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普查投标技术部分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860397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9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名普查投标技术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地名普查投标技术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地名普查投标技术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地名普查投标技术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地名普查投标技术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名普查投标技术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名普查投标技术部分(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地名普查投标技术部分(一)项目概况1 、基本任务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 (国发 2014 3 号)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 (国地名普查组发 2014 1 号)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工作规程 (修订版)和地名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完成XXX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项目。地名普查是一项公益性、 基础性的国情调查。 开展地名普查, 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巩固国防建设,维护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交流交往、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技术要求高、任务量大、时间紧, 为了能够按期保质完成

2、, 根据招投标管理办法和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操作规程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对XXX 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制定技术设计实施方案。2 、工作目标1 .全面查清 XXX 的基本信息和地名实体的属性信息、图形信息,准确掌握地名实体的基础数据;2 .对已有地名的相关信息进行补充、完善和更新;3 .对有地无名、一地多名、重名同音、用字不当等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4 .对无标志的地名实体补设地名标志, 对不规范的地名标志更设标准地名标志, 对已损坏或者破旧的地名标志予以更新, 完成重要地理实体的地名标志的设置工作,完善地名标志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地名标志的指位、导向功能;5 .完成县域地名规划编制、

3、 标准地名图 (集) 编绘和标准地名志编撰等工作;6 .完善国家地名信息系统,建立县(区、市)级国家地名地址数据库和 GIS 地名信息管理平台,完成成果的验收上报和转化工作;7 .通过健全地名公共服务体系,为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提供重要依据。(二)技术路线1、收集资料通过甲方与有关政府部门协调,搜集整理地名及相关资料。包括历年地名命 名更名文件和资料、地名志、地名录、地名词典、地图、地方志、文史资料及有 关古籍等;专业部门相关普查资料与数据;基础地理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以及 形成的全景全息数据等;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以及地名补查与资料更新的成果; 收集与开展地名普查有关的法律、法规等文件资料及专业

4、部门下发的有关地名方 面的文件、通告、简报、年鉴和地方志书、文件档案、书籍典故、历史资料、规 划图纸等,为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提供基础性依据。2、地名普查宣传与培训结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方案,统一编制宣传和培训材料,在 开展地名普查前进行政策和技术方面的宣传与培训。严格执行法律政策规定,规范调查程序,明确普查方法和要求,加强保密管理。制订工作计划,组织业务学习:在开展普查工作之前,项目负责人拟定普查 的任务、范围、方法、经费、时间、步骤、技术要求、人员组织等进行全面统筹 安排,制定工作进度计划;组织调查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讨论学习规程、细则和“设计书”,技术负责人做好事

5、先指导,达到认识统一、思 路清晰、解除疑难,方法明确之目的。3、普查工作用图制作XXX 地名普查的工作用图, 在城市控制区和苏木居民点用 1:2000 或更大比 例尺地形图或正射影像图,其它区域用 1:10000 比例尺地形图或正射影像图,坐标系根据明证局要求,成果数据必须能准确导入国家地名数据库。对1:2000比例尺 MDB 格式全要素地形图进行预处理, 首先以路、 河等自然界线为参考划分作业片区,然后保留房屋线、道路边线、道路中心线、水系线、围墙、栅栏、注记、图廓等图层,其余数据删除,然后套合DOM 数据,以路、河等自然界线为参考, 划分作业片区, 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切片处理, 作为外业调查

6、的工作底图。4、编写地名调查目录以 XXX 民政部门掌握的地名信息为基础,结合收集到的相关地图、资料,利用原有的国家地名数据库GIS 地名管理系统,编制地名普查目录,并标注所收集信息资料的来源和出处,造册登记。5 、填写地名登记表、地名标志登记表根据地名普查目录,整理、查阅和考证相关资料,填写地名登记表、地名标志登记表。可在国家地名数据库中按地名分类打印或按普查内容印制。6 、实地踏勘核实实地调查地名现状,查清地名的名称、位置及相关属性、图形信息。全面查清全旗行政区域内地名基本情况,建立完善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调查地名基本情况。包括行政区域类、非行政区域类、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

7、、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景点、建筑物、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陆地水系、陆地地形等大类,地名的名称、位置及相关属性信息。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 切实解决地名上存在的一地多名、 地名重名、 地名译写不准确、用字不规范、含义不健康等问题。外业调查人员利用平板电脑(预装点状地物采集系统软件) ,进行实地照片采集。 首先把预处理数据按作业区块导入到平板电脑里, 到实地用平板电脑进行信息点内容采集并把每个信息点进行拍照。数据更新的处理, 根据实际情况与提供的工作底图判断更新变化情况来区分处理。如变化仅是个别建筑、兴趣点时,可以通过相邻关系确定位置的,予以采集; 当出现拆迁、 道路改造等整体连片

8、变化时, 进行实地测量。 由于数据量较大,平板电脑内存较小, 所以数据备份及如何存储极为重要。 采集信息存放目录按片区为存放单元创建文件夹,下级文件夹分别为:采集照片、软件所导出的 TXT文件、 采集作业记录手簿。 TXT 文件为叠加保存, 所以每天必须备份最新的 TXT 文件,直到一个片区完成,在更换新的软件保存文件作业下一片区。1 .实地核实、采集地名信息,标注工作草图。根据地名调查目录、地名登记表、工作图到实地对照、核实、采集地名信息,标注工作草图。2 .整理地名登记表。根据外业调查,核实采集的信息,开展资料的梳理、考证、核定等内业工作,并对地名登记表进行整理、修改和完善。对暂不能到实地

