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畜牧业转型升级调查汇报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8723129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委畜牧业转型升级调查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县委畜牧业转型升级调查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县委畜牧业转型升级调查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县委畜牧业转型升级调查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县委畜牧业转型升级调查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委畜牧业转型升级调查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委畜牧业转型升级调查汇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委畜牧业转型升级调查汇报2011 年,全县认真实施畜牧业致富工程,畜牧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24759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 28.4%,按可比价计算增长0.9%。 全县累计肉类总产量44927 吨, 增长 1.2%;禽蛋产量 22225 吨,增长5.0%。全县畜牧业生产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以追求质量为主的科学发展时期。一、畜牧业生产情况一是饲养量稳定增长。 2011 年,随着畜禽价格持续发力攀高,养殖场(户)补栏意愿增强,畜禽出栏、存栏量增加。 2011 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351986头,增长1.3%。生猪存出栏实现双增。其中,生猪出栏 210782 头,同比增长0.8%

2、。年末生猪存栏141204 头,同比增长1.9%;2011 年全县家禽饲养量达2329万只, 较上年增长0.8%。其中, 家禽出栏 1809万只, 同比增长 0.7%; 年末家禽存栏520万只,同比增长 1.0%。二是价格上涨较大。畜禽价格涨幅较大,犹如“过山车” 。自2010 年下半年以来,全县生猪价格与全国一样一路攀升, 2011 年 9月的 19.09 元/公斤达到最高价位,与2010 年 12 月份比, 9 个月累计涨幅超过40.8%。 2011 年全年生猪均价16.78 元/ 公斤,同比上涨31.8%; 2011 年 10 月以后,由于前期补栏的生猪逐步进入出栏高峰期,猪肉价格回落,

3、连降三个月至 17.87 元/公斤,较 9 月最高点下降 6.4%。家禽价格同样也快速增长。2011 年 9 月份 12.2 元/公斤达到最高价位,与2010年四季度比, 9个月累计涨幅超过30.5%。 2011年 10 月以后,家禽价格略有回落,连降三个月降至 9.59 元/ 公斤,较 9 月最高点下降21.4%。三是养殖成本大幅上升。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助推畜禽价格上涨。饲料、仔猪(雏鸡) 、劳动力、运输、防疫、水电等费用的大幅上涨推高了饲养成本。2011 年饲料全年均价为 2.21 元/ 公斤, 同比上涨 9.5%。受物价不断上涨、劳务工资不断增加等因素影响,养殖场(户)普遍反映, 2011

4、 年 1500 元/ 月以下已很难招到工人,人工成本较去年上涨30%以上;防疫和预防投药费普遍增加,仔猪保育费用进一步提高。四是养殖经济效益可观。由于猪肉价格大涨,猪粮比价持续走高,始终维持在盈亏平衡点( 6.0 )之上,生猪养殖的利润达到较高水平。全年平均猪粮比价7.6 ,较 2010年有大幅提高。 2011 年前三季度不断提高, 第四季度有所回落, 四个季度分别为 6.5 、 7.1 、 8.6、8.1 。根据年末养殖效益调查,每饲养一头猪(自繁自养)的饲料、人工等平均成本约 1000元,如按出栏时每头猪100公斤、价格16.5元/公斤计,纯利润约650 元。肉鸡每只纯利润也约有1.5 元

5、。 2011年是养殖业效益最好年份之一,养殖场(户)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溢。五是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全县畜牧业在重点乡镇新建了一批规模较大畜禽养殖场(户) ,规模养殖比重大幅提高。全县涌现出规模养殖场(户)有1500 多户,其中规模生猪养殖场(户)已发展到 506 家。六是高标准建设养殖园区。在舒茶等乡镇建成了 10 个肉鸡养殖小区;在干汊河等乡镇建成了 14 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场) ;在 杭埠等乡镇建成了以合隆家禽养殖总公司为中心的白鹅养殖基地; 在柏林乡建成了县首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发展以长风、 康元两个万头猪场和新光明奶牛场为主的生态养殖。七是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各地在落

6、实国家和省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千方百计破解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地难找、款难贷”等难题,畜牧业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2011 年实施现代农业肉禽产业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000 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00 万元,县级配套100 万元,整合其它财政支农资金700 万元,共组织 7 家养禽企业共同实施。同时对全县9731 头能繁母猪给予每头 100 元的资金补贴。二、畜牧业存在问题一是价格波动大。畜牧业生产易受经济形势、市场供求、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与上一轮周期相比, 本轮周期价格上涨时间超1 年、峰谷价格相差超过1 倍,持续时间长、波动幅度大、影响范围广。在畜禽产品持续快速上涨的带动下, 农产品价格全

7、面上涨, 将居民消费价格推向一个又一个高点,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二是防控问题突出。近年来畜禽产品安全事件多发,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消费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 虽然县委、 县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治工作, 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疫情防控体系, 疫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 近年来畜禽传染病的种类不断翻新, 疫病诊断和防控难度加大。这对养殖户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经营等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养殖场 (户) 仅靠传统经验已无法适应当前畜禽疫病防治的需要,疫情防控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三是环保压力加大。由于畜禽养殖的粪水无害化处理成本较高。受经济条件限制,不少规模养殖场无力承担,散户养殖或小规模的生猪养殖场

8、基本无污染整治设备及措施, 易造成浅表水源污染。 使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环保与畜牧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四是畜牧业投融资难。随着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逐步推进,畜牧业生产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加。 虽然金融机构在贷款担保、 贷款额度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 但畜牧业贷款难问题仍未从根本上缓解。 建设资金难以筹措严重制约畜禽养殖的现代化、 标准化、 规模化、生态化的发展步伐。缺少资金一直是规模养殖场(户)发展畜禽养殖的主要障碍。三、几点建议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农民对提高收入和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9、,这与我县畜牧业发展空间狭小、畜牧科技队伍力量薄弱、畜牧业转型升级缓慢之间的矛盾日趋凸显。为此,我县要有的放矢,针对新问题,调整新思路,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一是标准化规模饲养。标准化规模饲养具有成本低(规模户比散养户成本平均低5 个百分点) 、生长期短(其中猪规模户比散养户出栏天平均少22 天) 、便于防疫,抗风险能力强的特点,要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用工业化标准生产模式来发展畜禽养殖业。二是推进产业化进程。一是加大扶持大型规模养殖企业的力度,重点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等 农业产业化市场竞争主体;二是逐步将规模场(户)生产纳入订单范 围,逐渐走向订单生产。三是

10、加大畜禽精深加工开发力度,创建知名 品牌,延长产业链,提高畜禽肉类产品加工附加值和抗风险能力。三是加强疫病防控力度。坚持预防为主,高度重视疫情监测,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接种、疫病监测、疫情监管和控制等工 作;要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防疫员队伍。完善县乡兽 医站建设,不断提升动物疫病诊疗水平。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国家对发展畜禽产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养殖用地、资金信贷、生猪保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想方设法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 政策和措施,突破养殖场(户)扩大生产规模的瓶颈制约。通过开展 规模养殖发展用地规划试点、建立政府奖励机制、协助规模场(户) 融资贷款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推动我县畜牧业又好又快发 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