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疃中学2013-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8628617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阚疃中学2013-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阚疃中学2013-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阚疃中学2013-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阚疃中学2013-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阚疃中学2013-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阚疃中学2013-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阚疃中学2013-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阚疃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亲爱的同学们:考试中请一定静心阅读、仔细审题,认真答卷。语文试卷还要特别注意:字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美、谢绝空题,希望你能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一)古诗文默写(10分)其间千二百里, ,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老木苍波无限悲。 (陈与义登岳阳楼)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四日风雨大作)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 _.(二) 选择题(10

2、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纤细(qin) 锐不可当dng 河堤(t)B两栖(q) 惟妙惟肖(xio) 琐屑(xi)C陨石(sn) 重峦叠嶂(zhng) 扼制()D藩篱(fn) 迥然不同(jing) 气氛(f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鞠躬 遗骸 无动于中 张皇失措 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轩榭 谦逊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因地制宜的发展地方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B、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

3、,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C、玉雕作品“翠玉白菜”因其材质上乘,惟妙惟肖,富有创意而被誉为我国的国宝。D、看着他瘦骨嶙峋的样子,母亲的眼角湿润了。4、下列句子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但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也经常运用。B、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C、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总分式和总分总式。事物说明文大都用前者,事理说明文大都用后者。D、新闻的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简明扼要的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5、依次在横线上填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他用两手_ 着上

4、面,两脚再向上_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_ 现出努力的样子。A.攀、缩、微倾 B.攀、收、倾 C.抓、缩、微侧 D.抓、收、微倾(三) 综合运用(10分)1、在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中,请你完成下列任务。(8分)在人类的历史上发生过许多重大战役,请你列举两个战役名称。(2分)请写出一则关于战争的名言。 (2分)在这次活动中,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4分) 2、名著阅读:(2分)骆驼祥子这篇小说以祥子的 为发展线索,他和 的“爱情”纠葛为中心。二、阅读与理解(50分) (一)雪的功能令人惊奇(15分)窦光宇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

5、清洁能源。专家推算,10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1.2万吨石油。如果用来进行存雪制冷,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现在,无能耗的“雪能源”正在日本北方市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入冬以后,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来年夏天,把它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据报道,日本北海道的美呗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6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虽然一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小,但美呗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2米。一间雪库可积存100吨,足以满足夏天需要。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雪的晶粒结构非常复杂,即使攥成雪

6、团,内部的微孔仍可保持足够的空间,含有甲醛、花粉等有害物质的空气从中经过,这些化学成分就会吸附在上面,把空气流量调整至适当程度,可滤除90%以上的甲醛、花粉等有害成分。雪水是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冰状水,是一种超软水。它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此,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效果,尤其对于轻患者,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可不用其他药物,45天就能痊愈。常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清纯的雪水还是一种美妙的天然饮料。研究表明,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多,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每天饮12杯雪水,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

7、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症。俄罗斯的医学专家还提醒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从而加速人的衰老。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可以延年益寿。目前已收集到的试验数据表明,户外4米高的雪堆,盖上30厘米厚的木屑、枝叶等,到8月份仍可保持2.5米高度。同样方法,如果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按照高25米,边长100米规模堆放,可存雪20万立方米,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回过头来又开始为保护生态做贡献。选自百科知识 有删改1本文说明了“雪”有哪些令人惊奇的功能?(3分) 2第段中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8、4分) 3请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用简洁的语言给“超软水”下一个定义。(4分) 4“雪”除了具有文中所说明的神奇功能之外,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很多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请任选一个方面举例说明。(4分)正面: 反面: (二)向生命鞠躬(20分) 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

9、的蚂蚱了。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

10、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

11、血染得微绿。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5、

12、本文题目是“向生命鞠躬”,你认为文章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6、第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7、请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为第段中加点的词语做评注。(3分)倔强:8、请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入手,品评赏析第段中划线的句子。(3分)9、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的变化。(2分) 对蚂蚱求生的毅力感到惊讶 向生命鞠躬10、文章结尾写到:“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你怎样理解文中“鞠躬”一词的含义。(3分)11、在“我”看来,蚂蚱是害虫,专吃庄稼,因此用草穿秆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我”的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三)、古诗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