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试卷B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8572750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专语文试卷B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专语文试卷B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专语文试卷B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专语文试卷B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专语文试卷B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专语文试卷B》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专语文试卷B(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班级_姓名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得分评卷人一、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每题1分,共20分)梦魇( ) 残羹冷炙( )孱头( ) 国粹( )悭吝( )( ) 妍媸毕露( )拗开( ) 瘐毙( )丛冢( ) 凫水( )自惭形秽( )(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蓊蓊郁郁( ) 袅娜( )( )倩影( ) 浚理( ) 崔嵬( )( ) 崚嶒( )( ) 虬龙( ) 芊芊莽莽( )逶迤( )( ) 峥嵘( )( ) 桀骜( )( ) 喋血( )殒身不恤( ) 睚眦( )( ) 得分评卷人二、单选题 (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

2、各组词语中,全都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一鼓作气 相形见拙 童心未泯 礼上往来B 走投无路 哗众取宠 消足适履 意正词严C 川流不息 溶汇贯通 交头结耳 归根结蒂D 淋漓尽致 否极泰来 天之娇子 响遏行云2、下列四组词语中,字写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叨念 叨姑 叼走 唠叨B 空暇 余暇 微瑕 瑕疵C 弯屈 委屈 歪曲 曲折D 溶液 溶炉 熔化 消熔 3、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思忖 赋予 人才倍出 食不果腹B 装潢 向往 原形毕露 以逸代劳C 副射 谜团 欲盖迩彰 察言观色D 臆测 奥秘 剑拔弩张 以德报怨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勘察 市脍 长吁

3、短叹 百折不挠B 涵义 梗概 建言献策 妙手偶得C 荡涤 契机 摩肩接踵 别出心裁D 朗颂 惟恐 头昏脑胀 贻害无穷5、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大自然是多情的南归的燕子带来春的柔情,翻滚的麦浪携( )来夏的炽烈, 飒飒的清风送来秋的爽朗,纷飞的白雪飘来冬的欢畅于是,草长( )莺飞问, 鸟啼虫鸣间,山 lun( )苍松间,我们用心聆听天li( )。 Ax chng 栾 籁 Bxi zhng 峦 籁 Cx chng 峦 赖 Dxi zhng 栾 赖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天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B做学问

4、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丁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 D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 7、与“竹深村路远”构成对偶的一项是( ) A月照窗前竹 B白鹭忽飞来 C聊寄一枝春 D月出钓船稀 8、下列词语书写的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诚肯 沐浴 谈笑风声 星罗棋布B 别致 羽翼 生灵涂炭 杀身成人C 奢侈 负疚 熟视无睹 赴汤蹈火D 烜赫 缥缈 别树一帜 危如累卵9、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地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映热列。B 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C 我们都迫不

5、急待地想知道,究竟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D 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10、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句是( )A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B 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C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D 可爱的小花猫在我的稿纸上画下了一朵朵小梅花。11、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2)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3)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4)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A 反复 对偶 设问 拟人B 反复 对偶 反问 拟人C 拟人 排比 反问 比喻D 拟人 排比 设问 比

6、喻12、下列各句,使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 春天繁花开遍峡谷,夏天果实压满山腰。B 山峦爽朗,湖水清静,日里披满阳光,夜里缀满星辰。C 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D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13、对下列古诗句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把无形的“愁”比作有形的东流“水”,具体生动地表现了愁苦之多。B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用“黄花”借代“菊花”,突出了菊花的颜色特征,且表达含蓄。C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萤。 说“春风”能“语”,赋予物以人的动作,生动而别有情趣。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通过“

7、轻舟”过“万重山”之快,强调猿啼声之长,感情强烈。14、下列各句中比喻不恰当的一句是( )A 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B 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C 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D 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15、作者写“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些话的用意是( )A 说明人不是天生就懂得道理,所以必须从师学习。B 说明“师”与“惑”的关系;解惑必须从师,无师不能解惑,严正批判了上层“士

8、大夫”之族宣扬的先知论。C 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批判了上层“士大夫”之族的先知先觉论。D 说明了从师学习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批判了上层“士大夫”之族以从师为耻的风气。得分评卷人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8题 (每题2分,共6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奥馆三个部分组成。地区馆和港奥馆将为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奥地区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及城市变迁。中国馆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形像,让世界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中国国家馆是世博区内最重要的场馆项目之一,是本届世博会主办国设计建造并永久保留的国家展馆。国家馆将作为中国馆的一部分,位于世博区的核心地

9、段,处于南北、东西轴线交汇处。世博会期间,中国国家馆的展示设计将充分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展示核心内容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从中国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出发,展现出一幅伟大的城市文明图。中国国家馆还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元素斗拱。16字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故宫红”。中国馆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世博会的主题,也考虑到环保的问题。作为上海世博会的“绿色地标”中国馆在古典大气的外部造型下,隐藏着许多环保新技术,而这些新技术都是以“节能”二字为核心要求的。国家馆的造型层叠

10、出挑,在夏季,上层形成对下层的自然遮阳,就可以减少降温所需的能耗。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动式节能技术为地区馆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通风。地区 馆屋顶“中国馆园”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有效实现隔热。中国馆的制冰技术的运用将大地降低用电负荷,建筑的节能系统将使能耗比传统模式降低%以上。中国馆不采用了许多太阳能技术。中国馆的顶部和外墙上会装有太阳能电池,以确保提供强大的能源,有望实现中国馆用电全部自给。在景观设计层面,加入循环自洁要素。在国家馆屋顶上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利用天然的雨水进行绿化浇灌和道路冲洗。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小规模的人工湿地

11、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城市局部环境提供了生态化的景观。世博会后,中国国家馆将作为中华历史文艺术展示基地。中国地区馆将,转型为标准展览场馆,与周边的主题馆、星级酒店、世博中心、世博轴和演艺中心共同打造以会议、活动和住宿为主题的现代化服务业聚集区。1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中国国家馆是2010上海世博会最重要的场馆项目,位于世博园区的核心地段。B中国国家馆的构思主题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斗拱,主色调为“故宫红”C中国国家馆作为“绿色地标”不仅要体现世博会的主题,而且还要考虑到环保的问题。D中国国家馆世博会后将转型为标准展览馆,作为中华历史文化艺术的展示基地。17、根

12、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或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国家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设计建造并永久保留的国家展馆,地区馆和港奥台馆世博会后将不再保留。B中国馆以“节能”为核心要求,制冰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用电负荷,节能系统将比传统节能模式降低能耗25%以上。C中国馆层叠出挑的造型能够减少夏季降温所需的能耗;地区馆屋顶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实现完全隔热。D地区馆引入人工湿地技术,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以不需要大量用地为前提,为城市环境提供生态文化景观。18、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 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中国国家馆被称为“东方之冠”,“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B 国家馆位于世博园核心地段,南北、东西线轴交汇处,体现了中国作为东道主的特殊地位,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正中为大的思想。C 中国国家馆主要展示的是城市变迁,而地区馆则以展示各民族风采为主.D 中国馆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世博的主题,也考虑到了环保,说明了中国作为东方大国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形势。得分评卷人四、古文翻译 (每题10分,共30分)1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