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海岛调查技术规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8568722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海岛调查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海岛调查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海岛调查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海岛调查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海岛调查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海岛调查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海岛调查技术规程(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海岛调查技术规程发布时间:2011-01-1010:55浏览次数:45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二00四年八月前言“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以下简称908专项,是国家批准得重大海洋专项。开展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是我国“实施海洋开发”战略的基础性工怍。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发生着错综复杂的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又对近海区域如海岸带、海岛等的变迁、气候、生态生物、社会人文、经济发展乃至军事设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只有准确、可靠、系统地获取海洋调查数据,才能把浩瀚、奥秘的海洋和对近海区域的影响“数字化“和“透明化”,从而对海洋环境做出科学、合理、准确地评价,为

2、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减灾防灾、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和信息依据。因此,国家批准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908专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保证调查任务的顺利实施,获取高质量的调查资料,根据我国已有的规范和技术标准,结合专项目标、总体实施方案与海岛调查的特点,编写了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海岛调查技术规程,是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技术规程的第十一个分技术规程。它在海岛调查的方案设计、外业调查、室内分析、成果管理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以使调查路线、方法、成果达到统一、易行、实用和先进的要求。要求与总则和相关分技术规程配套使用。

3、1范围本技术规程规定了海岛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基本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的海岛专题调查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l59181995海洋学综合术语GBT159191995海洋学术语:海洋生物学GBTl59201995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GBTl59251995海洋学术语:海洋化学GBTl81902000海洋学术语:海洋地质学GB12763海洋调查规范GB1289819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75011998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GBTl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HT700119991:5000、1:10000、1:25000海

4、岸带地形图测绘规范GB123191998中国海图图式GB1737821998海洋监测规范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GBl737831998海洋监测规范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GBl737851998海洋监测规范沉积物分析GBTl49141994海滨观测规范GB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GB102021988海岸带综合地质勘查规范GBTl41581993l:5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GB95819891:5万区域地质图图例DZT019019971:5万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范CBTl39891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l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SL219

5、1998水环境监测规范NYT3952000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国家环境保护局,2003,全国湿地调查技术及操作规程国家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国家气象局,全国地面基本气候资料统计方法3术语和定义3.1海岛散布于海洋中面积不小于500m2的陆地(高潮线以上),又称屿或岛屿。3.2礁海洋中隐现水面、面积小于500m2的岩石。高潮时露出水面者称明礁;高潮时不露出水面、低潮时露出水面者称为干出礁;从未露出海面者称暗礁。33陆连岛以连岛坝(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的)和大陆相连的岛屿。34沙洲低潮时露出水面、高潮时被淹没(或大部分被淹没)的砂体,称为沙洲。35泻湖由沙坝、沙嘴或珊瑚礁与海洋隔开的封闭或半

6、封闭的浅海水域。36湿地滨海湿地是指沿海岸线分布的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滨海浅水区域到陆域受海洋影响的过饱和低地的一片区域。本规程系指挡潮海岸线以下滨海浅水区有植被生长的沼泽湿地。37海岸线海陆分界线,在我国系指多年平均大潮高潮位时海陆分界的痕迹线(包括自由纳潮水域,如半封闭泻湖、海湾、水道、港池等)。38挡潮海岸线能阻挡海水侵入的天然和人工界线。39自然海岸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海岸线。310人工海岸由人工构筑物构成的海岸线(潮间带发育不佳)。311河海界线海水沿河道入侵的上限(多年平均大潮时的咸淡水交界或潮流界)。312海涂(滩涂)理论深度基面至挡潮海岸线之间的区域。313潮上带平均大潮高潮位

7、以上至挡潮海岸线之间的区域。314潮间带平均大潮高潮位到平均大潮低潮位之间的区域。315潮下带平均大潮低潮位以下向海延伸至破波带外界之间的区域。4调查范围与方式海岛调查范围为我国沿岸海岛潮间带以上区域,包括台湾岛、海南岛、香港、澳门及南海诸岛(其中,台湾与南海诸岛以遥感探测为主)。41居民海岛调查范围以我国第一次(1988年1995年)海岛调查时确认的433个有居民海岛为对象,包括陆连岛和近年来居民已迁出的岛。42一般性无居民海岛调查范围在最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资料初步解译的基础上,调访有关部门并结合历史资料、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开发保护规划,选取其中植被覆盖好、自然保护区、有重要开发或保护价值的

8、海岛,以及远离岛群的孤岛,一般面积大于500m2(有重要意义的岛屿除外)。总数为2000个。43专项性无居民海岛调查范围国家公布的我国领海基点及相邻的岛礁,界河河口岛礁(沙洲)(鸭绿江和北仑河口),以及领海基点附近可能成陆的沙洲(如苏北外磕脚附近)。总数约l00个。44调查方式以上范围的调查工作,由现场调查与遥感调查相结合,遥感调查任务由国家海洋局另行安排,并及时将遥感数据与信息提取成果提供海岛调查使用。5海岛岸线调查51调查内容a)海岛数量、位置、类型、面积及分布;b)海岛岸线类型(海岸线类型按物质组成主要划分为:自然海岸(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人工海岸。可根据区域特点,对海岸

