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17--24课乐学案-副本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8412336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4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17--24课乐学案-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三上17--24课乐学案-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三上17--24课乐学案-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三上17--24课乐学案-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三上17--24课乐学案-副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上17--24课乐学案-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17--24课乐学案-副本(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乐学案科目语文年级三执教人课题 17、 动物的远游课时安排2课时重点理解课文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激发学生了解动物,探究自然的兴趣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辨”、“规”、“律”、“逆”等12个字,会写“类”、“曾”、“盒”、“较”、“强”、“程”、“陌”等12个字。2、过程与方法:(1)、读课文,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2)、再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3)、精读课文,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动物。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蕴含的爱护动物的思想。1、师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2、许多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可以分辨方向,可以用来保护自己,甚至还超过了人类呢!想去看看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指名读。2、 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3、 动物的远游这篇课文介绍了哪些动物远游的本领?(根据回答贴出动物图片)4、 现在请打开书,快速读课文,看看对于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三、 复习巩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a) 指导书写1、 看看今天要写的生字,说说,最难写的字是哪几个?应该注意什么?2、 老师范写,学生练习,师辅导,强调写字姿势。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请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动物远游的本领二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笔来,默读课文,边读

3、边把文章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介绍动物远游本领的词句画下来。再读课文,想想你为什么画这些句子?师出示表格,学生答后填表,了解不同动物的本领。同学们说的很好,请在小组内表演,展示不同动物的本领。小组派代表上台来表演,进行比赛,看看哪组介绍的动物多?看来同学们对这些动物远游有了很多了解,那能读读吗?表演读:谁能戴上头饰来读?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交给自学方法,然后了解学情,即完成学案情况。分层教学:重点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与他们一起思考。对学习优秀的同学,注意提高要求。合作探究一拓展延伸1小小的蜜蜂,鸟类,三文鱼等这些动物认路的本领确实令人惊诧,你还知道哪些?2上网查询有关动物的知识,办一个关于动物的小报

4、。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展示交流愿意把自己查找的想、资料交流给同学,扩大知识面。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达标检测一、比一比,再组词。 较( ) 伦( ) 司( ) 校( ) 论( ) 饲( )二、我知道动物远游的本领。蜜蜂: 鲈鱼: 燕子: 三、读句子,做题:很多鱼远游的能力比蜜蜂还强。鸟类远游的本领更加惊人。这两句话分别是第三、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它们的作用是( )。课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如( ) 订正评价鼓励 板书设计17、动物的远游蜜蜂 回家从不迷路鲈鱼 有一定季节性和规律性 超越人类鸽子、燕子 认路本领惊人 令人惊讶三文鱼 耐性和毅力 佩服不已夜

5、莺 认路本领 令人诧异课后小记课题18青蛙和蛇课时安排2课时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蛇和小青蛙是对天敌,蛇吃青蛙是其本性,明白在自然界中不能做朋友的动物不止这一对,初步了解一些自然法则。难点理解蛇和小青蛙是一对天敌,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10个字,认识7个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以防万一、彼此羡慕、浑身颤抖、脸色苍白、习俗”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3帮助学生理解小蛇和小青蛙是对天敌,蛇吃青蛙是其本性。明白在自然界中不能做朋友的动物不止这一对。初步了解一些自然法则。2、过程与方法

6、: (1)、读课文,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2)、再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3)、精读课文,品读课文第4、5、6自然段,抓住文中描写青蛙妈妈和蛇妈妈心情变化的关键词,如“惊呆、浑身颤抖、脸色苍白、奇怪、张大嘴巴”,明白青蛙和蛇是天敌,成为朋友是不可能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青蛙和蛇是天敌,成为朋友是不可能的。1、师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 听录音故事。思考:青蛙和蛇能一直在一块玩吗?为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2点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订正读音。3再读

