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十三五”药用植物学第五章知识点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7.58KB
约6页
文档ID:478583556
“十三五”药用植物学第五章知识点_第1页
1/6

第五章 叶◊叶一般为绿色扁平体,含有大量叶绿体,具有向光性◊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和蒸腾作用的重要器官第一节 叶的形成和形态一、 叶的形成1、 叶的发生 叶由叶原基生长分化而来这种发源发育方式称为外起源2、 叶的生长 由叶原基发育成叶的过程包括顶端生长、边缘生长和居间生长 三阶段叶原基形成后,首先进行顶端生长,不断伸长,成为圆柱状的结构,称 为叶轴叶轴是尚未分化的叶柄和叶片具有托叶的植物,叶原基上部形成叶轴;叶原基基部细胞分裂较上部快,且 发育较早,分化成托叶,包围着上部叶轴,起到保护作用没有进行边缘生长的叶轴部分分化为叶柄,当幼叶叶片展开时叶柄才随之迅 速伸长二、 叶的组成典型的叶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一) 叶片 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一般为绿色而薄的扁平体,有上表面(腹面)和下表面(背面)之分叶片的顶端称为叶端或叶尖,基部称为叶基,周边称叶缘,叶内分布着叶脉 叶脉是叶片中的维管束,起着输导和支持作用(二) 叶柄 叶柄是茎与叶片的连接部位一般为圆柱形、半圆柱形或稍扁平,上表面多有沟槽有的植物叶柄基部具膨大的关节,称为叶枕,能调节叶片的位置和休眠运动 有些植物的叶柄基部或全部扩大成鞘状,部分或全部包裹着茎秆,称为叶鞘, 如白芷、小茴香等伞形科植物。

禾本科植物的叶鞘由相当于叶柄的部位扩大形成,有保护茎的居间生长、加 强茎的支持作用及保护叶腋内幼芽的功能,如小麦、水稻等禾本科植物的叶鞘与叶片连接处还有膜状的突起物,称为叶舌,能够使叶片向外弯曲,使叶片更多 地接受阳光,同时可以防止水分、病虫害进入叶鞘有些禾本科植物的叶鞘与叶 片连接处的边缘部分形成突起,称为叶耳叶舌、叶耳的有无、大小及形状,常 作为识别禾本科植物的依据之一有些植物的叶不具叶柄,叶片基部包围在茎上,称为抱茎叶,如苦荬菜;若 无柄叶的基部或对生无柄叶的基部彼此愈合,被茎所贯穿,称贯穿叶或穿茎叶, 如元宝草三) 托叶 托叶是叶柄基部的附属物,常成对生于叶柄基部的两侧 托叶的有无、形态是鉴定药用植物的依据之一凡具备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称完全叶,如桃、天竺葵 缺少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称不完全叶,如女贞、樟树的叶无托叶三、 叶的形状叶的形状通常是指叶片的形状若要比较准确地描述叶的形状应该首先描述 吐片的全形,然后分别描述叶的尖端,叶的基部、叶缘的形状和叶脉的分布等各 部分的形态特征一) 叶片的全形叶片的形状主要是根据叶片的 长度和宽度的比例以及最宽部分的位置 来确 定1HHUHK 1般K矗■▼!1恥遐社亶M的中■■♦,恤,ftFpiy^4在描述时也常在前使用“广”“长”“倒”等字样放在前面(二) 叶端叶片的尖端简称叶端或叶尖。

常见的形状有尾尖、渐尖、钝形、微凹、微缺、 倒心形、截形、芒尖等三) 叶基叶片的基部简称叶基常见的形状有钝形、心形、楔形、耳形、渐狭、歪斜、 抱茎、穿基等四) 叶缘 叶片的边缘称叶缘叶片生长时,叶片的边缘生长若以均一的速度进行,则叶缘平整,出现全缘叶;如果边缘生长速度不均,有的部位生长较快,而有的部 位生长较缓慢或很早停止生长,则使叶缘不平整,出现各种不同的形态,常见的 有全缘、波状、牙齿状、锯齿状、重锯齿状、圆齿状等五) 叶脉和脉序叶脉即叶片中的维管束,有输导和支持作用其中最大的叶脉称为主脉或中 脉,主脉的分枝称为侧脉,侧脉的分枝称为细脉叶脉在叶片中的分布及排列形 式称为脉序,可分为分叉脉序、平行脉序和网状脉序三种主要类型1•分叉脉序每条叶脉呈多级二叉状分枝,是比较原始的一种脉序,在蕨 类植物及裸子植物中普遍存在,在种子植物中少见,如银杏叶2. 网状脉序 具有明显的主脉,经多级分枝后,最小细脉相互连接形成网 状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具有网状脉序其中有一条明显的主脉,两侧分出许多侧脉,侧脉间又多次分出细脉交织成 网状,称羽状网脉,如桂花、桃等有的由叶基分出多条较粗大的叶脉,呈辐射状伸向叶缘,再多级分枝形成网 状,称掌状网脉,如南瓜、蓖麻、萝摩等。

