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革命”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8602106 上传时间:2022-07-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革命”核心竞争力的源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软件革命”核心竞争力的源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软件革命”核心竞争力的源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软件革命”核心竞争力的源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软件革命”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革命”核心竞争力的源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就市场经济而言,中国是后发国家,因此,在经济理论界,中国少有造火的“上帝”,但不乏盗火的“普罗米修斯”; 少有开天的“原创领袖”,但不乏精明的“文化贩子”。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发明的价值在于运用,谁用得好谁就是赢家。 华夏祖先发明了指南针、 火药却只用它来玩游戏、 做鞭炮,西方列强则用它造出了无坚不摧的坚船利炮。一支画笔,可以绘出万千江山。纸还是那张纸,墨还是那方墨,笔还是那支笔,画家勾出神,画匠摹出形, 画徒描出四不像。我们设备不如发达国家,技术不如发达国家,经验不如发达国家所有这些东西我们都可 以“缺乏”,但惟独有一样东西我们必须“富裕”乃至“过剩”,那就是“后来居上”的决心、勇气和行动!

2、毛泽东领导的“小米加步枪”,战胜了蒋介石领导的“飞机加大炮”,靠的就是这种决心、勇气和行动。这就是我们所要发动的“软件革命”,这就是我们诞生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所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软件革命”?这个“软件革命”,应该包含“三步曲”: 一是学习,二是整合,三是创造。学习,就是“拿来主义”,或者叫“新拿来主义”。旧“拿来主义”强调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占有、后挑选,这是短缺经济时代的“圣旨”,因为拿得慢了就会两手空空;“新拿来主义”强调先挑选、后占有,这是过剩经济时代的“圭臬”,因为拥抱月亮就会错过太阳,有个机会成本问题。铁道游击队之歌唱道:“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 枪,没有炮,敌人给我

3、们造!”这就是“拿来主义”的竞争方略。学习的第一步实际上就是“模仿”。人与动物均从模仿起步。狮狼虎豹扑食,要从模仿它们的长辈开始,否则,虽有尖牙利爪,也不能撕兔剖羊。一个人呱呱坠地,即开始模仿:模仿 语言,模仿行走,模仿感情,模仿思维,模仿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说,陈独秀与李大钊是 对马克思主义的模仿, 俄罗斯的改革是对欧美市场经济模式的模仿,结果这一模仿造就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即使经济理论界本身, 也有“模仿”成功的范例。 比如中国经济理论“三大家”: 主张“市 场”的,就得“市场”雅号;号召“股份”的,就得“股份”专称;大谈“破产”的,就得“破产”大名其实,在他们提出该主张之前,市场经济、股份制

4、、破产法不是已经好端端地存在了几百年了吗?但中国之前没有这些东西, 他们第一个“拿来” - 不, 第一个“模仿”: 把文化从一个国度“模仿”到另一个国度, 把思想从一种制度下“贩卖”到另一种制度下 - 于是, 这些模仿就构成了他们的竞争力, 在中国这个区域市场内, 还形成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结论一:在一定市场范围里,模仿也可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当然, 第一, 模仿也需要勇气, 东学西移需要勇气, 西学东移更需要勇气- “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 第二, 任何模仿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模仿, 至少要加进一点“自己的东西” - “进化”了的加进, 我们叫它“有所创新”; “退化”了的加进, 我们叫它

5、“有所歪曲”。 这就进入“三步曲”的第二步“整合”。中国有家汽车公司生产出了排气量在2.0 以上的自动档汽车。 这就是一种“整合”: “自动档”早已有之,我整合进自己的“ 以上”,这就形成了独有的竞争优势。 2.0除了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整合, 更常见的“整合”则是萃百家蜜、 摄千家魂, 形成“综合即创造”的功效。“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就是蒙牛酸酸乳与湖南卫视“超级女声” 相整合, 并进而组合全国 40 多家电视台及数百个销售市场, 从而产生“裂变效应”的例子。蒙牛还建了一个全球惟一的“牧场联合国”,所产“奶爵六特乳”是普通牛奶价格的 4 倍仍然供不应求,它也是整合的结果:种有全球12 国

