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讲稿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8748627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经济学》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农业经济学》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农业经济学》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农业经济学》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农业经济学》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经济学》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经济学》讲稿(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 业 经 济 学 讲 稿任 课 教 师:谢云学 时 数:64学时 二零零七年八月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1、课程性质部门经济学:专门从事农业经济活动规律的研究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的分配。因此,稀缺与效率始终是经济学的双重主题。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生产这一具体国民经济部门如何选择稀缺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并将生产资源在不同的人群中间进行分配的学科。应用经济学:经济理论在农业部门的具体应用供求均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均衡与非均衡理论、增长极理论等在农业部门中的应用。2、课程地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64学时,全部为理论讲授。二、学习该课程的必要性(一)“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

2、贫苦的,因而懂得了穷国的经济学就大体懂得了真正重要的经济学。世界上大多数穷人靠农业养活自己,因而懂得了农业经济学,也就大体懂得了穷国的经济学。”-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讲演”)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也就是农业发展的滞后、贫穷与工业的高生产率、高收入水平之间的反差,主张将农业经济作为经济体的一部分去研究,并将研究延伸至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主要著作有世界粮食、不稳定经济中的农业、农业生产和福利、农业经济组织、人力资本投资、教育的经济价值、改造传统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农业刺激的扭曲、对

3、人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恢复经济均衡经济现代化中的人力资本等。(二)最近四年四个中央一号文件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从19821986年,中央连续5年,每年发布一个1号文件,曾对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村改革的率先突破,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给中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时隔18年之后,中央决定重新把关于农村工作

4、的文件定为1号文件,三、当前农业经济学热点问题研究1、新农村建设2、建设现代农业3、提高农民收入4、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工、城镇化)5、农地使用权流转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并推广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7、农业生产结构调整8、农村义务教育改革9、农产品供求均衡10、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教学方法“讲一、学二、考三”“讲一”,精讲; “学二”博学; “考三”宽考。五、课程学习教材及参考教材(Main Readings)1、课程学习教材雷海章主编现代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7月2、参考教材朱道华主编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郑景骥主编农业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3、经典著

5、作美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99日速水佑茨朗, 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美约翰.梅勒:农业经济发展学,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4、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主办: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农业经济学第一章 总 论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西方和中国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 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一、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1、起源:古希腊和罗马古希腊色诺芬的经济论,古罗马加图

6、的农业志、瓦罗的论农业等,孕育着包括对农业地位、作用的认识,对农业经营和农产品价格的分析等农业经济思想,但未形成完整的体系。2、萌芽:近代初期(17世纪至19世纪30年代)几乎所有经济范畴如工资、地租、产品价格、生产劳动等的研究都与农业有关,逐渐萌芽了相对独立的农业经济理论。如农业经济学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阿瑟扬的农业经济论(1770)。论述了农业生产要素配合比例,生产费用和经营收益的关系。3、发展:(18世纪到19世纪初)农业经济学在德国得以广泛发展,涌现了一批重要的农业经济学家,如泰尔(欧洲大陆农业学界的泰斗)的合理的农业原理,确定了追求最大利润的农业经营目标,屠能的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

7、的关系,提出了农业经济学上的两个基本理论农业集约度理论和农业生产位置配置理论。*杨的农业经济论和泰尔(欧洲大陆农业学界的泰斗)的合理的农业原理被认为奠定了近代农业经济学的基础。4、从一般经济学体系中分离出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边际效用概念的引入,这场革命使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生产、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求和效用。)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的产生(英国经济学原理)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为农业经济学科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5、二战后西方现代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新趋势:(1)学科的分化不断加快(五十年代以来,农业经济学已逐渐分解为农场管理学、农业生产经济学、

8、农产运销学、农业金融学、土地经济学、农工商联合企业管理学、农业政策学等更加专门的学科),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以及进而产生的综合化不断得到增强;(2)农业经济学科越来越注重多层面、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从经济技术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联系中去研究农业经济的运动规律),加强定性和定量、实证和规范、宏观和微观分析的结合,不断深入地展开各种比较研究工作;(3)农业经济学科还不断突破原来意义上的农业经济范畴,更加系统全面的研究农业经济问题(该课程涉及内容广泛,涉及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生产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公共政策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门财经类学科,以及

9、农学、畜牧学、林学、水产学、土壤肥料学、生态学等农学类学科乃至生物学、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相关知识)。二、中国农业经济学说的形成与发展1、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问题一向为人们所重视。在历代经济思想中,农业经济思想占有较丰富的成分。2、新中国成立后,理论界开始对我国农业经济学理论进行广泛研究,但由于“左”的影响,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受阻。3、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探索从中国实际出发的道路,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学。4、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学术界展开了对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的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农业经济学的内容和学科体系正处在不断发展和日臻完善之中。(热点问

10、题)第二节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一、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学的概念1、农业经济:农业中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2、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运动规律和及其应用的科学。二、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现代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运动规律从生产关系角度:研究农业中的产权关系、经营方式、管理体制、农产品市场组织、农产品价格、农业收入分配、农民的消费及扩大再生产等问题,为选择科学的农业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提供依据。从生产力角度:研究农业生产力的内容、性质、特点和数量状况;分析现代农业生产力内部结构及其功

11、能;阐明其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以寻求科学组织与合理利用生产要素的方法和途径。一、农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1、农业劳动者:人;2、农业劳动资料:生产工具;3、劳动对象:如待伐树木、种子等。二、农业生产力组合性要素1、分工与协作:分工越发达,协作就越密切,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就越高。2、管理:日本经济的成功源于管理的成功,管理具有乘数效应。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3、信息:提高效率。三、农业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1、科学:揭示了客观规律。2、技术:把科学应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3、教育: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并能转化为现实的根本途径。三、现代农业经济学的体系结构雷海章主编的现代农业经济学教材共分5篇20章。四、现代农业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总 论 (4学时)第二章 农业 农村 农民 (6学时)第三章 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 (4学时)第四章 农业生产要素总论、农业自然资源:土地和水资源 (4学时)第五章 农业劳动力资源与农业资本 (4学时)第六章 农业科学技术 (4学时)第七章 农产品市场供求 (6学时)第八章 农产品市场与贸易 (4学时)第九章 农产品价格与农村消费市场 (6学时)第十章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4学时)第十一章 农业生产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 (4学时)第十二章 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 (4学时)第十三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