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光学总结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8414031 上传时间:2022-07-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纤光学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光纤光学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光纤光学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光纤光学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光纤光学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纤光学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纤光学总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明:重点放在了二三四章以及第五章前面部分,别的则比较缩略。第一章1. 光纤通信优点宽带宽, 低损耗,保密性好,易铺设2. 光纤介质圆柱光波导,充分约束光波的横向传输(横向没有辐射泄漏) ,纵向实现长距离传输。基本结构:纤芯、包 层、套塑层光波导:约束光波传输的媒介导波光:受到约束的光波光波导三要素: “芯 / 包”结构凸形折 射率分布,n1n2低传输损耗3. 光纤分类通信用 和非通信用4. 单模光纤:只允许一个模式传输的光纤;多模光纤:光纤中允许两个或更多的模式传播。5. 如何改善光纤的传输特性:减少 OH- ,降低损耗;改变芯经和结构参数,色散位移;改变折射率分布, 降低非线性6. 光纤制

2、备工艺预制棒:MCVD OVD VAD PCVD之后为光纤拉丝,套塑,成缆工艺。第二章1. 理论根基2.2. 光纤是一种介质光波导,具有如下特点: 无传导电流; 无自由电荷; 线性各向同性3. 边界条件:在两种介质交界面上电磁场矢量的E(x,y)和H(x,y)切向分量要连续,D与B的法向分量连续:4. 由程函方程推得射线方程,再推得光线总是向折射率高的区域弯曲。5. 光纤波导光波传输特征:在纵向(轴向)以“行波”形式存在,横向以“驻波”形式存在。场分布沿轴向只有相位变化,没有 幅度变化。6. 模式求解波导场方程可得本征解及相应的本征值。通常将本征解定义为“模式” .每一个模式对应于沿光波导轴

3、向传播的一种电磁波;每一个模式对应于某一本征值并满足全部边界条件 ; 模式具有确定的相速群速和横场分 布. 模式是波导结构的固有电磁共振属性的表征。给定的波导中能够存在的模式及其性质是已确定了的 , 外界激励源只能激励起光波导中允许存在的模式而不会改变模式的固有性质关)(X和B及边界条件均由光纤本身决定,与外界激励源无横模光波在传输过程中,在光束横截面上将形成具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稳定分布,这种具有稳定光强分布的电磁波,称为横模。横模(表现在光斑形状)的分布是和光波传输区域的横向(xy面)结构相关的;相长干涉条件:2 nL = K入纵模是与激光腔长度相关的,所以叫做“纵模”,纵模是指频率而言的。根

4、据场的纵向分量Ez和Hz的存在与否,可将模式命名为:横电磁模Ez = Hz= 0;(2) 横电模(TE):Ez= 0, Hz 工 0;横磁模(TM):ezm 0, Hz = 0;混杂模(HE或EH):Ez丰0, Hz丰0。光纤中存在的模式多数为HE(EH )模,有时也出现TE( TM )模。7. 纵向传播常数物理意义:z方向单位长度位相变化率;波矢量k的z-分量b 实际上是等相位面沿 z 轴的变化率;b 数值分立,对应一组导模;不同的导模对应于同一个 b 数值,我们称这些导模是简并的;8. 归一化频率给定光纤中,允许存在的导模由其结构参数所限定。光纤的结构参数可由其归一化频率 征:V值越大,允

5、许存在的导模数就越多。9. 横向传播常数( U、W)10. 相速度,群速度11 群延时与色散群延时:光脉冲行经单位长度距离所需时间。色散:不同模式之间会产生不同的群延时,这种群延时引起的脉冲展宽第三章1. 子午平面:与纤轴相交且与纤壁垂直的平面。子午光线:在子午平面上传输的光线。偏斜光线:与纤轴既 不相交又不限于单一平面之内的光线。2. 数值孔径:定义光纤数值孔径NA为入射媒质折射率与最大入射角的正弦值之积,即反映光纤接收光的能力,NA越大,光纤收集光的能力增大,增加了光源与光纤的耦合效率。应注意,光纤的数值孔径只决定于光纤的折射率,而与光纤的几何尺寸无关,这一点和普通的光学系统有所 不同。3