6、优质牧草,养有1 万头进口良种奶牛,建有包括机器人在内的全世界4 种典型挤奶方式。钟表的原理就在于整合:单个零件毫无意义,整合起来就可以指示时间。结论二:世界上要素千万,谁整合得好谁就可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创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产品、 技术、 制度、 文化。5美家电行业的海信制造出了自主研发的芯片 - 信芯,而且据说每个芯片比国外芯片便宜 元。这虽非“独一无二”,但消除了中国家电业的“无芯”尴尬,实应纳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的范畴。蒙牛董事长牛根生捐出市值超10 亿元的全部股份创立“老牛专项基金”, 成为中国捐股第一人,意欲为“百年蒙牛”建立“制度性保障”。在中国这属于“制度创新”的

7、范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要想后来居上, “软件革命”的重点在文化建设上。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原料,同样的技术,同样的人,在不同的企业发挥的效力是不同的,为什么?因为各个企业的文化不同。企业文化就像人的基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一台机器,一笔资金、一车原料,从进厂那天起,就被植入这个企业的基因,它们按照什么逻辑运转,要看这个企业的文化。过去有人总结说, “共军”与“国军”的领导风格不同: 一个是“跟我上”, 一个是“给我上”,所以,一个胜了,一个败了;而且,“共军”虽然有过“叛将”,却从来没有过“叛军”。实际上,其本质的差异就在于:文化不同。尽管国际乳业前20 强均已进入

8、中国市场,但中国乳业的领军企业始终为本土品牌,里面的一大原因,即在于中外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文化适应程度不同。结论三:创造是“软件革命”的最高境界,也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最高阶段。中国企业要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必须分清阶段性。 不能掌握阶段性, 也就不能掌握规律性。通俗地讲,这就如幼儿学步,该爬的时候一定得爬,该走的时候一定得走,该跑的时候一定得跑。 跑尽管是“最终的”,却不见得是“最好的”,尤其不应成为“最早的”, 否则就会“栽跟头”。但对于核心竞争力的诠释, 今天的学界表现出一种重“持”轻“用”的倾向。 比如, 有位学者描述核心竞争力时就曾提出一个“五不论”: 偷不去, 买不来, 拿不走,

9、拆不开, 溜不掉。听起来,大有一劳永逸地拥有“稀世之宝”之势。 另一位学者不以为然:要是持此标准,中国企业都得死掉的确, 垄断是“核心竞争力”题中之义, 但对于“垄断”的判定, 人类从来都是用“当期”的观念 - 当期垄断我们就称其为垄断, 而不会用“未来”的观念- 不会因为“下一刻可能不垄断”就否定当前的垄断。西游记 中铁扇公主最大的看家本领就是用铁扇扇人, 连孙悟空都束手无策, 大概没人否定“铁扇就是铁扇公主的核心竞争力”这一观点。 但铁扇是可以“偷去”的, 能够“拿走”的, 也许“溜掉”的, 不妨“拆开”的, 甚至也是可以“买来”的 - 只要铁扇公主愿意出售。而且后来铁扇公主的确失去了铁扇, 乖乖就擒。寓言是假的, 但道理是真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当期性” - 只要这一秒铁扇还在铁扇公主手中, 就构成她的核心竞争力; 只要下一秒铁扇易手他人,就不再构成她的核心竞争力。人可以死去,技术可以老化,知识可以共享,行为可以模仿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承认核心竞争力的“可变性”, 就不能不承认核心竞争力的相对性、 即时性、 当期性 - 即“现在时”观点,而不是“将来时”观点。检测个人历史有个标准:当时正确的就是正确的。这句话也可以用到检测核心竞争力上:当时核心的就是核心的。 (作者系蒙牛集团总裁新闻助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工业自动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