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张晓敏(教育精品)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8766717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教案)张晓敏(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教案)张晓敏(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教案)张晓敏(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教案)张晓敏(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教案)张晓敏(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教案)张晓敏(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教案)张晓敏(教育精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数学年 级三年级教学形式新授教 师张晓敏单 位龙王小学课题名称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学情分析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初步建立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表象。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重叠、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学校为了美化我们的环境,准备在地面上铺上地板砖,铺地板砖的时候,需要解决一些问题。你们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生思考并回答)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所学的面积知识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板书:面积)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1、认识物体表面的大小(1)咱们的教室很多物体都有它们的表面。例如,黑板,课桌,书本你们摸摸看,并能说一说它的的表面吗?(2)学生举例。(3)师与学生握手,提问:老师摸到了一

3、个面,是什么?(手的表面的大小叫做手的面积) 再说说其他物体的面积是什么?(4)归纳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2、认识平面图形的大小(1)选择物体的一个面,将它的形状画在纸上。(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思考:物体表面有大有小,那么这些平面图形也有大小吗?(举例说明)(2)观察比较平面图形。(3)生尝试概括什么是面积。师归纳并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三、自主探索,认识面积单位。1、统一标准,探索面积单位。(1)小组内拿出两张不同的彩纸,请你们在小组内想办法比较这二张彩纸的大小。请你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小组活动)(2)小组汇报比较的结果和方法。(3)导出

4、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标准来测量,这统一标准就是面积单位。2、认识面积单位,建立表象。(1)学生自学课本7374页。(2)汇报自学的收获,教师适当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3)生在纸上画出边长是1厘米、1分米的正方形,用剪刀减下来。比较:你发现了什么?(4)师:在纸上画出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预设障碍:无法画出,师出示面积是1平方米的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积跟这些正方形大小接近?(5)利用面积单位估计课桌的面积是多少?拿出学具,动手量一量。 运用所学知识,说一说周围物体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三、课后延伸1、实际去测量教室的地面面积是多少?2、设计一个铺地板砖的方案。四、课

5、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如有时间)板书设计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 或 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封闭的平面图形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作业或预习1、 用四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它们的周长呢? 2、 哪个图案面积大? 自我评价1、“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学生要理解,就必须明晰“物体表面”、“大小”、“围成”等几个词的含意,再把它们综合概括,得到“面积”的整体概念。其中“围成”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往往把它与“组成

6、”混淆。怎样避免概念不清?我设计了“看看”、“摸摸”、“辨辨”“讲讲”四个小环节,让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自己悟出“面积”的定义。2、利用电脑的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个不同大小的平面图形,通过比一比、剪一剪、摆一摆的活动,学生体会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3、以前自上课总不放心让学生自主探索,总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灌输一点,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中,我成了“职业灌输器”,学生充当了“专业接收站”,造成了老师累,学生烦的局面。这次我思想开放了,让学生“活”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整节课,我的设计是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索、自主总结归纳。4、结合新课标,如何上好数学课,当中还有许多值得自己思考的问题。通过这个课例,感觉要上“活”概念课,就要适时给概念下定义。定义下得过早,等于是索然无味的简单灌输;下得太迟,则又怕学生的思维呈现零乱状态,不能及时地整理和总结。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1、这节课的导入,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铺地板砖。通过地面的大小和地砖的大小初步感知“面”,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2、在小组活动中,教师的的组织与调控能力还需要继续努力。3、在课中某些环节的处理还需细化,预设生成问题处理上还需灵活化。 评议一单位: 龙王小学 姓名:邓安兵 日期:2013.11.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