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一般话教育的心得体会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8642516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一般话教育的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开展一般话教育的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开展一般话教育的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开展一般话教育的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开展一般话教育的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展一般话教育的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一般话教育的心得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展一般话教育的心得体会 开展一般话教育的心得体会一般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也是人和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情感、探讨问题的主要工具。我一直认为,说好一般话,是个人素质的一个表现,作为当代人,必需说好一般话。语言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交流、联络感情的主要工具。在幼儿园这个相对特殊的环境里,幼儿老师的一般话有含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很主要的作用。它是架起和幼儿相互沟通的桥梁,也是幼儿进入知识海洋的一把钥匙。它能够在活动过程中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详细、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引发幼儿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那么幼儿老师应怎样说好一般话呢?

2、一、 幼儿老师的语言应含有示范性36岁的幼儿正处于语言的敏感时期,她们的语言大部分是经过没有外界压力的自然观察和模拟而来的,她们缺乏语言的识别能力。假如没有良好的语言示范,幼儿的语言就得不到正确的发展。在幼儿园,老师无疑是幼儿们模拟的对象,学习的楷模。老师的一言一行、一腔一式甚至某种口头禅幼儿全部很敏感,全部乐于模拟。所以说老师的语言含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就决定了老师在使用语言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 力争标准性和规范性,克服方言化老师的语言是幼儿语言的样板,老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幼儿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因此老师必需使用标准的、规范的一般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全部要符合国家一般话

3、的要求。作到发音清楚、吐字正确、不念错字、不使用方言。有的老师“n、l”不分,将“喝牛奶”念成“喝流来”;有的老师平翘舌不分,将“吃饭”念成“刺(ci)饭”;还有的老师将“小孩”说成“娃儿”(四川方言);等等。因为我们的老师来自不一样的地方,语言的惯性使她们的语言方言化,因此出现上述的情况是难免的。这就要讨教师应有意识地矫正自己的发音,专心学习一般话,克服方言土语的干扰,加强语言的基础功训练,尽可能做到顺畅、正确地使用一般话。2、 力争逻辑性,克服随意化老师在使用语言时必需使其内容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需依据思维的逻辑正确利用概念,避免前后矛盾的话。比如,有的老师表彰幼儿时喜爱说:“今天表现最

4、好的有某某、某某、某某”其实,一个“最”字表示的是独一无二的意思,但老师却随意地在“最好的”后面说出了好多个。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时间一长也会对幼儿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应谨慎,力争逻辑性,避免出现因随意而犯的错误。、力争纯洁性,克服粗俗化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和思想品德、文化素质等亲密相关。一个品德高尚的老师,她的语言应该是纯洁、文明、健康的,应该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能够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情感。反之,粗俗的语言只能给幼儿带来负面的影响。二、 幼儿老师的语言应表现人性化伴随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学家、设计师全部给房子、车、家俱等等和人类生活亲密相关

5、的东西给予了人性化的设计。作为人和人沟通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就更应该表现人性化的特点了。幼儿老师和幼儿是互动的双方,作为互动一方的老师,其语言的人性化应表现在三个方面:、 尊重幼儿孩子虽小,但她们也全部有很强的自尊心。老师说话时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的心灵或多或少地带来部分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平时和幼儿说话是应尽可能注意保护孩子的“面子”。、 平等交谈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说这么的话,“请做好”、“请你跟我这么做”等等。在这里老师是作为指挥者的身份出现的。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老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提倡“老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

6、引导者。”即要求视幼儿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应常以商议的口吻和讨论的方法指导幼儿的活动,支持幼儿的探索。、 因人用语老师语言的选择和利用必需考虑幼儿现有的语言接收能力,力争“因人用语”。比如,对性格不一样的幼儿,语言的使用就应不一样:比较内向、较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幼儿,老师应更多的采取亲切地语气,关心的语气对她们说话,以消除幼儿担心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幼儿,老师要有耐心,在语速上合适地放慢部分;对脾气较急的孩子,老师的语气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的急燥情绪得以缓解。三、 幼儿老师的语言应做到艺术化、“趣”化就是要讨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既不能太过“儿童化”将汽车说成“嘟嘟

7、”,也不能太过“成人化”将早晨景色描述成“雄鸡报晓”。老师趣味性的语言是应该能够贴近幼儿心理的,能使语言更具活力,比空泛的说教更具效力。、“激”化就是要讨教师的语言应含有激励性。激励和支持幼儿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主要前提,当幼儿碰到问题不能正确处理,感到气馁和无望时,老师就要帮助幼儿,用主动的语言引导幼儿去探索。如在进行科技活动时,常常会有幼儿不敢自己动手操作,总想依靠老师,这时老师就能够说激励的话来激励幼儿。、“诗”化富有诗意、含有韵律美、节奏明快的语言能够使教学出神入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比较差,常常将鞋子穿反,在教幼儿穿鞋子分清左右脚时,我没有用枯燥的说教,而是告诉幼

8、儿:“左边的鞋是鞋父亲,右边的鞋是鞋母亲,父亲和母亲一对好好友,永远不吵架。” 这种“诗”化的语言不但激起了幼儿绘画的爱好,帮助了幼儿顺利地完成了绘画活动,而且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可谓是事半功倍。、“简”化幼儿年纪小,了解能力较弱,这就决定了老师在使用语言时应该避繁求简。老师在和幼儿交谈时应使用句法结构较为简短,词汇包括的范围较小的语句。一般话这一个语言是一门含有无穷魅力的艺术,作为幼儿老师要在掌握规范化语言的基础上,做到人性化、艺术化。同时还要尽可能扩大知识面,吸收世界多种语言的精华,掌握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发展,不停搜集专业的信息,博采众长,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充足发挥语言的魅力,使天真无邪、纯真可爱的孩子们伴着我们的语言健康愉快地成长。这篇文章来自搜集和整理,感谢原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