少数单子叶植物也具有网状脉序,如薯蓣、天南星,但其叶脉末梢大多数是 连接的,没有游离的脉梢此点有别于双子叶植物的网状脉序3•平行脉序叶脉多不分枝,各条叶脉近似于平行分布大多数单子叶植 物具有平行脉其中主脉和侧脉自叶片基部平行伸出直到尖端者,称直出平行脉,如谈竹叶、 麦冬等有的主脉明显,其两侧有许多平行排列的侧脉与主脉垂直,称横出平行脉, 如芭焦等有的各条叶脉均自基部以辐射状态伸出,称射出平行脉,如圆叶轴榈 有些植物的叶脉从叶片基部直达叶尖,中部弯曲星弧形,称弧形脉,如车前 黄精、紫萼等六) 叶片的质地常见的有膜质,叶片薄而半透明,如半夏,有的膜质叶千薄而脆,不呈绿色,称千膜质,如麻黄;草质,叶片薄而柔软,如薄荷、商陆、藿香等;革质,叶片厚而较强韧,略似皮革,如枇杷、山茶、夹竹桃等; 肉质,叶片肥厚多汁,如芦荟、马齿苋、红景天等七) 叶的表面附属物 叶和其他器官一样,表面常有附属物而呈各种表面形态特征四、 叶片的分裂、单叶和复叶(一) 叶片的分裂 植物的叶片常是全缘或仅叶缘具齿或细小缺刻,但有些植物的叶片叶缘缺刻深而大,形成分裂状态,常见的叶片分裂有羽状分裂、掌状分裂和三出分裂3种 依据叶片裂隙的深浅不同,又可分为浅裂(叶裂深度不超过或接近时片宽度的四分 之一)、深裂(超过叶片宽度的四分之一,但不超过叶片宽度的二分之一)、全裂(叶 裂几乎达到叶的主脉基部或两侧)。

二) 单叶和复叶 植物的叶有单叶和复叶两类,是植物类群的鉴别依据之一1. 单叶 1 个叶柄上只生 1枚叶片,称单叶,如厚朴、女贞、樟树等2. 复叶 1个叶柄上生有2枚或2枚以上叶片,称复叶,如五加、白扁豆等复叶的叶柄称总叶柄,总柄以上着生叶片的轴状部分称叶轴, 复叶上的每片叶称小叶, 其叶柄称小叶柄按%; l -i :: :;•丨田f ii|轴匕播列的方式不同虚叶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府1...,..和」.| 羽默三出缸叶;琐生小叶盛辆*CO --U复叶;"■轴上舟•片小叶 I剖学状三出羞叶:顶生小叶无柄.⑵学狀宜叶M轴短缩+顶端着生二片以上小叶.fl)单C奇}数羽狀复叶1叶轴顶端具一片小叶*门)羽状复叶:叶轴挖,小叶片在叶轴2)双(偶>MM叶:叶轴顶端具两片小叶* 二回疵坯叶’叶轴柞-师状斓U 尊 .4}三回羽狀亘叶:叶轴柞两机羽状分战・⑷单身复叶;叶紬顶端具一片发达小叶,两侧有虬顶生小叶与叶轴谨讓处有一个阻 显的关节°(5)具劇叶的小枝条和羽状宜叶之间有时易混精,二若的区别主要是叶軸和小战的风 别(表3-14)及全裂叶和貝叶的区別〔表3-吒此五、叶序叶在茎枝上排列的次序或方式称叶序常见的几种叶序有下列几种1.互生 指在茎枝的每个节上只生 1 枚叶,各叶交互而生,常沿茎枝作螺旋 状排列,如桑、桃等的叶序。

2.对生 指在茎枝的每个节上相对着生 2 枚叶3. 轮生 指每个节上轮生 3 枚或 3 枚以上的叶,如轮叶沙参等的叶序4. 簇生 指 2 枚或 2 枚以上的叶着生在短枝上成簇状,如银杏的叶序有些 植物的基极为缩短,节间不明显,其叶似从根上长出,称基生叶,基生叶常集生而 成莲座状,称莲座状叶丛,如浦公英、车前等六、 异形叶性及叶的变态(一) 异形叶性 每种植物的叶具有一定的形状,但有的植物在同一株上却有不同形状的叶,这种现象称为异形叶性异形叶性的发生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由于植株发育年龄的不同,所形成的叶型各异,如人参 另一种是由于外界环境影响,引起叶的形态变化三) 叶的变态1. 苞片 生于花序中或花序基部的变态叶,称苞片;围于花序基部1至多层的苞片合称为总苞,总苞中的各个苞片称总苞片; 花序中每朵小花的花柄上或花的花萼下较小的苞片称小苞片 总苞的形状和轮数的多少常为种、属的鉴别特征,天南星科植物的花序外面常围有一片大型的总苞片,称佛焰苞2. 鳞叶 叶特化或退化成鳞片状,称鳞片或鳞叶可分为膜质和肉质两种:膜质鳞叶菲薄,一般不呈绿色,如姜的根状茎和荸荠 球茎上的鳞叶;肉质鳞叶肥厚,能贮藏营养物质,如百合、洋葱等鳞茎上的肥厚 鳞叶。

3. 刺状叶 刺状叶又叫叶刺,即叶片或托叶变态成坚硬的刺4. 叶卷须 指叶的全部或一部分变为卷须,借以攀援其他物体,如豌豆的卷 须是由羽状复叶先端的小叶片变成的5. 捕虫叶 指食虫植物的叶,叶片形成囊状、盘状或瓶状等捕虫结构,当昆 虫触及时能立即自动闭合将昆虫捕获,后被腺毛或腺体内的消化液所消化,如捕 蝇草、猪笼草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