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教育信息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结题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861415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教育信息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运用教育信息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运用教育信息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运用教育信息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运用教育信息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用教育信息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教育信息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结题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用教育信息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结题报告八大处中学 严洁 张爱娣总课题: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模式一、主要观点进入教育信息化时代,课程改革也在逐步开展,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资料 表明教师素质落后是影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障碍。如何使学校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需 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教育信息化的素质,完善教师的能力结构,适应时代发展, 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科研课题。因此,我校以运用教育信息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作为 研究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 师的专业化发展,使我校青年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课题研究按照

2、“获得,应用、整合和创新”四个阶段进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 结合我校教师专业分级情况(骨干级、专业级、专业初级、见习教师),对教师进行分级培 养;通过推动我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促进教师形成“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合一”的 专业生活方式。我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同时运用其他科研方法作为补充,如 文献分析法、测验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培训、参观学习、课堂教学 实践、评价总结、方法交流等方式,以任务驱动确保了研究过程的顺利实施。通过研究我 们得到如下结论:1.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学校的制度保障和专业发展环境创设。本观点将在研究过程中的第一部分论述。2. 采取科学的教师培

3、养策略,可以提高效率、缩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时间。本观点将在研究过程中的第二部分进行重点论述。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够开发学习潜能,成为教师与学生发展新的生长点。 本观点将在研究过程中的第三部分论述。二、研究过程(一)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分层培养制度和专业发展环境。2003 年 7 月我校参加首师大国家十五重点课题面向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承担了课题研究任务后,首先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调查分析,确定了学校的子课题研究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在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学校决定将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作为学校的中心 任务,从学校层

4、面上对课题进行整体规划。课题组从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证,建 构多种多样的学习性组织,举办教师论坛等方面入手,初步创建了利于教师成长的校园 文化环境,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制度和环境保障。1.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证,激发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内驱力。自2003年11月,我校实行了教师分层培养、使用制度。即根据教师的发展规律和本 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将教师按专业发展水平确定为四级:实习教师、专业初级教师、专业 级教师、骨干级教师,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师专业标准、考核方式和管理条例,并和学校的 人事制度、结构工资改革挂钩。这种教师发展制度的确定,能够让教师明确自己的发展目 标,感受到自身专业水平的提

5、高对个人及学校的重要意义,并享受到专业发展所带来的加 薪、专业地位的提高等好处,从而激发出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强烈需求与渴望。2.创建多种多样的学习性组织,开设教师论坛,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环境 保障。教研组和年级组是学校基层组织,为了更好地发挥基层学习性组织的作用,我校积极 创新,将以常规工作布置为主的教研组、年级组例会向问题解决式的研究例会转变,利用 每周的教研组、年级组教育教学研究例会,集中力量,选择本学科、本年级迫切需要解决 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如数学教研组(课题组核心力量)将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中 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课题,组内每一位老师都承担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通过查阅资料、 课例

6、研究、专题研讨等形式开展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小课题研究,特别是杜校长率先垂 范,将自己的课堂实践研究与组内教师进行交流,他以身作则,教学即研究,研究为教学 的先进理念感染了每一位数学组的老师,他们以集体的智慧解决实际中的困惑与难题,在 团队中实现自身专业化的发展。学校每月开设一次教师论坛,通过理论讲座、经验交流,加强对教师的学习与培训,并 大力宣传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学校领导身体力行,杜校长和张书记先后开设了教师专业 化与教师职业道德、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教师教育、创建学习性团队、道德层次结构与 德育方式、用EPD理念解读教育行为等讲座,在老师中引起很大的反响。这些宣传、学 习、培训活动既开阔了教

7、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视野,促使教师转变观念,逐渐形成“教师也是 研究者”的意识,也极大地激发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热情,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氛围的 形成。(二)在青年教师培养上,研究并应用科学有效的教师培养策略,缩短我 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时间。1. 以个案分析的形式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进行诊断,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培 养策略。我校的师雪峰老师在参加课题组短短的两年时间中,由一名有着9 年教学经验,能胜 任教学并进行跟随性研究的成熟教师,发展为可以独立承担课题研究,指导教师进行教学 研究的研究型教师,成为我校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成功突破教师发展的“高原”现象, 进入迅速发展期的范例。我们对其专业成长过程进

8、行了诊断与分析,通过解读她在教师专 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使我们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更科学的认知。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及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关键事件1:2003年7月加入首都师范大学“面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实 验区项目”研究,承担学校的子课题研究任务。师老师此时正准备进入高三任教,她已工作九年其中承担高三教学任务三年,任史地 组组长,对高中教学任务已能完全胜任,并开始和同事一起承担区课题研究。这时,学校 参加首师大的“面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实验区项目”研究引起了她的关注, 她认为与大学教师进行合作研究机会难得,同时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对她 有着不可抗

