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第十一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讲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备考练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8622201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第十一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讲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备考练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第十一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讲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备考练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第十一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讲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备考练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第十一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讲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备考练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第十一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讲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备考练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第十一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讲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备考练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第十一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讲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备考练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地理教学精品资料 2019.5第十一专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讲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一、单选题下表为我国20012014年四大地区之间纺织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正值为转入,负值为转出)表。读表,完成下列问题。120012006年影响该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 集群效应 B 原料价格C 土地成本 D 劳动力成本220072014年该类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是()A 中部向东部地区 B 东部向西部地区C 西部向东北地区 D 东部向中部地区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境内,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

2、新等3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读下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3下列不是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作为国家级新区的优势条件是( )A 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 B 离京津地区较近,交通便捷C 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 D 生态环境优良、环境承载能力较强4雄安新区的设立对北京的影响叙述不合理的是( )A 有利于提高北京的城市化水平 B 北京的失业率可能提高C 缓解北京市的人口压力 D 可以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

3、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配额是“进口配额”的简称。限制每年允许进入这个国家的进口总量。),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5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A 劳动力 B 交通 C 资源 D 技术6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A 气候 B 文化传统 C 国家政策 D 居民收入7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A 增加产品销量 B 接近消费市场 C 提高设计水平 D 增加当地就业8南水北调工程对沿线地区的积极影响有缓解水资源紧张 人口大量迁移 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生物

4、多样性减少 促进经济发展A B C D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正式调水到北京9工程自水源地到达北京所经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A 湘-鄂-冀 B 鄂-豫-冀 C 苏-鲁-津 D 冀-鄂-京10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表现是A 河流频繁改道 B 生产用水被严重污染C 人均水资源少 D 居民饮用水供应困难下图示意海河水系流域和水利,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海河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其主要目的是()A 调节水量,缓解旱涝灾害 B 建坝发电,解决能源短缺C 调水入京,解决缺水现状 D 水产养殖,促进经济发展12图中调水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海河流域,该调水工程

5、会( )改善海河流域的灌溉条件 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 增加长江下游的径流量A B C D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吸引企业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由此对该区城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自2005年以来,泉州市的鞋帽服装类企业总部纷纷迁往厦门市。下图示意泉州鞋帽服装类企业总部迁移路径。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3厦门吸引泉州鞋帽服装类企业总部迁入的突出优势是A 华侨资源 B 靠近港台地区C 海运便利 D 信息通达性好14厦门正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其对厦门发展的影响是减少就业岗位 利于吸引人才 造成土地紧张 推动服务业发展A B C D 二、综合题15下图为我国长江经

6、济带分布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长江经济带覆盖我国11个省市,城市带众多,为国家级新区建立和发展提供社会经济支撑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要成为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1)在实现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中,东部具有的优势条件是_,中西部具有的优势条件是_。(2)长江三角洲地区曾经是我国纺织业发达地区,近年来该地部分纺织厂出现外迁或倒闭现象,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_ (3)图中箭头表示我国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流动方向,该工程是 _ ,对长三角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_ 、 _, 参考答案1 A 2 D 【解析】1读表格可知,2

7、001-2006年纺织业从东北、中部、西部地区转移至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原料价格、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距不占有优势,但企业众多,集聚效应明显,故A项正确。2读表格可知,2007-2014年东部地区纺织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为负值,中部地区纺织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为正值,东北、西部地区纺织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变化不大,故2007-2014年该类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是东部向中部地区,故D项正确。3 C 4 A 【解析】3河北雄县、容城、安新离京津地区较近,交通便捷通,有利于北京、天津城市部分职能转移,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 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这些是国家级新区的优势条件,

8、故ABD项符题意;而其工业基础不好,经济较落后,协作条件不好,不是作为国家级新区的优势条件,故C项符合题意。故选C。4雄安新区的设立会使北京人口向外转移,北京人口增加速度降低,不有利于提高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故A叙述不合理;部分产业转移可能减少就业,北京的失业率可能提高,故B叙述合理;人口转移到雄安新区,缓解北京市的人口压力,故C叙述合理;可以转移北京非首都功能,故D叙述合理。故选A。5 A 6 A 7 A 【解析】5纺织、服装类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马达加斯加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较低且充足;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此投资,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

9、因素是劳动力;交通、资源的技术不是影响主因。选A正确。6马达加斯加纬度低,是热带气候,不需羊绒衫保暖,是气候因素;文化传统、政策、收入不是原因。选A正确。7我国羊绒企业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所以我国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产品销量”;产品不是本地市场;当地设计水平落后,不是为了提升设计水平;能增加当地就业,但不是主要原因。选A正确。8C【解析】南水北调工程对沿线地区的积极影响有缓解沿线地区水资源紧张,对。没有人口大量迁移问题,不是积极影响,错。为保证水质,能够促进生态环境改

10、善,对。水资源充足,生物多样性增加,错。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对。C对,A、B、D错。点睛:积极影响有缓解沿线地区水资源紧张,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经济发展,生物多样性增加。人口大量迁移,不是积极影响。9 B 10 C 【解析】9工程自水源地到达北京所经省级行政区有湖北、湖南、河北,到达北京,简称是鄂-豫-冀,B对。A、C、D错。10北京市水资源短缺主要是水质型缺水,表现是生产用水被严重污染,B对。目前河流河道稳定,没有频繁改道问题,A错。人均水资源少不是主要表现,污染是水资源短缺的最主要原因,C错。居民饮用水供应有保障,D错。11 A 12 B 【解析】11海河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在夏季,季节

11、和年际变化大,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可调洪补枯,缓解旱涝灾害,故A项正确。12京津地区因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南水北调缓解了京津地区的水资源的不足,改善了海河流域的灌溉条件,减少了下地下水的抽取,能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南水北调的水并不汇入黄河,所以不会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大量抽水北调,使长江下游的径流量减少,对,故B项正确。13 D 14 D 【解析】13泉州与厦门都具有华侨资源,A项错误。鞋帽服装类企业总部并不需要靠近消费市场,B项错误。泉州和厦门同为沿海城市,海运条件都便利,C项错误。厦门经济发达,信息通达度高,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

12、总部的职能需求,故D项正确。14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吸引企业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由此对该区城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有利于吸引人才、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对;总部经济能够带动交通、通讯、物流等服务性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就业,错;总部经济是集约型经济模式,占用场地较小,土地的利用效率高,不会造成土地资源的紧张,错,故D项正确。15(1)技术先进、资金雄厚 资源、能源丰盲,劳动力廉价丰富。 (2)土地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中西部纺织业发展。 (3)西电东送 能源紧张矛盾: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带动相关产业。【解析】(1)在实现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中,东部具有的优势条件是技术先进、资金雄厚。中西部具有的优势条件是资源、能源丰富,劳动力廉价丰富。(2)长江三角洲地区曾经是我国纺织业发达地区,近年来该地部分纺织厂出现外迁或倒闭现象,主要原因是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经济发展,该地的土地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利润下降。当地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中西部劳动力、土地价格低,有利于纺织业发展。(3)图中箭头表示我国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流动方向,该工程是 西电东送工程,对长三角地区的有利影响是缓解输入地能源紧张矛盾。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有利于带动沿线相关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