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一灯如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8618130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一灯如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散文《一灯如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散文《一灯如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散文《一灯如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一灯如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散文一灯如豆 总要等到太阳落山,窗外黑沉沉的,屋内走路磕碰疼了腿脚,母亲这才点上煤油灯。一团椭圆的火苗,扭几扭才稳住腰身,慢慢亮部分。但它弱不禁风,旁边稍有走动,昏黄的光线就会摇摇摆晃,母亲不时用手遮挡一下,以防灯火熄灭。现在回想起来,一灯如豆,在那些严寒而漫长的冬日里,既能为乡村的夜晚带来一片微弱的光亮,也能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我的故乡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小村庄,村民们过着艰辛而清苦的生活。在那贫穷的年代,村里还没有通电,家家户户的照明工具就是煤油灯。我记得家里的煤油灯是用废弃的墨水瓶做成的,瓶盖上钻一个小圆孔,然后穿上一根用旧铁皮卷成的小筒,再把棉花搓成的灯捻穿透其中,上端露出少许,下端留上较

2、长的一段供吸油用,倒上煤油,把盖拧紧,油灯就做成了。待煤油顺着灯捻慢慢吸上来,用火柴点着,灯芯就跳出扁长的火苗,伴随一股袅袅升起的细长的黑烟一闪一闪地跳动,还散发出淡淡的煤油味。乡村的夜晚来得尤其早。黄昏时分,母亲早就用秋天扫回来的落叶,把宽大的土炕煨得热乎乎的。天黑透了,家里那盏污迹斑斑的煤油灯便被一根火柴温暖地点燃。吃过晚饭,母亲把饭桌擦拭洁净,全家人围坐在煤油灯旁忙着各自的事情。父亲坐在灶门前,一边抽着旱烟,一边修理农具。母亲则盘腿坐在炕头上,借着微弱的灯光纳鞋底、缝衣服。而年幼懵懂的我,只顾在一旁玩耍。我喜爱煤油灯照亮的夜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被朦胧的灯光照着,相互依靠,相互陪同,透出

3、融融的暖意和恬淡的宁静,让我感觉整个世界全部是温暖的,就连灯光照不到的旮旯,仿佛也孵化着新奇的诱惑,就算我走到暗处,也不以为害怕。上小学以后,我天天晚上趴在灯下做作业,母亲凑在跟前,做点针线活。有时候,母亲一边做活,一边给我讲小说,间或疼爱地抚摩一下我的脑袋。在母亲的督促下,我做完作业,爬上炕,一会儿就进入甜蜜的梦乡。多少次,我睡一觉醒来,母亲依然坐在煤油灯前,不知疲惫地缝补衣服或拉着又细又长的麻绳绱鞋,那一针、那一线,将岁月拉得悠悠长长。冬天的夜晚尤其漫长,有一次我午夜忽然醒来,看到母亲打着呵欠,头猛地沉了一下,鬓角一绺头发被火燎到,一股焦味儿钻进鼻孔,母亲用手捋了捋被烧焦的头发,继续做似乎

4、永远也做不完的针线活。煤油灯点了部分时候,灯捻上结了灯花,火苗霎时暗下来,母亲就用缝衣针小心地拨去灯花,再将灯捻朝上挑挑,这时,煤油灯便重新明亮起来。窗外北风咆哮,我蜷缩在暖烘烘的被窝里,两眼出神的望着油灯下穿针引线的母亲,她忙碌的身影投射到墙壁上,看上去尤其高大,尤其温柔,有一个扎实的幸福感忽然涌上心头,我的眼睛就逐步地变得模糊了。最难忘的是每次在野外疯耍、或是放学回家迟了,母亲必是将饭菜端上桌,守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聆听着我的脚步。当我小小的身影出现在门口的灯影里,母亲就将灯火挑亮,将我迎进一片温馨的光明。一灯如豆,那灯光就是融融的母爱、暖暖的家。一盏油灯舞动的火苗,在暗夜的枝头抒情。令我动容的是,即使微弱如豆,它也默默给我传输着温暖和信念,带来了期望或慰藉。现在,尽管煤油灯的时代一去不再复返,不过这如豆的灯光还在我心中摇曳生姿,陪同着我度过无数个夜晚,行至生命的远方。一灯如豆,尽染芳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