9、线类型进一步细分。岸线类型见附录A)、长度及分布;岸线变迁过程等;C)海岸线特征点的高精度位置测量。52调查方法与技术要求调查方法以实地勘测(对有居民岛和重要无居民岛)和遥感调查(对所有岛屿)为主,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陆图、海图、地形图资料对比和调访手段,精确测定我国海岛数量、面积、位置、岸线类型与长度、岸线变迁过程等基础数据,进行海岸线现状及历史变迁过程的勘测填图与验证。521资料收集a)不同时相的高分辨率海岛遥感影像;b)1:5万以上不同历史时期和最新版地形图;C)1:5万海岛历史图集;d)沿海海岛岸线变迁调查资料;e)各类海岛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有关资料;f)大地测量成果资料:水准点、三角点等

10、;g)地方志、水利志、城镇、村庄和地物变化、农垦及海塘兴建历史等。522遥感影像预判与解译对不同时相的航空、卫星影像,根据先验知识,建立解译标志,运用地学相关分析方法,对影像进行初步判读解译,给出不同时期的海岸类型分布和变迁过程,并形成初步解译图,供现场调查验证方案设计和踏勘调查参考。523调查路线与观测点布设a)调查路线沿海岸线布设,调查间距原则上平均间距2km,沿程进行观测和DGPS海岸线特征点测量;b)岸线测量点有代表性,能总体反映海岸类型分布和演变特征,并能满足遥感现场验证的需求;C)在变化复杂及有特殊现象的岸段加密控制点测量(地形上的制高点、不同岸线类型交界点、不同沉积物类型及其交界

11、点(面)、特砖地貌类型及其转折处、岸线变化强烈区(大型河口、严重侵蚀或淤积岸段)、不同土壤和植被类型交接处、人为因素对海岸线有特殊影响处等)。524野外填图和调查记录5241观测记录a)观测点应按调查规定编号,准确记录位置并在工作底图上标明;b)观察记录详细,测量数据正确;c)观察记录须注明工作时间、工作期间的天气和海况;d)注意侵蚀与堆积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e)对典型岸段现象绘制素描图、拍摄照片、进行摄像;f)充分利用已有的调查和调访获得的资料,以及航片、卫片资料,并加以分析对比。5242野外填图及基本要求a)海岸线类型分布图;b)海岸线动态变化草图在规定使用的野外工作用图上标明观测点及海岸

12、线类型(包括挡潮海岸线),海岸形态及动态,岸滩冲淤变化,以及实际资料的收集点,如观察点、素描点、照相点等,人工岸线要表明人工岸线的性质、修建时期等;C)野外填图技术要求野外填图的界线分别用实线和虚线代表实测和推测界线;野外填图时,采用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规定的图例符号,必要时可适当增补;在岸线类型分界处应在底图上具体标出;在冲淤变化强烈区域应用具体符号进行标绘;各测点应填入附录A。525调查仪器及技术要求a)在1:5万调查区,现场采用DGPS定位系统,静态定位精度优于5m;b)在l:1万调查区,现采用DGPS定位系统,静态定位精度优于lm;C)遥感探测:岸线特征分析,空间分辩率大于5m(

13、1:5万调查区)和大于1m(1:1万调查区);岸线变迁过程分析,空间分辩率大于30m;d)备有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录音笔、笔记本电脑等,现场进行数字音像记录。526室内分析a)站位校核;b)整理外业记录,照片编号;c)航空、卫星数据的处理、信息提取、面积与岸线量算(见遥感调查技术规程)。5.3资料汇编a)收集的历史资料(影像和报表);b)现场岸线观测原始纪录表;c)海岛岸线特征地物定位测量登记表;d)岸线变迁观测记录表;e)各海岛特征统计表(类型、位置、面积、岸线等);f)海岛类型特征统计表(按特征、地理单元、行政区划等);g)海岛面积特征统计表(按类型、地理单元、行政区划等);h)海岛岸线

14、特征统计表(按类型、地理单元、行政区划等);i)典型海岛岸线影像集及登记表等。54主要成果图件a)海岛岸线类型分布图;b)海岸线变迁图;c)海岸稳定性类型分布图;d)成图比例尺1:50000,图件图式见附录A;e)专题图件编绘要求见附录1;f)专题图图名及分幅要求见附录2。55调查报告海岛岸线调查报告编写大纲:1前言包括任务来源、调查实施单位、调查时间、方法、程序、工作量、主要成果等的简要说明2自然地理概况3海岛数量及分布4海岛面积及分布5海岛岸线及分布6海岛岸线变迁过程61动力条件62现代沉积与人为干预63岸线现代动态7海岛岸线动态变化评价对海岛岸线动态变化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8调查数据统计

15、报表9其它的附图、附表、附件(含参考文献)等报告编写格式应满足附录3的要求。6海岛岸滩地形地貌与冲淤动态调查61调查内容a)典型岸滩地形剖面特征;b)岸滩地貌类型及分布特征;c)各种典型地貌类型形态、动态、成因及其相互关系;d)岸滩冲淤变化特征及其速率;e)人为活动对岸滩的影响等(地貌类型见附录B)。62调查方法与技术要求a)根据典型岸滩地形地貌剖面测量,结合海岸线沿程踏勘和多时相高分辨率地形图、航卫片资料解译进行对比分析;b)地貌观测结合动力、泥沙、沉积、构造、人为活动等资料综合分析;C)查清我国海岛岸滩地形地貌特征、冲淤变化过程与现状,预测海岛岸滩变化趋势。621资料收集a)不同时相的高分辨率海岛遥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