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8767705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孔乙己教案目标 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案重点1把握小说主题。2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教案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课时安排三课时教案过程第一课时 教案重点: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学生回答教师提示), 鲁迅先生一生总共创作了 33 篇小说,其中最喜欢 的就是孔乙己。 巴金先生曾称赞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 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

2、。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 鲁迅先生又是怎样塑造这个形象的?下面让 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二、解题本文写于 1918 年冬天,发表于 1919 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 1906 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 核心内容。 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 判与取舍。三、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1检查预习,正字注音阔绰(chu b)阔气。绰:宽绰,如绰绰有余孱(ch en)混和,掺杂绽出(zh cn )突露出来。比较“绽”“淀”字间或(ji

3、cn)偶然,有时候。注音“中间”读拭(sh i)擦蘸(zh E)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物里沾一下就拿出来打折(sh e)打断附和(h e)(言语动作)追随别人(多含贬义)。比较:和平不屑置辩(xi e):认为不值得争辩颓唐(tu 1)精神萎靡,不振作戕害(qi eng)伤害。戕:杀害。2试从课文中找出反映以下内容的活。 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 孔乙己的结局。四、品味小说中几句意味深长的话1反映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明确:“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 “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

4、;“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2反映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的一句话:“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明确: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3反映孔乙己结局的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明确:“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在那样冷酷无 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五、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5、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 么?”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教师指名学生归纳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明确:科举失败又以读书人自居,生活贫困爱面子又常受人嘲笑,迂腐可笑却又不失善良本性,是一个既可 悲又可笑的没落的读书人。六、布置作业思考:1小说的前三节并没有写到孔乙己,它们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2孔乙己的形象有什么社会意义?第二课时 教案重点:理解小说主题。一、简单回顾上课时内容,导入新课。二、提示与思考1小说的前三个小节有什么作用?2酒客、掌柜、伙

6、计等人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3孔乙己的读书经历说明了什么?4丁举人是通过科举爬到上层的读书人,他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三、交流、讨论后明确1小说前三个小节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 由时间推算,我们可知当时封建科举制度还未废除。由以两种不同方式喝酒的顾客可以看出当时贫富对立和阶级对立的状况。 由“我”职务的变动可以看出当时人际间的世态炎凉。2 孔乙己不能与长衫酒客为伍,短衣帮酒客虽然也处在社会底层,但他们仍肆意讥笑孔乙己。唯利是图的掌柜以取笑孔乙己为乐,就连一个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这些,都充分说明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下,人们对科举不幸 失败者的冷酷。3 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

7、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既不能进学,又没有学会营生,反而养成了好喝懒做的恶 习,说明了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4 丁举人对同是读书人的孔乙己毫无怜悯和同情,在孔乙己写了 “服辩”之后仍将他“打了半夜”,“再打折了 腿”,不仅揭露了丁举人的凶残冷酷,也尖锐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本质和罪恶:培养残酷的统治者。四、学生讨论归纳造成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学生讨论后明确:1 社会原因。(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2)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侵蚀下,民众的麻木不仁。(3)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摧残。2自身原因。热衷科举、好喝懒做、麻木不仁、至死不悟。五、理解小说主题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

8、思维,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本文的认识进行思考分析。六、布置作业思考课后练习题三、四。第三课时教案重点:理清小说结构线索,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一、理清小说结构1 指名回顾小说情节的四个组成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 按照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课文结构。开端(13段):介绍咸亨酒店,交代环境。发展(49段):孑L乙己的经历和性格。高潮(1011 ):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悲惨遭遇。结局(1213 ):孔乙己的悲惨结局。二、理清小说的线索明确:小说以“我”(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作为线索,选取了孔乙己一生中几个分散的,然而又是典型的生活片段构成 小说情节。讨论分析: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使情节

9、集中,增加故事的悲凉,表现作者对孔乙己的同情。三、体会“以笑写悲”的巧妙构思提示与思考:小说中多次写到旁人的说笑、哄笑,有什么作用?讨论明确:酒店中的人们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他们麻木不仁、自私冷漠,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一样同样受着 统治阶级的奴役,所以他们对孔乙己这样一个科举的不幸失败者不但没有同情和帮助,相反只有无情的嘲弄,以求得他 们劳累而苦闷的劳动生涯中片刻的快乐。这种麻木的笑使孔乙己的悲剧更添悲凉之感。它表明,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 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这样,就更加深了小说反封建的意义。四、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揣摩以下划横线词的意味:1、便排出九文大钱。2、他从破口袋里摸

10、岀四文大钱。3、坐着用这手慢慢地走去了。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五、布置作业300字左小说的结尾并没有明确交代孔乙己的死去,你认为孔乙己死了没有?请展开想像,写一篇短文来明确交代,6、蒲柳人家教案目标:1. 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2. 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3. 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4. 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5. 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教案重点:1. 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2. 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教案难点:

11、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课时安排:1课时。教案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二、资料助读:刘绍棠简介: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 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

12、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 声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长篇小说,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散文短论集,以及刘绍棠文集一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

13、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1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学生初步感知文意。2 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思考:(1)小说通过充满稚气、机灵顽皮的何满子的眼睛,勾勒了京东北运河边上农民的性格命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 大学问是课文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那么,他们两人鲜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请画岀有关语句并体会其作用。学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1) 作者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的音容笑貌、喜怒悲乐。奶奶个高脚 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因为年轻纤夫的无理,她大打出手,赶得纤夫纷纷落水。

14、她那刚直不阿、如火 如荼、危急相扶、困厄相济的性格,透出了庄稼人的凛然正气。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中著名女将一丈青扈 三娘颇为神似。爷爷何大学问的外号带有戏谑的性质。他貌似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松, 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同时善于讲故事,想像力丰富,编起故事来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得 了“何大学问”的外号。而为了和这一外号相称,他还真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起来,让人忍俊不禁。(2) 奶奶:“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 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

15、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奶奶的怒气和力气,泼辣无比的性格跃然纸上 ) “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 纷落水。” 爷爷:“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 少,也不点数儿;所以出一趟口外挣来的脚钱。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 3学生揣摩品味独具魅力的小说语言。 教师提示:小说的语言运用非常有特色。在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时,一方面,作者采用了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 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 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