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壳灰对C30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孔结构的影响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8642058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稻壳灰对C30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孔结构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稻壳灰对C30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孔结构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稻壳灰对C30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孔结构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壳灰对C30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孔结构的影响(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稻壳灰对C30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孔结构的影响 稻壳灰对C30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孔结构的影响 【摘 要】目的:分析稻壳灰对C3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改变掺入稻壳灰的掺量测定了标准养护条件下C3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孔结构特征。结果:稻壳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并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 【关键词】稻壳灰;混凝土;孔结构特征 稻壳数量庞大(我国每年超过4000万t),目前尚未找到合适的开发的途径,在很多地方成为农业废弃物,对环境产生巨大压力,因此,为稻壳寻求合适的出路已成为日益迫切的问题,事实上,稻壳可以通过生物矿化的方式将土壤稀薄的无定形SiO2如蛋白石SiO2nH2O等富集起来,为人类提取

2、了大量的非晶态的SiO2,这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4。本文针对稻壳灰的活性好的特点,通过改变稻壳灰的掺量对C3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孔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原材料 水泥为沈阳房产水泥厂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32.5;水为采用普通自来水;粗集料为石灰岩碎石520mm,最大粒径为20mm,连续颗粒级配;细集料选用河砂,属中砂,细度模数为2.8,级配良好,属区。稻壳灰的成分如表1。 1.2 实验方法 (1)强度测定 把掺有稻壳灰的混凝土和空白混凝土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分别测出素C30混凝土及掺入稻壳粉的C30混凝的3d、7d、28d、90d抗压强度。 (2)孔隙率测定 混凝

3、土孔隙率可通过饱水混凝土试件在特定条件下的失水率间接求得,即“可蒸发水含量法”。混凝土的气孔及粗毛细孔孔隙率由完全饱水的试件在约90%相对湿度(通过干燥器中放置饱和BaCl2溶液,可使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达90.7%)条件下的失水量求得;总孔隙率由完全饱水的试件在105下烘干(12-14h)至恒重时的失水量求得;细毛细孔孔隙率即为总孔隙率与气孔、粗毛细孔孔隙率的差值。该方法所得的气孔及粗毛细孔孔隙率与浆体中孔径大于30nm的孔隙相对应 2、稻壳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把稻壳灰通过等量置换水泥的方式掺入C30混凝土中,测定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见表2。 由表2可见:1)不论是养护

4、龄期,水胶比,掺有稻壳灰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比基准样要大;2)稻壳灰置换水泥量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高;3)7d和28d的强度提高率明显高于3d和90d强度;4)混凝土的水胶比越小,强度提高率越大。尤为显著的是,当稻壳灰置换水泥量为30%,7d龄期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6.2 MPa,比基准样提高了将近70.3%。其强度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磨细的稻壳灰是一种高比表面积,多孔的二氧化硅材料,稻壳灰中SiO2的活性很高,能迅速与液相中由水泥水化产生的Ca2+、OH-和已经生成的Ca(OH)2起反应生成C-S-H凝胶,所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3、稻壳灰对混凝土孔结构特征的影响 把稻壳灰通过等量置换水泥的方式

5、掺入混凝土中,测定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对混凝土孔结构特征的影响,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稻壳灰的掺入能够明显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程度,能够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孔隙明显细化。从表3也可以看出随着养护时间的增长掺有稻壳灰的混凝土的孔隙率、总孔体积、可见孔径、平均孔径较之基准混凝土都有所降低,这是由于稻壳灰含有大量的SiO2,能和Ca(OH)2更好的反应,使混凝土更加密实。但是在正常温度下焚烧的稻壳,会使制成的稻壳灰中含过多的C,从而影响混凝土后期的耐久性。 4、结论 (1)稻壳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其中掺入30%最佳。 (2)稻壳灰可以明显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 (3)虽然稻

6、壳灰中含有大量的无定形SiO2,而且也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但是由于其生产工艺和生产装置复杂及堆积困难,造成没有大规模生产,短期内还不能大量的作为掺合料应用在混凝土中。 参考文献 【1】欧阳东,陈楷.低温焚烧稻壳灰的显微结构及其化学活性J.硅酸盐学报,2003,31(11):1121-1124. 【2】欧阳东.用稻壳开发混凝土高活性掺合料J.粮油食品科技,2003,11(4):42-43. 【3】余其俊,赵三银等.活性稻壳灰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能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23(2):1519. 【4】Luzxan M P, Madruga M, SaavedraJ. Rapid Evaluation of Pozzolanic Activity of Natural Product by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J, Cementand Concrete Research,2001,19(1):63-68. 【5】欧阳东.能与硅灰相媲美的矿物掺合料低温稻壳灰J.中国建材,2005(4):42-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