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教学设计一、二课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8412402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一、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一、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一、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一、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一、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涉世家》教学设计一、二课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涉世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及其历史意义。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3.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教学重点:1.懂得文中实词“为、当、行、次”的意思,虚词“之、以、固”等的用法。2.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省略等语言现象。3.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1.学习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手法,体会细致形象的描写。2.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3.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2、新课: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了严刑酷法。秦二世继位后,大施暴行,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而司马迁却对这次农民起义给予高度的评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二、资料交流: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父司马谈也是著名思想家。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从而受到腐刑。后发愤著书,完成史记。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

3、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共130篇,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部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主要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三、介绍文言文的学习方法:1.读。(读准字音、读通断句)。2.译(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3.理解感悟(把握内容、挖掘内涵)。4.掌握古汉语知识与古文化常识。四、整体感知: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掌握字音和节奏。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握大意。五、新课

4、讲授:1.全班朗读第一段。2.自读自译:辍耕之垄上:辍,停止;之,到、往。若为佣耕:若,你。3.提问理解。陈涉是什么出身?明确:“佣耕”之民,却入世家反秦大业“由涉首事”,“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故入“世家”。正如项羽反秦首功,列入“本纪”一般。他与一般的农民有何不同?明确:这一段从籍贯、身世、志向等方面来介绍陈胜。a.“与人佣耕”,表明陈胜是个被剥削受压迫的穷苦农民;b.“怅恨久之”,说明他对所处的贫困地位不满。c.“苟富贵,毋相忘”,表达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识;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他的远大志向。4.全班朗读第二段“二世元年七月法皆斩”。5.自读自译:闾左:借代

5、贫民;次当行:编在戍边队伍中;会天大雨:会,正逢;度已失期:度,考虑,心里想。6.提问理解:这几行文字告诉了我们哪些事情?明确:一是秦朝徭役繁重,民众苦不堪言;二是秦朝严刑酷法,百姓战战兢兢。这样的高压统治还妄言千秋万代,真如痴人说梦一般。三是陈胜吴广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可谓是拥有造反的本钱了。六、作业布置:熟读课文。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效果不错,课堂上关注了每一个学生,使得人人在读、人人会读、人人争读。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回讲到,九百谪戍之徒,因雨误期,按秦律当斩。此时到了性命攸关之际,正是英雄人物涌出之时。正是这一场大雨,引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轰

6、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大泽乡暴动。二、新课讲授:(一)学生疏通文意,理解大意。(二)分析课文内容:1.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在段中画出句子。明确: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苛重的兵役和残酷的刑罚,“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一次征发就有900人,可见徭役之重;“失期,法皆斩”说明秦朝法律的残酷,从而表明起义是被逼的。2.陈胜、吴广谋划起义的主要策略是什么?明确:先提贤君公子扶苏可以利用,以宗法观念掀起人民反抗秦二世的情绪,并争取人民的支持,分化统治者内部力量;再提深受楚国人民爱戴的名将项燕,以其名义发动起义,具有号召力,又可燃起人民对秦灭楚的复仇火焰。两个策略,反映陈胜对时局的关注和超常的智识。3.陈胜、吴

7、广为谋划起义作了舆论准备,是怎样的?有何作用?明确:陈胜、吴广用“鱼腹藏书”和“篝火狐鸣”制造陈胜要做王的舆论,主要作用是“服众”。4.本段中对人物的刻画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明确:刻画人物以对话为主,运用语言、动作、外貌描写刻画了陈胜、吴广的革命精神和非凡的才干。课堂小结:第2自然段作者交代了起义地点、有利条件等起义背景,又进一步描写陈胜、吴广谋划起义的过程,最后达到了“威众”的目的,显示了陈胜、吴广的智慧,也反映了我国农民起义发动时期的特点。三、作业布置:熟读背诵第二段。板书设计: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非凡抱负 谪戍、失期、法斩 苦秦、扶苏、项燕 洞察时局 卜神问鬼陈涉世家 丹书鱼腹 周密谋划 篝火狐鸣 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勇敢机智 为坛而盟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重在翻译课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积淀和课下注释对课文进行翻译,只是在方法指导上我做的还不是很到位,以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文言词汇的习惯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