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疗工作人员招考聘用61人模拟卷(第11期)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8595702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129 大小:12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疗工作人员招考聘用61人模拟卷(第11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疗工作人员招考聘用61人模拟卷(第11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疗工作人员招考聘用61人模拟卷(第11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疗工作人员招考聘用61人模拟卷(第11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疗工作人员招考聘用61人模拟卷(第11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疗工作人员招考聘用61人模拟卷(第11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疗工作人员招考聘用61人模拟卷(第11期)(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疗工作人员招考聘用61人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姓名:_ 学号:_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公文写作总分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当总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应为_。A: 正B: 负C: 零D: 不能确定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只有边际效益为零时总效用才到达最大值。故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越出一国和地区范围而相互联系、密切结合的趋势是_。A: 资本国际化B: 经济全球化C: 经济一体化D: 地区集团化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各

2、地区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 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一公司销售部有4名区域销售经理,每人负责的区域数相同,每个区域都正好有两名销售经理负责,而任意两名销售经理负责的区域只有1个相同。问这4名销售经理总共负责多少个区域的业务?_A: 12B: 8C: 6D: 4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容斥原理问题解析由题意,每个区域正好有两名销售经理负责,可知2个经理一组对应一个区域;而根据,任意两名销售经理负责的区域只有1个相同,可知2个经理一组仅对应一个区域。由此两条可知,区域数其相当

3、于从4个经理中任选2个有多少种组合,一种组合就对应一个区域,故共有6个区域。因此正确答案为C。本题所属考点-数学运算4.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主要措施是_A: 大力开发近海捕捞业B: 大规模开采海底矿产资源C: 禁止开发海底石油资源D: 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防止海洋污染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1)我国的近海渔业面临着资源衰竭的局面,不应再大力开发,故A错误;(2)我国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不应再大规模开采海底资源,而可以有节制的开采,并加强防护措施,故B、C错误;(3)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禁止过度捕捞海洋海洋资源,防止海洋污染,故D正确.5.下列实例中,能起到减少摩擦作用的是

4、_。A: 自行车轮胎上凹凸的花纹B: 用橡胶制作自行车闸皮C: 自行车轴承中的滚珠D: 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滚动代替滑动,可有效减小摩擦。ABD都是增加摩擦,只有C是减小摩擦。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某甲向银行取款时,银行工作人员因点钞失误多付给1万元,甲以这1万元作本钱经商,获利5千元,其中2千元为其劳务管理费用成本。一个月后银行发现了多付款的事实,要求甲退回,甲不同意。下列有关该案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_A: 甲无需返还,因系银行自身失误所致B: 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C: 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同时还应返还1个月的利息

5、D: 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同时还应返还1个月的利息及3000元利润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或合同上的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到损失的事实。债务人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本题中银行工作人员因点钞失误多付给某甲1万元,构成不当得利。甲作为债务人应返还原物1万元和原物1万元所生的1个月的利息。故可排除选项A、B、D。本题所属考点-民法7.皮革厂的资本家购买皮革是作为_。A: 流动资本B: 固定资本C: 可变资本D: 剩余资本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流动资本指生产资本中用于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资料和用于购买劳

6、动力的部分。皮革厂购买皮革属于购买原料,属于流动资本。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_。A: 民法B: 刑法C: 宪法D: 行政法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我国法律的渊源包括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而民法、刑法和行政法是基本法律的范畴。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下列语句与出处对应错误的是_A: 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B: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韩非子C: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D: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是出自韩非子,而是选自论

7、语为政,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原句是-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由:孔子的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A、C、D三项都是正确的。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_A: 法律B: 行政法规C: 地方性法规D: 规章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行政诉讼法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

8、的规章。11.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及年终的决算中,人们把_视为一种理想的财政平衡的标志。A: 结余B: 略有赤字C: 略有结余D: 财政收支平衡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C【解析】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及年终的决算中,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可能出现的只是两种情况:或是结余,或是赤字。在出现结余的情况下,有一个结余数量大小的区别。如果结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不利的。因此。人们自然就会把略有结余视为一种理想的财政平衡的标志。所以,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结余。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下列行政处罚措施中,只

9、能由法律设定的是_。A: 罚款B: 没收违法所得C: 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D: 行政拘留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根据行政处罚法第9条的规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因此,行政拘留作为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种类,只能由法律进行设定。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_。A: 六个月B: 三个月C: 一年D: 二年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公务员法第32条规定:“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不合格的,取消录用。”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认为“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观点是_

10、。A: 揭示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受规律的制约的正确观点B: 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的错误观点C: 强调了客观规律下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正确观点D: 否认了人的主体自觉能动性的错误观点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认为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就是承认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以实现的,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正确的。但“成事在天”即把办成事情的原因、决定因素归结为外在于人的天意,认为历史活动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的,这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人的努力在事情成败中的作用,同时也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从而陷人了唯心史观和宿命论。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

11、-题库原题15.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会议是:_A: 八七会议B: 遵义会议C: 中共三大D: 中共六大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第一次在没有共产国际的干预下独立解决自己的军事和组织问题,是党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新起点,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A项“八七会议”、C项“中共三大”、D项“中共六大”,都有共产国际的代表参加,不符合题目要求,故不选。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下列关于行政决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A: 决策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

12、一步是评估方案,作出决策B: 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前提C: 行政决策是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中心环节D: 在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之间,领导者往往更应集中精力作好非程序化决策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行政决策民主化是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在目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中,人类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食物链上的成员,而是在制造甚至控制着食物链,并对自然生态系统施加前所未有的影响。原子武器、转基因技术的滥用,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生命系统毁灭,追求享乐的消费模式所制造的垃圾将覆盖整个星球。并透支

13、了子孙后代的地下资源、空间资源甚至太空资源。日益升温的地球,已为人类引以自豪的技术文明敲响了警钟。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A: 地球升温与人类活动有关,必须引起重视B: 人类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C: 人类对自然进行着前所未有的破坏,必然深受其害D: 技术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文段主要描述了人类只关注物质文明和技术文明,对生态环境不加重视,最终会导致地球生命系统毁灭。意在说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而生态文明强调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B表述与之相符。故正确答案为B。18.宪法存在的最终价值指向

14、_。A: 统治阶级的意志B: 国家的利益C: 全社会的利益D: 公民的基本权利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宪法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故D项正确。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9.一名事业单位职工1978年参加工作时月工资总额是49.5元,2012年其年工资是1978年的112倍且每月还多11元,改革开放以来这名职工月工资增加了多少元?_A: 5050B: 5505.5C: 5545D: 5555.5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和差倍比问题解析改革开放以来该职工月工资增长量是1978年工资的111倍还多11元,也即:49.5111+11=49.5111+11=5505.5元,故正确答案为B。20.只要各国人民戮力同心,同舟共济,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