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8620207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0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3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份,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孔德编写的社会学著作是( A ) A实证哲学教程 B实证社会学教程 C. 实证科学教程 D实证社会科学教程 2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恢复重建时期开始于( B ) A1976年 B1979年 C. 1985年 D1989年 3齐美尔认为,社会学这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 C ) A社会结构 B社会行为 C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社会事实 4在社会学的功能中,教育功能表现在( D ) A提供模式 B反馈信皋 C. 社会批

2、评 D. 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5R达伦多夫提出的冲突理论是( C ) A功能冲突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 辩证冲突论 n结构冲突论 6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 A韦伯 B阿奎 C涂尔干 D恩格斯 7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B ) A文化集丛 B文化特质 C文化模式 D文化结构8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是( D ) A宗教 B法律 C道德 D习俗9人们学习并获得维持生存状态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本领的过程是( A ) A生活技能社会化 B行为社会化 C角色社会化 D政治社会化 10马克思主义为人的社会化提出的最高目标是( C ) A人的品质发展 B人的政治发展 C. 人的全

3、面发展 D. 人的社会发展 11按照戈夫曼的拟剧论的观点,社会互动的最重要特征是( D ) A前台 B后台 C. 道具 D印象管理 12霍尔认为,比较正式的场合保持的距离是( C )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13以个人和社会网络连接的紧密程度不同来区分,社会网络可以分为( A ) 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B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C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D过程形态和结果形态14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的区分标准是( B ) A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 B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 C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 D群体的规模 15只有一代未婚青少年与祖(外祖)父母组成的家庭,被称为( B ) A单亲

4、家庭 B断代家庭 C单身家庭 D残缺家庭16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这是指( C ) A组织决策 B组织沟通 C组织控制 D组织冲突17属于组织行为理论代表人物的是( C ) A梅约 B泰罗 C巴纳德 D. 摩尔斯18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的组织,一般统称为( C ) A公共部门 B私人部门 C. 第三部门 D第四部门19社会用以限制、调解或促进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的社会规范体系是( D ) A家庭制度 B政治制度 C. 思想文化制度 D经济制度20属于政治制度主要功能的是( B ) A社会选择 B规范

5、社会秩序 C实现社会化 D文化传承21在社区研究中,社区全貌研究的代表性学者是( A ) A林德夫妇 B滕尼斯 C. 库利 D伯杰斯22农民是我国改革以来分化最明显的社会群体,我国农民大体上可以分为( D ) A8个阶层 B9个阶层 C10个阶层 D12个阶层 23一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里社会地位的变化是( A ) A代内流动 B自由流动 C. 垂直流动 D. 竞争式流动24个人地位获得模式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 C ) A索罗金 B伦斯基 C. 布劳和邓肯 D霍曼斯和布劳25在默顿的目标一手段适应方式类型中,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这种方式

6、是( B ) A形式主义 B创新者 C. 退缩主义 D反叛26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这种控制形式是( C ) A微观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 C. 内在控制 D积极性控制27社会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尽快建立社会规范和秩序,重建社会的均衡体系,这种对社会问题的解释是( B ) A社会病理学 B社会解组理论 C. 价值冲突理论 D. 社会建构理论28与地区冲突、核武器扩散、毒品走私一起并称为“国际社会四大恶”的是( A ) A恐怖主义 B腐败 C. 家庭暴力 D自然灾害29在社会预警系统中,及时了解、分析社情、民意,为决策部门提供

7、情况和建议的是( A ) A调查研究机构 B监测系统 巴社会干预中心 n社会支持网30按照社会变迁的人为参与和控制程度,社会变迁可以分为 ( D ) A社会进化与社会倒退 B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C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D. 自发变迁与有计划变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自然资源的特点表现在( ABCD ) A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B自然资源的潜力的无限性 C. 自然资源的系统性 D. 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E自然资源时间分布的均匀性32美国人类学家林顿把文化传播分为几个阶段,即( ACE ) A接触与显示阶段 B传人阶段 C. 选择阶段 D学习阶段 E. 采纳融

8、合阶段33按照合作的发展程度,可以将合作分为 ( BCDE ) A民主性合作 B自发性合作 C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D指导性合作 E契约式合作34社区的构成要素是( ABCDE ) A人口 B区位 C. 经济 D文化 E. 组织35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是( BCDE ) A个人性 B普遍性 C特殊性 D复杂性 E群体性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定性方法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37再社会化也称重新社会化,它是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

9、、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38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 39科层制是指建立在法理型统治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40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酌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芝(1)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术成就。(3)创建符号互动论。 42简述基本社会化的任务。 (1)生理性成熟,即通过人化的生理发育过程,形成完善健全的身心基础。

10、 (2)社会性成熟,即通过社会文化的教化与自我内化,成为具有独特个性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 43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1)社会制度的核心是价值标准。 (2)社会制度是非人格化的权威力量。 (3)社会制度具有稳定性和差异性。 (4)社会制度具有抑扬性。 4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1)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和演变的基础。 (2)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占有关系是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准。 (3)共同的生活方式、阶级利益和教育程度是划分阶级的必要条件。 (4)阶级的划分并不排除社会分层的方法 45简述社会控制的必要性。(1)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表现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上。 (2

11、)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表现在稳定各种社会关系上。 (3)社会控制的必要性体现在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方面。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如何建立与发展新型的社会关系。(1)逐步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关系。任何新的社会关系都是在旧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而要消除旧的社会关系及其残余影响,不是一下子可以实现的。 (2)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必须加强 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从各方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人民自觉抵制腐败的和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思想的侵蚀。 (3)加强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建设。社会风气建设特别是执政党的

12、党风建设,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十分深刻,其中社会风气又受到党风的重大影响。我们要在重点抓好党风建设的同时,建立一种讲文明、讲礼貌和讲道德的良好社会风气。 (4)加速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用法律形式保护已经建立的新型关系和促进消除陈旧落后的社会关系。法律形式可以保护新型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保证公民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保证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关系。 47论述中国的社区建设的原因及其本质。(1)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我国社区建设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是由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以及从80年代以来的社会变迁的性质所决定的。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中,国家通过占支配地位的国有经济以及在很大程度

13、上依附于国有经济的集体经济,建立起隶属于国家各个部门的一个个企事业单位,这些单位基本上覆盖了整个城市社会,国家通过这些单位对社会成员实现直接的控制。这种管理体制被称之为单位制。在单位制的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下,两个突出的表现是:城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事务事实上是由政府进行着全方位的管理,政府是城市社会的唯一管理主体;政府及其下属的企事业单位包揽了几乎所有的社会服务。 (3)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单位制赖以存在的社会和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单位制逐步消解。这表现在两方面:单位体制外人员的增加;传统单位的功能型转变。 (4)我国政府和人民逐步认识到社区的重要作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居住地,社区可 以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