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国资投资集团的转型战略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8684969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7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YZ国资投资集团的转型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YZ国资投资集团的转型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YZ国资投资集团的转型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YZ国资投资集团的转型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YZ国资投资集团的转型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YZ国资投资集团的转型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Z国资投资集团的转型战略(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YZ国资投资集团的转型战略-第2版-陶金龙摘 要自从2015年7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南京江北新区,这是南京发展史上的大事,可以说未来南京的发展主要看江北新区。本人所研究的对象YZ国资投资集团,成立于组建于2014年4月,是南京市人民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企业,承载这建设开发江北新区的重要使命。成立之初,作为地方区域性政府投融资平台,主要为新区政府实现融资功能。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 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

2、不仅需要用好政府行政调控 这只有形的手,还需要用好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那么YZ国资投资集团同时兼具政府部门 和市场主体属性的政府投融资平台,尽快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求,更处在国家级江北新区大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发展转型,就显得异常重要。本文先梳理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背景、公司转型以及投融资平台的相关理论,分析YZ国资投资集团的内、外部环境,得出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一步梳理集团的运行管理模式以及主营业业务,对集团做深入的剖析。通过SWOT分析,列举YZ集团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与威胁,找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最后对YZ集团的转型战略提出保障。目录目录2第一章 绪论41.1研究背

3、景与意义41.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5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0第二章 YZ国资投资集团转型的外部环境分析112.1 宏观环境112.2 行业环境12第三章 YZ国资投资集团转型的内环境与资源分析173.1 YZ国资集团概述173.2 集团内部环境173.3 内部资源与核心项目19第四章 YZ国资投资集团的运行现状与模式分析214.1 运行管理模式214.2 代表政府行使的行政服务职能214.3 基于市场化运作的主营业务分析21第五章 YZ国资投资集团的转型战略选择与制定245.1 SWOT分析245.2 战略转型方向275.3 战略转型思想275.4 战略转型步骤28第六章 YZ国资投资集团

4、的转型战略实施与保障316.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16.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316.3 创新期权激励模式316.4 融资决策风险防范326.5 加强母子公司管理32第七章 结论32参考文献33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政府投融资平台历史、发展中国最早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尽快摆脱城市功能老化、基础设施落后、工业设备陈旧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困境,上海市人民政府向中央提出利用外资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请示。1986年8月5日,国务院以“国函198694号”文,批准上海采取自借自还的方式,扩大利用外资,以加强城市基础建设,加快工业技术改造,增强

5、出口创汇能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旅游业。此项政策又叫“94专项”。1987年12月30日,取“94”谐音,上海久事公司成立,负责“九四专项”所需资金的统一筹措、项目安排和综合放款,并具体负责实施地铁一号线、南浦大桥等五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1994年国家实施分税制改革,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进行了重新划分,有少数地方为缓解基础设施投入的压力,开始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搭建。1998年,我国政府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和信贷支持力度,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此期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策,投入4万

6、亿元资金拉动经济发展。但伴随着一系列国家重点项目开工和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剧增,宽松的融资环境也带来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野蛮生长,造成地方政府债务迅速增加。据目前掌握的数据,截至2012年12月,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数理已经超过1万家,省市县三级政府债务余额占到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7%左右。持续加速的城镇化,各级政府依靠投融资平台进行融资和建设,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长期存在的地方财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的状况,地方政府资金短缺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解决。一方面要维持社会稳定和政府运转,另一方面要推动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因此资金问题始终困扰着地方

7、政府领导。此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也导致地方政府做事就不得不用变通方式,想方设法开辟渠道以筹集资金,从而造成土地财政過度透支和政企不分、债务失控、政府投融资活动混乱等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需要用好政府行政调控这只有形的手,还需要用好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那么同时兼具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属性的政府投融资平台,尽快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求,实现发展转型,就显得异常重要。

8、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特征政府的投融资平台有别于一般性政府的公益性,亦不同于市场上经济主体的纯粹盈利性,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政策性、有偿性和优惠性。政策性是指政府投融资平台一般服务于政府的特定目的,例如产业发展规划、区域建设规划等意图,因此在政府的主导下设立公司或者机构,在有限的经济领域内(例如农业、保障性住房或者文化创意产业等)或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内,从事投资或者建设行为以配合政府的具体社会经济政策。有偿性是指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进行的项目有别于一般的政府预算项目,后者属于完全公益性行为,不追求其经济效益,但是投融资平台的项目遵循市场商业原则,追求其经济效益。优惠性是指虽然政府投融资平台追求经济