9、拒的吸引力,因为她已感觉到由于常年教高三,面对新课程改革,自己在专业 发展上遇到了“瓶颈”,急需掌握教育研究的科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扩充更新知识结 构,转变思想观念。于是,她积极参加了此课题研究。关键事件2:2003 年10 月参加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及虚拟学习社区网络教学培训,在 首师大王陆教授及相关教师的指导下,策划组织了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网络环境下的多学科 研究性学习我看东北发展。请看师老师对此过程的记叙:“我建议我校高三文科班的师生进行我看东北发展 课题组研究活动,这一想法得到了首师大专家的肯定和支持,从 11 月开始我们进行了该 课题的研究活动,以EPD思想作为我们的理论依据,指导学生利

10、用首师大虚拟社区的平台 开始研究和关注东北发展,我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资料和课题活动资料,并且在研究中担任 历史学科小组的指导教师,在课题研究基础上我写出课题指导反思我们与课题一起成长在这一阶段,师老师的专业情感、专业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更关键的是她对教师职业的深层思考:“这个课题留给我的最大财富是我重新认识了与我朝夕相处多年的学生, 原来我是带着近视眼镜(放大缺点,只注重成绩)来看他们,从现在起我学会了摘掉眼镜, 睁大眼睛欣赏我的学生,与他们共同努力,一起去享受收获的快乐,是我的学生给我上了 一堂生动的人生课,我很感谢我课题组的所有的学生,他们使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更加深层 次的认识。”专业发展成绩

11、:1、2003年 11 月参加首届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代表学校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 与教师成长2、2003年 12月在北京市历史教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上进行了在课题研究中成长3、2004 年 1 月被评为校骨干教师。关键事件3:2004年7月参加首师大基于案例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方法的培训 师老师感受到她们参加的是一种全新的培训方式:培训学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构 建一个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抛锚式教学案例并进行课堂情景模拟,运用课堂S-T模式观 察法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小组陈述。师老师作为教学案例德日对待历史的不同态度设 计者、授课者和小组报告陈述者,全过程体验了这种专家指导下的合作参与式培训,

12、对教 师进行教学研究的方法:案例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学生学习的理论及方法:建构主义理 论、合作学习等有了深刻的认识。她在培训感受中写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会让我们有 更大的进步和发展,在学中教,教中学,做有思想、有特色的学者专家型教师。”培训结 束后,她及时将这些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了自己的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丰硕的 成果,成功地完成了由成熟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专业发展成绩:1、2004 年 9 月高三历史课件德日对待历史的不同态度获得北京市历史教学研究 会 2004 年年会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2、2004 年 9 月与人合作的论文小组学习活动设计与评价方式应用“我看东北 发展”多学

13、科综合研究性学习课教学案例发表在国家级学术刊物电化教育研究杂志 上。3、2004 年 11 月论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合作意识收入第一届教育信息化教师专 业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4、2004年 11 月在学校面向区和市的“学校管理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现场会,上丝 绸之路公开课。5、2004年12月我看东北发展历史篇一一历史上的东北获全国EPD案例评比 三等奖。工业革命与人类交通研究课在全国EPD2004年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展评 中获三等奖。6、2005年4月被评为区骨干教师,2005年6月参加市骨干教师培训班。通过解读我校师雪峰老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我们认为影响

14、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以下 五方面: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专业基础、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师的 人格魅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并列:其中教师的专业基础和教 育能力直接遭遇教学实际,因此处于基础地位;其他因素则是实践中的认识积淀和社会认 同。(见下表)人格魅力社会认同丰形成专业理想内化构建f积淀教育理念成功体验/提高专业水平提高教育能力创设机遇与挑战 ft促进专业发展由此我们获得以下教师培养行动策略: 创设机遇与挑战-以任务驱动教师自主发展我们认为:当一位教师具有专业发展的渴望(师老师始终有专业发展的强烈愿望), 给她创设机遇与挑战是非常重要的。让教师直面具有挑战性

15、的任务,如承担课题和教学研 究任务的机会,是教师成功的基础(师老师抓住了参加首都师范大学“面向基础教育信息 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实验区项目”研究机会)。 实践研究一一提供专业引领、同伴支持当教师接受了挑战性的研究任务后,她能不能获得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获取科学的研 究方法是她进行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师老师参加了多次首师大课题组的培训,并多次得 到王陆教授的专业指导和学校领导、同事的帮助,掌握了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及虚拟学习社 区技术;案例研究和反思教学法等研究教学的方法),在真实的教学研究的实践中,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提升。 体验成功,反思提升有了成功的体验,会进一步促使教师思考自己的研究过程,强化自己的教

16、育行为,积 淀教育理念(对于每一次的研究,师老师都及时进行了反思,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引导学生具有探索意识的人,是引导学生学会实 践活动的人,是终身学习者,是研究型的反思者。”) 得到社会认同,产生人格魅力。一位教师坚持不懈地超越自己,追求卓越,向教师专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前进,会给周 围的人以震撼,产生难以抗拒的人格魅力(师老师就曾从王陆教授、王能智老师、成学江 老师等身上感受到这种人格的影响,成为她克服阻碍的精神动力。而师老师成功的教师专 业发展经历也给周围人以影响,学校和同事们的认可同样成为师老师继续发展的激励因 素)。2. 教师培养策略的应用建设教研、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