6、. 相对折射率差:4. 光纤的通信容量正比于光纤的传输带宽,或单位长度光纤光脉冲展宽的倒数。5. 结论 1:多模阶跃光纤通信容量并不高 !结论 2: 多模阶跃光纤不适合于传输图像 ! (不聚焦)若考虑偏斜光线的传播,光纤的传输带宽比仅考虑子 午光线时要小6. 光纤是一种介质光波导,具有如下特点: 无传导电流; 无自由电荷; 线性各向同性。7. 光纤模式分类8. TEOm模与TMon在临近截止与远离截止时具有相同的本征值,即两种模式处于简并态;在截止与远离截止之间其本征值并不相同,称为简并击破。9. 模式的截止与远离截止:临近截止: W=0 , 场在包层中不衰减远离截止:Wfa,场在包层中不存在

7、10. 色散曲线结构参数给定的光纤中,模式分布是固定的。可根据本征值方程式利用数值计算得到各导模传播常数B与光纤 归一化频率v值的关系曲线,称之为色散曲线。因此,本征值方程又叫色散方程。11. 弱导光纤光线与纤轴的夹角小;芯区对光场的限制较弱;消逝场在包层中延伸较远。弱导光纤场的特点:HEc +1,m模式与EHc -1,m色散曲线相近;场的横向分量线偏振,且远大于纵向分量;可以在直角坐标系中讨论问题可以得到简化的本征解与本征值方程LP模的简并:当I 0时,每一个LPc m模式有四重简并:径向两种模式:沿x或y方向偏振;角向两种变化:cos I f或 sin I f当i =0时,LPOm模式只有

8、两重简并,即只有径向变化,没有角向变化。LP模偏振态:LPc m模的简并态是以光纤的弱导近似为前提的;实际上,n1和n2不可能相等,因此HEc +1,m模与EHc -1,m模的传播常数B不可能绝对相等即两者的相速 并不完全相同;随着电磁波的向前传播 , 场将沿 z 轴作线偏振波椭圆偏振波园偏振波椭园偏振波线偏振波的周期性变 化;LP01 是光纤基模。模式的截止与远离截止 :远离截止:Wfa,场在包层中不存在临近截止 : W=0 ,场在包层中不衰减导模远离截止:导模功率几乎全部集中在纤芯中传输。 导模邻近截止:对于低阶模,导模功率几乎全部在包层之中传输;对于高阶模(i 1),仍有相当大一部分功率

9、在纤芯中传输。2m + L相同则纵向传播常数也相同。模式的出射角与主模标号成正比,并与模式群序号p一一对应 ,高阶模出射角大 ,低阶模出射角小第四章 2.3轴向运动特点:相速:Vp =3 / c/恒为常数这说明渐变折射率分布光纤(GIOF )中的光线沿z轴传播的相速度恒定不变,与光线的轴 向夹角B z无关,这是一个与均匀折射率分布光纤(SIOF )完全不同的重要特点(SIOF中 不同角度的光线轴向速度不同)。带宽大于SIOF,为什么5. 光线分类判据6. 平方率分布GIOF:对于近轴子午光线可以很好会聚:自聚焦光纤双曲正割分布GIOF:对于所有子午光线可以很好会聚 :理想分布对于倾斜光线特例(

10、螺旋光线) 很好会聚。7. 简并模平方率光纤中,2m + l相同的导模具有相同的纵向传播常数,即他们是简并的。平方率分布光纤基模场分布为高斯函数,其模场半径W0为基模场的振幅衰减到最大值的1/e时场分布的半宽度。法对于任意折射率分布的光纤 ,不可能通过严格求解波导场方程获得解析解。WKBt基本思想: 导模场分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相位的变化上可以将场解分解为缓慢变化的振幅函数与快速变化的相位函数的 乘积。9. 弱导光纤中存在线偏振模主模式标号: p=2m+l+110. 场的输出特性输出近场图:光纤输出端面光功率沿半径 r 的分布。输出远场图:光纤输出端面足够远 处,光纤输出光功率沿角度的分布。11