7、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1自由读13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2谁愿意读第2自然段?1) 指名读。2) 评议。引导学生读出小蛇和小青蛙彼此羡慕的感情。3) 齐读这一段。3指名读第3自然段。学生评价。引导学生体会小青蛙和小蛇在一起时快乐的心情。4当小青蛙、小蛇快乐地玩了一天,等待它们的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四复习巩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五指导书写1看看今天要写的生字,和同桌说一说,你觉得最难写的是哪几个字?哪些地方应该注意?2老师师范写田字格。3学生练习。老师巡视辅导。强调写字姿势。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青蛙和蛇(板书)2第一节

8、课大家读了课文,认识了几个生字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二学习课文过渡:当小青蛙和小蛇快乐地玩了一天,等待着它们的又是什么呢?1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互相说说读懂了什么。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紧扣“惊呆、浑身颤抖、脸色苍白”等词语,体会青蛙妈妈的紧张、恐惧、担心和为小青蛙捏把汗以及暗自庆幸的复杂心情。3指导朗读。体会青蛙妈妈的担忧。4指名读。齐读第4自然段。5默读第5自然段。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6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张大嘴巴”一词体会蛇妈妈的惊讶。7指导朗读。体会蛇吃青蛙的本性。指名读。分角色朗读。8齐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小蛇等了一天,为什么小青蛙一直都没有来?谁

9、能告诉大家?9齐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能在一块玩?(指名回答)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交给自学方法,然后了解学情,即完成学案情况。合作探究1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不能在一块玩?2请同学们分别以小青蛙和小蛇的口吻,给对方写一封信,告诉对方不能在一起的原因。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展示交流读信。自己展示时,把内容说清楚;别人展示时,认真倾听并能补充和质疑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达标检测一、选择正确读音。 曾(cn cng)经 饲(s sh)养 路程(chn chng)人类(li ni)二、如果你是那只小青蛙,因为你第二天不能赴约,你想给小蛇写封信,你会写些什么

10、呢?三、讨论交流: 小青蛙和小蛇为什么不能在一块玩?还有哪些动物不能在一块玩? 订正评价鼓励 板书设计 18、青蛙和蛇青蛙 不能成为朋友 蛇 自然法则课后小记课题古诗诵读蜂课时安排1课时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难点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1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情感。2、过程与方法:(1)、读古诗,读准字音,将古诗读通顺。(2)、再读古诗,互相纠正读音。(3)、精读古诗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热爱劳动,从辛勤劳动中就能得到快

11、乐。1、师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深情地齐读课题2、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一、 导语唐代诗人罗隐以蜂为题写了一首诗,赞美了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的品质,那在这一首诗中,还会不会蕴涵着其他的思想感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简介诗人。二、 初读古诗1、 自由读古诗,读完后同桌合作识字。2、 反馈识字情况,了解生字意思。3、 再读古诗,注意把句子读流利。4、 指名读、齐读古诗。三、 学生质疑,初步感悟1、 结合教学挂图、注释,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2、 学生质疑,同学之间互相答疑。师作点拨讲解。(1)“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写出了无论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

12、是景致最美的地方都有它们奔忙的身影。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终日劳作的辛苦。(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诗人以一个问句写出对劳动人民终日劳碌却常被剥削的同情,以及对剥削阶级的愤慨之情。3、 指导朗读。4、 尝试背诵古诗。四、 小结这首诗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这样写比直接接效果会更好。学了这课后,你们也可以将这一表现手法运动到自己的写话中去。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交给学习方法,然后了解学情,即完成学案情况。合作探究1、准确认读1个字。2、借助注释和图画,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13、,在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强调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并指导读好该部分。展示交流1、 1说诗意。2、 2朗读展示指导交流。达标检测一、背诵古诗。二、用古诗词填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诗意。订正评价鼓励板书设计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课后小记课题语文乐园六课时安排6课时重点1、自主识字4个。2、积累与动物有关的词语、成语、名言警句。3、能自主阅读成语故事。难点习作“可爱的小猫”。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自主认读4个字。(2)、能准确认读与动物有关的词语;结合图画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成语的意思,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