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质量标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8610140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司匹林的质量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阿司匹林的质量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阿司匹林的质量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阿司匹林的质量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阿司匹林的质量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司匹林的质量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司匹林的质量标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河子大学小学期制实验结课论文阿司匹林的质量原则、姓名:王义西班级:药学(3)班学号:5173指引教师:李乐日期:9月3日 乙酰水杨酸抗炎药物的分析王义西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小学期药学第三组第三实验组摘要 阿司匹林,化学名为2-( 乙酰氧基) 苯甲酸,作为重要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收载于中国药典( 年版)二部,临床上重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牙痛、肌肉痛及神经痛等慢性疼痛,急、慢性风湿病及类风湿病等, 是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常用药物。本品重要的副作用是引起幽门痉挛及刺激胃黏膜的胃肠道反映, 长期服用导致胃肠出血。随着现代药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片剂、肠溶片、肠溶胶囊、泡腾片和栓剂等多种剂型,以阿司匹林

2、为主药的复方制剂也层出不穷,形成了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措施的各异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种仪器设备、新措施也应用到了阿司匹林的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中,本文对其作一综述。核心词: 阿司匹林 鉴别 杂质检查含量测定 HPL 紫外分光光度法 L阿司匹林临床上重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 牙痛、肌肉痛及神经痛等慢性疼痛,急、慢性风湿病及类风湿病等,是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常用药物。本文重要对阿司匹林做一综合论述,通过对阿司匹林的性状、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四个方面对乙酰水杨酸进行药物分析。1 实验部分1仪器与试剂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Ctra4,BC)、电子天平(AB135-,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

3、)有限公司METLE TLED)、微孔滤膜(尺寸2m,孔径0.8,上海半岛实业有限公司净入器材厂)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自动进样器、色谱数据解决机、 V 一6 0 分光光度计、HPC色谱柱、 超纯水器、展开槽、水浴锅、研钵、移液管(1、2、5、10l)、吸耳球、容量瓶(25、0、00)、烧杯(0、100、500)、胶头吸管、直尺试剂:复方乙酰水杨酸片(25mg/片):阿司匹林储藏液溶液(1.538mg/ml)、无水乙醇、氯仿、丙酮、冰醋酸、甲醇、95乙醇、酚酞批示液、碳酸钠试液,稀盐酸、稀硫酸、三氯化铁试液、乙醚、硫酸铁铵试液(新制)、蒸馏水12 性状阿司匹林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遇湿

4、气即缓缓水解。在乙醇中易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溶解,在水或无水乙醚中微溶,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中溶解,但同步分解。酸性:阿司匹林分子构造中具有邻为取代苯甲酸构造,故具有酸性。水解性:本类药物分子构造中具有酯键,可发生水解。吸取光谱特性:本类药物中有苯环和特性取代基,均具有紫外和红外特性光谱。. 鉴别实验1.3.1与三氯化铁反映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称于阿司匹林1),加水10m,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滴,即显紫堇色。1.2薄层色谱鉴别样品溶液的制备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取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片,研细,加氯仿15mI,振摇溶解,滤过,滤液作为样品溶液。空白溶液的制备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取片剂辅料(按生产厂

5、家提供的一片处方量称取)加氯仿5,振摇后滤过,滤液作为空白溶液。乙酰水杨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称取水杨酸对照品适量,加氯仿制成每1ml中含水杨酸1.0mg的单一对照品溶液。制法: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照薄层色谱法 精密量取乙酰水杨酸原则品溶液、乙酰水杨酸对照品溶液各5 ul,点于同一硅胶薄层板上,以氯仿一乙醚一丙酮一冰醋酸(7:8:1:)为展开剂,展距为10c,展开后,晾干,置紫外灯(5n)下检视。样品溶液所显的1个斑点的位置与颜色分别与相应的对照品溶液所显的斑点一致,均显暗黄色。乙酰水杨酸Rf一085。.4 杂质检查比色法 乙酰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取本品0.g,加乙醇1ml溶

6、解后,加冷水适量使成50ml立即溶液1ml(取mol/L盐酸液1ml加稀硫酸铁铵2m后,再加适量使成100ml摇匀,30秒钟内)。如颜色与对照液(精密称取水杨酸0g,加水溶解后,加冰醋酸1ml,摇匀,再加水使成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乙醇ml,水4l与上述新制的硫酸铁铵溶液m,摇匀比较。不得更深(0.1%)。5 含量测定1.5.水解后滴定法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药典规定每片检品中含乙酰水杨酸应为0.2090231。精密称取上述细粉适量(约相称于乙酰水杨酸0.4),置分液漏斗中,加水15ml,摇匀,用氯仿振摇提取4次(0,10,10,10ml),提取氯仿液用同一份水l洗涤,合并氯仿洗液

7、,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批示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批示液滴,用.ml/L氢氧化钠液滴定,即得(每1ml.mo/L氢氧化钠液相称于1802mg的C9H84)。按下式计算每片含乙酰水杨酸的克数g片=(Vf/W称样量)平均片重1.5.2高效液相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 色谱条件:ODS为填充剂, 流动相:甲醇-冰醋酸-水(8:1)检测波长:276nm理论塔板数不低于300 流速:0.8mmin柱温:室温测定措施:精密称取186g药物,置50ml容量瓶中,加冰醋酸的甲醇溶液适量,在40-0摄氏度的水浴中充足振摇使阿司匹林溶解,放冷,用冰醋酸的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取续滤液作

