian),甚则半身不

4、遂,或手足拘挛,关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数。 护治法则:祛风化痰通络。(治疗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2)风阳上扰 证候表现: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至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护治法则:平肝潜阳,活血通络。(治疗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3)阴虚风动 证候表现:平素头晕耳鸣,腰酸,心烦失眠,突然发生口眼斜,言语不利,手指蠕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护治法则:滋阴潜阳,息风通络。(治疗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4)气虚血瘀 证候表现: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强语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黯淡,苔薄

5、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护治法则:益气活血。(治疗代表方:补阳还五汤)2中脏腑(1)闭证1)痰热腑实证候表现: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便秘,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不语,半身不遂,肢体强急,神识欠清或昏糊,痰多而黏,舌质黯红,苔黄腻,脉弦滑。护治法则:通腑泻热,息风化痰。(治疗代表方:桃仁承气汤加减)2)痰火瘀闭证候表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数。护治法则:息风清火,豁痰开窍。(治疗代表方:羚角钩藤汤加减)3)痰浊瘀闭证候表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白唇黯,

6、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护治法则:化痰息风,宣郁开窍。(治疗代表方:涤痰汤加减)(2)脱证(阴竭阳亡) 证候表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多汗肤凉,二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护治法则:回阳救阴,益气固脱。(治疗代表方: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3.恢复期(1)风痰瘀阻 证候表现:口眼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质紫黯,苔滑腻,脉弦滑。 护治法则:搜风化痰,行瘀通络。(治疗代表方:解语丹加减)(2)气虚络瘀 证候表现: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护治法则:益气养血,化瘀通络。(治疗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加减)(3)肝肾亏虚 证候表现: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护治法则:滋养肝肾。(治疗代表方: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