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史地教学课例与思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8581425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史地教学课例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史地教学课例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史地教学课例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史地教学课例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史地教学课例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史地教学课例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史地教学课例与思考(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 品德与社会课中史地教学课例与思考小学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地理部分内容的教学,是我们区农村品德课教师普遍认为的一个教学难点。特别是最近两年来教材不断地变换情况下,这个难点表现的更加突出。为此,我们专门下乡到各镇一些学校作了一些走访;另一方面利用开会时间和部分老师进行了交流,了解的情况。还有的老师直接给我们打电话反映的一些情况。大家最集中的问题一是教学内容丰富(太多),老师难以驾驭。二是教学中出现的诸多知识性问题、各种非预设问题以及教学评价问题等,对我们区特别是农村品德课兼职教师的知识面和教学技能都形成了挑战。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中史地教学的有效性,结合对课程标准

2、的学习,把自己的一些思考或者说是想法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也想听听大家好做法和好建议。一、存在问题(困惑)。我认为品德课教学“难”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品德课教师普遍认为品德与社会的教材中的历史、地理部分涉及的内容广、话题散、知识点多、散、小、没有体系,没有完整脉络和情节,(以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都有中心,围绕这中心用一个故事说明道理,指导学生行为,就是说你叫学生去怎么做)老师们不知道怎样讲?所以教学的时候以教材提供的内容为主,见图讲图,见字读字。在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上依然是“教”教材。对课程、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出现把品德与社会课就某一个知识点变成支离破碎的历史课、地理课讲座或说教的

3、思想品德课的现象。2、课本上提供的东西不多,现成的教学资料少,教学资源匮乏,没有多少东西拿来就可以“讲” ,课程资源的意识不够;另一方面,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认为教师才是的主体,从而在课程资源开发的手段和渠道上都过于单一,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感觉时间、精力不够,出现辛苦收集的资料内容过于单一、数量相对少、还可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教学活动中不能引发学生兴趣使获得体验和感悟,教学效益低下,从而挫伤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3、在课堂教学的方式上,有的教师认为历史、地理部分的内容知识性强,定性的内容多,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教学活动就是讲解“历史故事”“地理知识”,学生的参与学习的方式主要还是

4、“听讲式”“记忆式”的现象,学生学习主体性和品德与社会学科活动性没有体现出来。出现费时、费力、但教学效益低下,多次重复之后,教学就出现学生没有激情,教师倦怠的现象的不良循环。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些(现状)呢?二、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1、课程性质品德课程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综合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是这样界定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

5、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

6、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

7、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3、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

8、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

9、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

10、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课程的总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

11、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小学德育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本线索,涵盖了社会环境(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活动(日常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等活动)、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规范、规则、法律、制度等),真正实现了全面的综合。如果撇开这些理论表述而从教学内容来看,对一线教师来说,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增加了历史和地理教育的内容。 以回归生活为基本理念的德育课程恢复了自身应有的魅力,现

12、已经为最受儿童喜欢的课程之一。但实验到了五六年级后,历史和地理教育的内容出现了,教师和学生开始普遍觉得课程离生活远了,教与学上的困难越来越多。因此,新德育课程中的历史和地理教学成了德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关节点。 困难是多方面的,对教师而言,很多教师在师范教育阶段没有系统地学过历史,缺乏历史知识储备和历史教学技能。对学生而言,由于小学阶段的历史学习不是孤立的,而是融入德育课程之中、为品德发展服务的,是“散点式”的历史学习,缺乏历史学习的系统性,学生常常感到太突然。同时,由于历史的久远,与生活的联系较弱,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内容离生活太远。三、教学建议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本课程

13、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教师的角色和任务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教学活动指导的注意点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

14、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教案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

15、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活动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 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