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施工组织设计(14)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8642383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14)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14)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14)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14)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14)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涵洞施工组织设计(14)(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遵义北环(檬梓桥至乐理段)高速公路总经理部第三工区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遵义北环(檬梓桥至乐理段)高速公路K41+200K44+200 涵洞、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 制: 复 核: 审 核: 遵义市道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遵义北环(檬梓桥至乐理段)高速公路项目总经理部二O一三年七月涵洞、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2-2004)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5)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6、公路桥

2、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11)7、遵义北环(檬梓桥至乐理段)高速公路施工合同文件;8、遵义北环(檬梓桥至乐理段)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二、工程概况K41+200K44+200主线钢筋砼盖板涵洞、通道共244.82米/5道,拱涵涵洞共76米/1道,桩号分别为K41+900盖板涵、K43+440盖板涵、K41+650盖板通道、K42+330盖板通道、K43+600盖板通道、K41+600拱涵。主要工程数量为:挖方11997.47m3,基础C25混凝土6225.41m3,涵身C2

3、5混凝土3901.56m3,台帽C30混凝土540.82m3,盖板C30混凝土1063.06m3,拱圈C30混凝土380.01m,M7.5浆砌片石1312.07m。施工采取“分段实施、突出重点、合理安排、统筹兼顾”的总体思路,保证所需的劳动力和机械设备,流水作业,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组织专业队伍施工,采取技术措施确保质量,坚持雨季、冬季施工不间断。主要技术标准如下:(1)、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2)、计算行车速度:主线80Km/h(3)、主线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24.5m(4)、设计荷载:公路-级(5)、设计洪水频率: 1/100三、施工总体计划根据本工程特点、工程量情况和我单位施工技

4、术力量、机械设备实力情况,安排本工程段于2013年7月10日开工,2014年1月31日竣工。劳动力需用量现场值班:6人 测量班:6人 开挖班:20人 运输班:16人砌体砌筑班:15人 砼浇注班:12人 盖板安装班:6人涵洞、通道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时间主要工程项目2013年7月2013年8月2013年9月2013年10月2013年11月2013年12月2014年1月1531153115301531153015311531施工准备基础开挖基础浇筑台身浇注盖板安装进出口三工区人员配置一览表序号姓名担任职务序号姓名担任职务1卢大举工区长8唐蒋成现场技术员2李 杰常务副工区长9樊雪海现场技术员3曾正刚副

5、工区长10郑 华现场技术员4刘子健工程质检负责人11朱永航现场技术员5杨 劲安全负责人12皱伟强现场技术员6陈 云试验负责人13何开伟现场技术员7王德强材料负责人14何鸿波行政办公室负责人四、施工准备涵洞基坑开挖前,测量组根据设计资料,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对其位置、方向、孔径、长度、出入口高程以及与灌溉系统的连接等进行现场核对,并将所核对情况作好记录,并向施工队对长交底。五、主要施工方法(一)、涵洞工程施工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挖至图纸规定基底标高,如发现基底承载力达不到图纸规定的承载力要求时,应根据实际钻探(或挖深)及土壤试验资料提出地基处理的方案,报告监理工程师审查

6、,并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处理。当在原有灌溉水流的沟渠修筑时,应开挖临时通道保护好灌溉水流。开挖方法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底施工方法,放坡坡度依据现场水文地质,地下水等情况及规范确定。当为无水基坑、且土层构造均匀时,基坑坑壁坡度可按下表确定:坑壁土类坑 壁 坡 度坡顶无荷载坡顶有静荷载坡顶有动荷载砂类土1:11:1.251:1.5卵石、砾类土1:0.751:11:1.25粉质土、粘质土1:0.331:0.51:0.75极软岩1:0.251:0.331:0.67软质岩1:01:0.11:0.25硬质岩1:01:01:0坑壁有不同土层时,基坑坑壁坡度可分层选用,并酌设平台;当基坑深度大于5m时,基坑坑壁