9、调查的地名,应进行室内资料收集整理,进一步核实、充实地名登记表。3 .地理实体及地名标志位置测量。地理实体、地名标志的地理坐标,在普查工作用图上能准确判定位置的, 可采用图解法确定坐标。 在普查工作用图上不能准确判定位置的, 应到实地测量。 图解法测量的坐标精度应表示到秒。 实地测量在保证位置相对准确的前提下,测量误差应小于 20 米。4 .地名语音采集。标准地名的发音,应制作语音文件存入国家地名数据库。语音文件可采用合成音或人工发音两种形式。 合成音应由国家地名数据库自动生成,报读与实际发音不一致的(如多音字、生僻字等) ,应人工录制。少数民族语地名的原生读音、 地方的地名专用字和方言读音,

10、 应在实地录制后存入国家地名数据库。5 .历史地名普查。对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产生的历史地名应进行普查,填写地名登记表,录入国家地名数据库。6 .地名地址数据采集。按照地名分类做好地名地址数据的采集和编码规范。门牌和地名标志的地址数据和编码也应包括在内。7 、地名在图上的定位原则1 .有驻地的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单位等地名,以驻地为定位点,其他兴趣点的定位点应放置在对应的地物内相对应位置;2 .线状地名以地物中心为定位点,在调查线状数据时,应保证其流畅性以及相对关系合理性;3 .进行面状水系数据调查时,建立点状空间位置,便于与对应的面状图形关联。8 、地名标准化处理根据地名管理的

11、有关规定, 按照地名命名、 更名的审批权限和程序, 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普查的地名进行审定和标准化处理。9 、编制区域地名规划编制区域地名规划以普查形成的国家地名数据库地名属性和图形信息及多媒体数据为基础,广泛收集资料。内容应有地名规划总则;当地地名的历史、现状和相关环境分析; 地名专通名、 标志和文化保护规划等。 地名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地名规划图、研究报告和规划编制说明四部分组成。形成的 XXX 区域地名规划成果应导入国家地名数据库之成果数据库中。10 、编绘标准地名图(集)编绘标准地名图 (集) 以普查形成的国家地名数据库地名属性和图形信息及多媒体数据为基础,广泛

12、收集资料。编绘的标准地名图(集) ,内容应包括序图、自治区、市、县(区、市)级政区图和附录。序图应包括XXX 行政区域、地势、城市分布、版图沿革和当代政区沿革,应反映XXX 各级行政区划的演变概况。政区图应按现行区划建制分图组,体现XXX 行政区划的现状,包括政区略图、政区详图、城市图、文字说明,附录包括市、县、乡镇新旧名称对照及设置时间一览、 市辖区及街道办事处名称一览、 全区政区名称索引、 政区名称生僻用字及地方读音表等。成果应经专家论证评审通过。形成的县区标准地名图(集)成果应导入内蒙古国家地名数据库之成果数据库中。11 、编撰标准地名志标准地名志以地名普查资料为基础进行编撰。 内容应包

13、括地方综述、 政区地名、政区沿革、地名的由来、隶属关系变迁、名胜古迹、人文自然地理实体、附录、附图、地名索引等。形成的标准地名志成果应经专家论证评审通过。12 、地名数据内业入库先利用后台录入程序对地名等信息进行手动录入, 然后对所属区、 所属街道等信息进行属性录入等工作后,进行相关检查确认后,进行最终数据入库工作。13 、数据检查数据检查包括内、外业检查。内业检查:内业检查利用原始的采集信息对入库的信息名称进行目视对比,根据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检查信息录入的规范性、 完整性、 分类准确性。 检查比 例 100% ,检查方法为利用外调现场照片及工作底图进行对比检查。外业检查:利用原始工作底图叠加

14、已入库信息打印图纸进行二次外业属性、精度复核检查。外业检查分小组检查 ,一级检查 ,二级检查;检查比例分别为100% , 30% , 5% 。14 、成果提交归档普查成果验收合格后,逐级上报。完成普查文件、资料、成果等的立卷归档工作。形成的县区地名普查档案成果导入地名数据库之成果数据库中。(三)地名外业采集1 、信息数据的采集方法利用预处理后的数据拷贝到电子手薄当作外业调查底图,进行外业普查。1 .兴趣点普查A 各类兴趣点名称普查,采用调绘的方法,外业工作人员利用工作底图、沿街巷依次拍照及询问兴趣点名称等信息,依据实地情况标明其空间位置( 电子手薄上标注其定位点及点号);B 对于有多个牌匾的单

15、位,一张照片可以拍清楚的不必拍多张;C 对于有独立院落的,具有多个门的大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宾馆酒店等,要分清正门,点位标注在正门位置,还要采集各个门的位置。D 兴趣点不同的名称及发音,需要录音;2 .面状地物的普查面状地物的普查,对调查底图上没有的名称进行现场询问。2 、信息数据注意事项1 .邮政储蓄、 银行网点等要标记至支局支行, 通常以一较小的矩形标牌标示;2 .地名和门牌地址相对应;3 .位置标记点要准确,点位之间的相对关系要正确;4 .如果某个地名对应多个门牌号码,多个门牌地址用逗号分隔;小区有多个门及门牌号码时都要采集并标明正门门牌号码, 小区内的房屋要采集楼栋号, 若没有楼栋号,可自行编号,从1 开始按顺序编号,同时在备注栏里进行说明。如果只有门牌号码没有地名的,在门牌所在位置落点, “名称”字段为空,门牌号码正常录入;5 .多个单位对应一个门牌号时,所有单位都要采集,有院落的单位其门牌号通常在院落门口,没院落的单位其门牌号通常在楼门口附近;6 .店铺名称采集要全面、 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图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