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质量控制标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8722190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质量控制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质量控制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质量控制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质量控制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质量控制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质量控制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质量控制标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质量控制标准一、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一)适应证1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支气管镜对于诊断支气管结核、异物吸入及气道良、恶性肿瘤等具有重要价值。2不明原因的咯血或痰中带血。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持续1周以上的咯血或痰中带血。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3不明原因的局限性哮鸣音。支气管镜有助于查明气道阻塞的原因、部位及性质。4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可能因喉返神经受累引起的声带麻痹和气道内新生物等所致。5痰中发现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6X线胸片和(或)CT检查提示肺不张、肺部结节或块影、阻塞性肺炎、炎症不吸收、肺部弥漫性病变、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气管支气

2、管狭窄以及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等异常改变者。7肺部手术前检查,对指导手术切除部位、范围及估计预后有参考价值。8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支气管镜检查常可明确诊断。9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包括免疫抑制患者支气管肺部感染)的病因学诊断,如通过气管吸引、保护性标本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获取标本进行培养等。10机械通气时的气道管理。11疑有气管、支气管瘘的确诊。(二)禁忌证支气管镜检查开展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禁忌证范围亦日趋缩小,或仅属于相对禁忌。但在下列情况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应慎重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检查。1活动性大咯血。若必须要行支气管镜

3、检查时,应在建立人工气道后进行,以降低窒息发生的风险。2严重的高血压及心律失常。3新近发生的心肌梗死或有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史。4严重心、肺功能障碍。5不能纠正的出血倾向,如凝血功能严重障碍、尿毒症及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等。6严重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易导致喉头水肿和严重的出血。7疑有主动脉瘤。8多发性肺大疱。9全身情况极度衰竭。二、支气管镜检查的术前准备及特殊患者的注意事项(一)患者的告知及知情同意 1将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向患者提供口头或书 面指导,可以提高其对操作的耐受性。 2所有患者在接受检查前须书面告知相关风险,并签署知情同 意书。3检查过程须有家属陪同,以便于

4、在不良事件发生时能及时行医患间的沟通。(二)术前准备 1检查前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测量血压及进行心、肺功能 检查。 2每位患者必须拍摄X线正和(或)侧位胸片,必要时行胸部CT 检查,以确定病变部位。 3支气管镜检查前4h开始禁食,检查前2h开始禁饮水。 4需要静脉应用镇静剂者应在给药前建立静脉通道,并保留至 术后恢复期结束。 5阿托品在检查前无需常规应用。 6对于拟行经支气管活检的患者,应在检查前检测血小板计数、 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三)特殊患者的处理 1对疑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应测定肺功能。若肺 功能重度下降FEV,40预计值和(或)SaO:93,应测 定动脉

5、血气。 2COPD及哮喘患者在支气管镜检查前应预防性使用支气管舒张 剂。 3吸氧和(或)静脉应用镇静剂可能会升高动脉血CO2浓度,因 此对于支气管镜检查前动脉血C02浓度已升高者,应避免静 脉应用镇静剂,且在氧疗时应格外小心。 4心肌梗死后6周内应尽量避免支气管镜检查。 5脾切除、安装有人工心脏瓣膜或有心内膜炎病史的患者,应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6有出血危险的患者,即使不行经支气管活检,仅行普通支气 管镜检查,也应在术前常规检测血小板计数和(或)凝血酶原 时间(Pr)。 7对于拟行活检的患者,若一直口服抗凝剂,检查前应至少停 用3 d,或用小剂量维生素K拮抗。 8极少数情况下,当患者必须持续使

6、用抗凝剂时,应使用肝素 抗凝,并将其Pr国际标准化比(internationalnormalized ratio,INR)降至25以下。(四)支气管镜检查的镇静和麻醉 1如无禁忌证,提倡给予受检者镇静剂。镇静剂:使用短效苯 二氮草类镇静药咪唑安定,由于其半衰竭期短(约25h)以 及镇静和麻醉作用间的安全范围较宽等优点,使其已成为内 镜操作中清醒镇静的首选药物。具体用法:(1)60岁以下患 者的初始剂量为25mg,在操作开始前510min给药,药 物约在注射后的2min起效;(2)给药宜采用滴注的方法,静 脉注射咪唑安定应缓慢,约为1 mg30 s;(3)如果操作时 间长,必要时可追加1 mg,

7、但总量不宜超过5 mg;(4)年龄 超过60岁的患者、衰弱及慢性病患者药量应酌减。对这些患 者初始剂量应减为115mg,也在操作前510 rain给药; 根据需要可追加051 mg,但总量不宜超过35mg。 2行鼻部麻醉时,2利多卡因凝胶的效果优于利多卡因喷雾。 3行咽喉部麻醉时,24的利多卡因雾化吸人较环甲膜穿 刺注射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4经支气管镜注入利多卡因时,应尽量减少其用量。成人利多 卡因的总用量应限制在82 mgkg (按体重70kg的患者计 算,2的利多卡因用量不超过29 m1)。对于老年患者、肝功 能或心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时可适当减量。三、支气管镜检查的术中监护及操作(一)术

8、中监护 1应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 2所有受检者术中均应通过鼻、口或人工气道给予吸氧,并通 过吸氧使患者的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以减少操作中及 术后恢复期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3检查时心电监护不必常规应用,但对于有严重心脏病史的患者以及在持续给氧情下仍不能纠正低氧血症的患者,应常规进行心电监护。4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至少要有2位助手配合,其中1位必须是专职护士。5支气管镜室应配备有气管插管及心肺复苏的药品及设备。(二)诊断性操作的实施标准 1对于镜下所见新生物活检时,应至少取5块活检标本送病理 检查。 2对于镜下所见支气管黏膜呈浸润性病变时,应联合进行活检、 刷检和冲洗。 3对于内镜下可见的肿瘤,要求联合应用活检、刷检、冲洗后,诊断率至少应达到80。 4弥漫性肺疾病患者行经支气管肺活检(transbronchiallungbiopsy,TBLB)时,不必将X线透视作为常规,但局灶性肺疾病患者在行TBLB时,应考虑在X线透视下进行。 5对弥漫性肺疾病患者,TBLB取标本时,应尽可能从一侧肺取 46块标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