7、坡度可适当放缓或加设平台。当基坑有地下水时,地下水位以上部分可以放坡开挖,地下水位以下部分,若土质易坍塌或水位在基坑底以上较深时,应加固开挖。如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地下水较丰富,应在基底周边挖集水井、集水坑,水量大时用水泵将水抽出,以保持基底和边坡稳定。2、换填当基坑开挖好后,根据原设计图及结合基底地质情况,对需换填处理的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基底换填处理。3、涵洞基础、涵身混凝土浇注、洞口砌筑材料: 1砂浆 砂浆强度等级应符合图纸规定要求;砂浆所用水泥、砂及水应符合规范要求;勾缝砂浆强度等级对于主体工程不低于M10,附属工程不低于M7.5,且均不低于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 2片石 片石的厚度不应小于

8、150mm(卵形和薄片者不得使用)。镶面石料应选择尺寸稍大并且有较平整表面,且应稍加粗凿。在角隅处应使用较大石料,大致粗凿方正。 3块石块石应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行。石料厚度200300mm,石料宽度及长度应分别为石料厚度的11.5倍和1.53倍。石料的尖锐边角应凿去。所有垂直于外露面的镶面石的表面凹陷深度不得大于20mm。角隅石的镶面石,根据需要应修凿至所需形状。、砼浇筑:1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2自

9、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i.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ii.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iii.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3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4浇筑混凝土时,除少量塑性混凝土可用人工捣实外,宜采用振动器振实。用振动器振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i.

10、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ii.表面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以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0mm左右为宜; iii.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5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当气温小于25不得超过210min,当气温高于25不得超过180m

11、in。6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i. 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但凿除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到下列强度;ii. 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次层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宜铺一层厚为1020mm的12的水泥砂浆;iii. 重要部位及有防震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或石榫;有抗渗要求的施工缝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iv.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v.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连续浇筑混

12、凝土。需要达到的强度,一般最低为1.2Mpa,当结构物为钢筋混凝土时,不得低于2.5Mpa。混凝土达到上述抗压强度的时间宜通过试验确定。7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8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加盖防护,但在开始养生前,覆盖物不得接触混凝土面。9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10盖板混凝土的现场浇筑施工宜连

13、续进行,避免施工接缝,当涵身较长时,可沿长度方向分段进行,接缝应设在涵身沉降缝处。11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砌筑施工: a、砌筑施工要求 1在砌筑前每一石块均应用干净水洗净并使其彻底饱和,其垫层亦应干净并湿润。所有石块均应座于新拌砂浆之上,在砂浆凝固前,所有缝应满浆,石块固定就位。垂直缝的满浆系先将已砌好的石块的侧面抹浆,然后用侧压砌置下一相邻石块;或石块就位后灌入砂浆。当用小石子混凝土填满垂直缝时,应用扁钢捣实; 2所有石料均应按层砌筑。当砌体相当长时,应分为几段。砌筑时相邻段高差不大于1.2m,段与段间设伸缩缝或沉降缝,各段水平砌缝就一致; 3先铺砌角隅石及镶面石,然后铺砌

14、帮衬石,最后铺砌腹石。角隅石或镶面石应与帮衬石互相锁合,帮衬石与腹石应互相锁合; 4如果石块松动或砌缝开裂,应将石块提起,垫层砂浆与砌缝砂浆清扫干净,然后将石块重铺在新砂浆上; 5灌好浆的砌体在完工后,视水泥种类及气候情况,在7-14d内应加强养生; 6所有灰缝应满填砂浆。 b、片石砌体施工要求 片石应分层砌筑,一般23层组成一个工作层,每一工作层应大致找平。应选用具有比较整齐表面的大尺寸石块作为角隅石及镶面石。相对长和短的石块应交错铺在同一层并和衬石或腹腔石交错锁结。竖缝应与邻层的竖缝错开。一般平缝与竖缝宽度,当用水泥砂浆砌筑时不大于40mm,当用小石子混凝土砌筑时为3070mm。可以用厚度不比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