8、为供试品储藏液,再量取储藏液5ml,置100ml容量瓶中,用1%冰醋酸的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过滤膜过滤,进样,记录色谱图。取阿司匹林对照品,精密称取0m。置于00ml容量瓶中,用1%冰醋酸的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同法测定。标示量=(Cr*Ax/Ar*D*W)/(W标示量)*100%1.5. 紫外分光光度法平行称量样品11mg、118mg、106.m,分别用无水乙醇溶解,定容至50容量瓶中即得。设定好参数后,转换进入计算模式。先进行空白调零,分别对3个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进行3次平行检测。标示量*W1000/*00*100%2 成果与讨论. 鉴别.1.1 阿司匹林与三氯化铁试液在加热条件

9、下反映生成紫堇色。2.12 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得水杨酸钠及醋酸钠,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产生醋酸的臭气。2. 薄层色谱 阿司匹林原则品:Rf5/7.30.699 阿司匹林供试品:Rf=5.07.30685 两者的f值基本接近,由此可得供试品中具有阿司匹林。22 杂质检查.1 比色法 如图所示: 左:原则品 右: 供试品2. 含量测定 2.3.1两步滴定法 g片=(TV/W称样量)平均片重=(80mg/ml2.1ml0.162g)05039g=0.219g片2.3.2HC法含量测定(图见附件1)标示量=(CrAW)/(标示量)100% =1065240.59/10041360. =(7

10、223.5 /826330.66)0% 95.0%2.紫外分光光度法编号浓度(mg/ml)A(平均值)标示量B1.160.694%22.2606823.0%32.140.72.26%计算得平均标示量=.9%。药典规定制剂规格范畴为5%-10%,因此该药物不合格。 本品不合格也许的因素:在制备样品时,样品未完全溶解;样品制备后没有立即测量,也许有样品分解。 结论3.1鉴别实验1.1 与三氯化铁反映 本方案设计加热使阿司匹林水解成水杨酸,水杨酸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加热与三氯化铁试液反映,酚羟基与三价铁结合生成紫堇色铁配合物。实验成果浮现了如上陈述的紫堇色。阐明供试品中具有阿司匹林。31.2 水解反

11、映 本方案运用的是阿司匹林的水解反映,但在实验操作后只浮现了气泡和醋酸的臭气,并未析出白色沉淀。分析实验失败的因素有如下四点:实验室准备的稀硫酸经H试纸测试为深红色,表白并不是符合实验使用的稀硫酸,浓度较高;所取用的药片中阿司匹林含量较少,加热水解后产生的水杨酸就会相应的更少;水解不充足致使生成的水杨酸很少,无法产生明显可见的白色沉淀。.1. 薄层色谱法 TLC法为鉴别阿司匹林措施中最优先选择的鉴别措施,本实验成果原则品与供试品试液的f值极其相近,阐明供试品中具有阿司匹林。.2 杂质检查3.2.1 比色法 阿司匹林的杂质检查采用了较常用和主观的比色法,由上图所示,左(原则品)颜色比右(供试品)

12、颜色深,供试品颜色不得比原则品颜色更深,阐明供试品中的杂质限量符合药典规定,为合格品。3.3 含量测定3.3.1 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 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运用阿司匹林酯键在碱性环境下易水解的特性,加入估计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加热水解酯键后,再用硫酸滴定液回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实验成果计算所得阿司匹林的平均片重为0.219g,而使用的药片的规格为02,阐明所测定的阿司匹林的含量合格。3.32 HPLC法 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色谱图见附件一,将本来高浓度的试液稀释了0倍和00倍再进针后,色谱图较之前更抱负,面积的值高达1%,阐明所测供试品中杂质含量减少,相应阿司匹林的含量较高。数据解决的

13、成果百分标示量约为95%,则表白供试品的阿司匹林含量合格。 由于制剂的含量限度较宽,因而对于制剂的含量测定措施应以专一性为主,可更好地测定制剂的成分,以便更好的控制质量,而HPLC法可以满足所有的规定。故我组采用了专一性与精确度都较好的PLC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 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计算得平均标示量B%=39。药典规定制剂规格范畴为95%15%,因此该药物不合格,阐明实验失败,分析失败的因素有:在制备样品时,未完全溶解;样品制备后没有立即测量,也许有样品分解;过滤不充足,仍有杂质残存,影响测定仪器操作不当。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药

14、物分析的所有过程,对一种药物质量的评估,一方面通过鉴别,再通过杂质检查,最后含量测定,每一步都特别核心。我们组实验的完毕靠的是我们人们的一起动手,一起思考,团结在一起。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冷静的思考,哪里浮现了问题,是药物不对还是措施不对,如果一种措施分析三次并且做了三次,还是有很大的问题,我们会选择另一种方案,并且努力去分析上次实验的错误点。在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实验中,我们小组就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连着做了四次,吸光度始终都在1以上,浮现相似的错误。最大因素就是前面没有认真思考,只是盲目的在做。后来询问了教师,也分析出了因素。在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前,由于我们小组理解到前面小组做诸多次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