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推进雨季造林工作简报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862197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措推进雨季造林工作简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多措推进雨季造林工作简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多措推进雨季造林工作简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措推进雨季造林工作简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措推进雨季造林工作简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多措推进雨季造林工作简报面是精心为大家搜集的多措推进雨季造林工作,供大家阅读进入雨季以来,岱岳区抢抓降雨有利时机,因地制宜,广泛发动,多措并举,超额完成20xx年度雨季造林任务。截至目前,共完成雨季造林0.8万亩,栽植黑松、油松、侧柏苗木110余万株,造林总投资达780万元。一、强化组织指导,严格责任落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并将新增造林合格面积作为林业科学开展观考核的唯一指标。区、乡两级都成立了荒山绿化指导小组,落实政府主要指导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指导是主要负责人的雨季造林绿化责任机制。针对雨季造林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区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搞好雨季荒山造林工作的。区政府督

2、查室对雨季造林开展情况进展跟踪督查。各有关乡镇积极行动,专门成立了由镇长任指挥,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雨季造林指挥部,全面负责雨季造林的组织调度和催促检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有力地推动了雨季造林工作的扎实开展。二、科学规划布局,因地制宜栽植。在充分调查论证的根底上,按照适地适树、确保质量的要求,进展了高标准规划布局,以徂徕山西部、泰肥一级路、泰东路、09路两侧荒山、丘陵为重点,开展今年荒山绿化工作。在荒山缓坡山片整程度阶,陡坡山片垒砌鱼鳞坑,丘陵地区挖大穴,选用2-3年生优质营养钵壮苗,每亩160-220株,树种以松、柏为主。对重点路段主干道路两侧,施行大苗绿化,栽植1米以上的黑松苗木

3、。三、积极筹措资金,加大造林投入。针对我区的荒山立地条件差的实际,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施行多元化投资绿化形式。一是政府投资绿化形式。以政府投入为主,奖补结合,区政府无偿提供荒山造林所需苗木,保障了苗源供应;对验收合格的荒山造林地片,每亩补助150元,大大调动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二是大户投资绿化形式。按照“明晰所有权,流转使用权,放活经营权”的林改要求,对荒山荒地以拍卖、承包、租赁等形式进展改制。鼓励民营林业大户投入资金,引水、栽树、架电、筑路,加快荒山绿化进程,改善山区生态环境。三是工程造林绿化形式。采取招投标方式,落实造林绿化责任人。由中标人组成绿化专业队,按照规划,统一挖穴,统一栽植,统一

4、管护。四、强化质量管理,确保造林成效。一是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严把苗木质量和栽植关。做到不挖穴不栽,不成片不栽。苗木达不到质量、破了营养钵带不住土的不栽,不能浇水的等雨天再栽,并采用专业队栽植。二是成立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小组,强化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目前,成活保存率均到达90%以上。三是是加强对雨季造林的后期管护。确定专职护林员,逐级签订管护协议,确保造一片,成一片,见效一片;对已完成的雨季造林地块,建档立卷;加强对已栽苗木的病虫害防治,进步栽植苗木保存率与成活率。在雨季造林工作中,凤庆县结合党的群众道路教育理论活动的开展,结实树立“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理念,按照“生态建立产业化、产业开

5、展生态化”的思路,以效益为中心,创新造林形式,重点在造林规划设计、造林主体、造林投资和造林责任落实上创新打破,不断推进造林专业化。为确保高质量完成雨季造林任务,该县采取以下措施着力抓好工作的落实。一是明确目的、分解任务。及时将造林任务分解下到达乡镇,乡镇详细落实到山头地块,并及时做好工程施行前期工作;二是进步认识、科学规划。按照环境改善、产业开展、农民增收的原那么,严抓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作业设计质量,明确责任、任务目的和技术标准,科学编制完成了造林规划设计工作;三是严格标准、把好苗木质量关。严格按标准检验苗木,杜绝使用人情苗、关系苗,严禁不合格苗木上山造林;四是强化指导、按时上报工作进度。该县林业局实行局指导、工程技术人员包片、包乡镇挂钩指导造林工作,采用统一标准,统一质量抓好造林任务的落实,确保造林质量及目的任务的圆满完成,实行每周造林进度,以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造林任务。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雨季造林13.97万亩,其中澳洲坚果3万亩、速生丰产林3万亩、珍贵用材林1万亩、红花油茶5万亩、建立防护林0.42万亩(种植樱桃、旱冬瓜);碳汇造林1.55万亩(种植旱冬瓜、杉木),雨季造林任务圆满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