11、. 单模光纤的特点: (当光纤中只有一个模式传播时,称之为单模光纤)单模光纤具有极小的色散和极低 的损耗,单模光纤中基模的相位、偏振、振幅等参数对于各种外界物理量( 如磁场、电场、转动、振动、 应力、温度等等)极为敏感。(1) 高斯近似:用高斯近似来描述单模光纤的场。(2 )等效阶跃光纤近似(ESF )寻找一条适当的阶跃型光纤去等效实际的渐变型光纤。而阶跃型光纤的场解 是已知的 , 这样就得到了渐变型光纤的场解。等效阶型光纤参数V和a的选择应使IB 2-3 2 |为最小;12. 单模光纤的双折射LP01 (HE11)包含两个相互正交的偏振模。两个模式的相速并不完全相同。随着电磁波的向前传播,基

12、模场将沿z轴作线偏振波椭圆偏振波园偏振波 椭园偏振波线偏振波的周期性变化。场形变化一周期所行经的z 向距离, 即差拍长度为 :Lb= 2n /Db=IO / B; B=Db/kO (B:光纤双折射参数)光纤中存在三种双折射:线双折射:在x和y方向折射率不同,合成椭圆偏振光园双折射:在左右旋方向折射率不同/引起线偏振面旋 转椭圆双折射 :上述两种情形迭加光纤双折射产生偏振模色散 (PMD)问题:1. 一根空心玻璃管能否传光为什么2. 光纤纤芯变粗时,允许存在的模式数目如何变化3. 光纤中传播的光波有何特征4. 推导波导场方程经历了哪几种分离变量5. 本征方程有什么特点6. 模式是什么7. 如何唯

13、一确定一个模式8. 由射线方程推导光线轨迹,只需要知道什么9. 渐变折射率分布光纤中光线如何传播为什么10. 模场耦合是什么意思1. 为什么光纤要采用“芯包结构”2. “单模光纤”中有几个导模如果要求光纤只传输一个导模, 应如何设计光纤3. 简述波动光学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 . 说明从麦克斯韦方程到波导场方程三次分离变量的理 论依据。4. 波导场方程具有什么样的数学特征5. 模式的内涵是什么在单模光纤中能否激励起LP11模式为什么6. 从射线方程分别定性说明光线在SIOF和GIOF中的轨迹曲线。7. 从广义折射定理说明为什么光线总是向折射率高的区域弯曲。8. 说明光纤数值孔径的物理意义。9. 说

14、明内散焦面、外散焦面和辐射散焦面的物理意义。中子午光线的内、外散焦面半径各是多少1. 子午光线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 推导SIOF数值孔径表达式;GIOF的数值孔径有何不同3. 为什么GIOF又称为折射型”光纤中光线角向运动有何特点光线角向运动速度将取决于光线轨迹到纤轴距离r :在最大的r处光线转动最慢;在最大的 r 处光线转动最快;5. 分别说明约束光线、隧道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6. 分别说明导模、漏模和辐射模的场分布特点7. 简述三种光线与三类模式的对应关系。导模、漏模和辐射模对应于约束光线、隧道光线和折射光线。8. 说明传播常数b有何物理意义。9. 说明V、U W的物理意义。10. 在什

15、么条件下可以唯一确定光纤中的模式1“纵横关系式”有何作用2. 光场分量的哪一个分量总是独立满足波导场方程写出该波导场方程式。中波导场方程具有什么数学特征4. 在SIOF中如何求波导场方程的解5. 写出SIOF中推导本征值方程的主要数学步骤。6. 导模截止与远离截止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写出SIOF中TE01、TE02、TE03在临近截止和远离截止时的本征值。7. 写出SIOF中模式数目与V值的关系式。8. 根据SIOF色散曲线分析,在2二时有那几个模式存在总模式数目是多少并与模式数估算公式的结果比较。 与GIOF中哪个导模数目更多10. 为什么单模条件Vc 只适应于SIOF平方率光纤单模条件Vc是多少1. 弱导光纤中组成线偏振模式的理论依据是什么2. 为什么LPOm模式只有两重简并3. 实际光纤中传播的模式是线偏振模式吗为什么4. 画出LP6,8模式场分布示意图。5. 高阶模式与低阶模式哪个输出角度大6. 画出阶跃分布光纤与平方率分布光纤基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