9、利益,但是其行为依然具有公益性质,因此其行为相较于商业行为较为优惠,如低息、贴息、担保等诸多便利,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提供社会公共品,通过市场机制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因此其行为不完全以盈利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具有社会公益性质。1.1.2 研究意义地方投融资平台虽然在法律意义上是独立于政府机构的法人实体,但是却难以被市场认可。首先,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资本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划拨的土地、国有股权,规费或者部分事业单位等,这部分资产往往名不副实,甚至仅仅是名义上由地方投融资平台控制而已,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实际资产较少。其次,部分地方投融资平台仅仅执行融资功能,未参与资金使用,而地方

10、政府并未安排合理可靠的偿债机制,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偿债能力较弱。第三,地方投融资平台以政府信用作依托,难于独立进行市场融资。第四,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治理结构混乱,运营机制等同于政府机构的管理方式,并且不同于一般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受到地方政府规划的引导。以上诸多的因素,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难以真正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到市场经济运行中来。但是,目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方投融资平台必须要继续充当重要角色,使其不得不面临市场化转型的问题。但是,地方投融资平台却承担着财政支持以外,地方政府城市经营的融资责任。目前,针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甄别与地方政府债的发型成为地方政府“明渠”的方向,那么投融资平台在

11、地方城市建设中的角色与功能必然出现弱化,但是作为地方政府城市经营的执行者的功能却无法完全取代,因此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讨论不是存留的问题,而是如何转型,以何种方式转型,通过自身的变革实现功能的重新定位。从理论上而言,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市场化战略转型是探索新型地方政府融资方式的重要内容。通过探究市场化转型的机制,改变过去投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降低政府对于地方经济的干预,发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市场化转型研究是重塑投融资平台作为市场主体的一个理论探索,通过研究投融资平台进行市场化运行的模式,将投融资平台由依赖于政府“输血”的主体转化为自主“造血”的法人,实现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发展。从实践上而言,

12、具体研究YZ国资投资集团的转型战略,也能为转型过程中的其他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提供一个借鉴的例子。同时,探索符合南京市政建设一流的国家级江北新区投的市场定位、转型模式和操作路径,以实现助推南京市快打造全球影响力名城的效应。1.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1.2.1理论基础公司战略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资源基础理论(Wernerfelt,1984)认为,公司长期竞争力的优势来源于拥有资源的稀缺性、价值性和不可复制性,换句话说,即公司成长的动力本质上是与其他公司的异质性资源。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资源基础理论日趋成熟,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主要从公司内部竞争力角度去解释企业发展的动力,从而形成三方面的子

13、理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和企业动态理论。美国学者杰伊巴尼认为认为企业的资产、知识、信息、能力、特点和组织程序构成了企业财务资源、固定资产、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公司在自身固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战略定位和战略选择,从而形成公司的整体的战略方案。权变理论上世纪 70 年代,学者基于系统理论提出权变观点,主要研究组织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与相互适应之间的关系,其基本观点为:在组织与环境间,其各个子系统具有一致性,因此管理的核心在于寻找其中的一致性。在权变理论中,管理者基于公司内部具体状况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变化,调整组织结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动态地调整企业的战略措施,使得企业的管理策略能够更加符

14、合实际情况的变化。因此,权变理论将企业管理从静态理论延伸到了动态理论,改变了以往对于管理理论一成不变的看法,拓宽了人们对于公司管理的认识角度。环境理论1962 年,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一书中系统地描述了战略与环境的关系,认为企业的战略定位和战略选择必须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公司内部组织结构也必须随公司战略的变化而适当地调整。安德鲁斯在 1971 年所著的公司战略概念中提出,公司战略的选择本质上就是公司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相互匹配和调整的过程,管理者通过准确的企业定位,将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与企业外部环境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协调,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转型理论 战略弹性理论 Volberda and Rutges

15、(1999)将弹性定义为“一个组织拥有的若干现实和潜在管理者能力的程度,管理者据此可以加快提高管理控制能力和改进组织控制力的速度”(Prahalad 认为,战略弹性需要非常规的技术、有机的结构和创新的文化,以及综台性组织的支撑。组织的学习过程对战略弹性的形成是致关重要的。)该理论通过对企业内部弹性(企业内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和外部弹性(企业内部影响外部环境的能力)的状况将弹性划分为三个层面:操作弹性、结构弹性、战略弹性。战略弹性是指企业管理者非常规性操纵能力,即当企业处于极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企业的目标必须进行动态调整,以对环境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换句话说,战略弹性是企业既定战略对于企业内部组织变革与外部环境变化等新冲击的调整能力。战略变革理论 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但是企业各项资源之间的平衡状态会因为内外部因素的变化而被打破,从而将会引起企业进行战略变革。Prahalad andDoz(1987)认为,战略变革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战略执行者对于战略的认识存在差异;第二阶段,对一系列执行人和战略设计进行微调;第三阶段,战略变革成为共识而促使组织内部对战略进行重新定位。从而认为战略的变革起始于一系列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