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8410529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注意事项:第卷为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桅杆(wi ) 逮捕(di ) 倒胃口( do ) 露马脚(l) 敛声屏气(png ) B、草窠(k ) 沏茶(q) 骁(xio)勇 刹那间(ch )解甲归田(ji ) C、瞥见(pi) 舵手(du) 下载(zi) 拗口令(ni)游目骋怀(chng ) D、偌大(

2、ru) 咀嚼(ju) 信笺(jin) 颤巍巍(chn )提纲挈领(q)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浪费 盘桓 聒噪 水蒸汽 展露头角 风烛残年 B、遐想 雾霭 苍茫 名信片 义愤填膺 唉声叹气 C、执拗 筹划 绿州 舶来品 云销雨济 掎角之势 D、宣泄 部署 凑合 炒鱿鱼 无济于事 谈笑风生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写不下去的情形,这是好事,因为这就 了需要解决的矛盾。 瑞典希望在不修改欧盟条约的情况下化解欧债危机;波兰和意大利则担心,法德的修约建议会加深欧盟内部 ,拉大欧元区和非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距离。 这是一

3、座口字形的大楼,中间有6000平方米的庭院,里面是一片草坪,是理想的集体摄影的场地,也是 的休息场所。 A、暴露 隔阂 寂静 B、暴露 隔阂 幽静 C、显露 隔膜 幽静 D、显露 隔膜 寂静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针对在台湾高调行善引发的争议,陈光标坦然表示:之所以高调,只是希望能推波助澜,激发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 B、这篇文章分析了历次国学热背后潜藏着的怯懦与推诿的群体心理,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惰性与责任缺失,力透纸背,引人深思。 C、朝鲜成功发射通讯卫星的消息如石破天惊,震动了美、日、韩三方政坛,“朝鲜威胁论”又被重新提起。 D、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

4、,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要平抑中国崛起的势头。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今年12月以来,大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对驱散大雾天气起到积极作用。 B、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 C、根据规划,未来5年,我国将至少发射100个左右航天器,包括卫星、飞船、探测器等,绝大多数为我国生产、使用,也有小部分将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D、中国科协召开纪念钱学森诞辰1OO周年大会,通过缅怀钱学

5、森与科协的点滴过往,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继承、学习其科学精神,为中国科技事业发挥力量。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谨防“蚁族”背后社会风险的积聚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形象地称为“蚁族”,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之所以称之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那么,面对越来越多的“蚁族”,社会该如何看待之?从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身上,我们可以明显感知,大学生身价下跌的严重程度,更可以感受大学生群体内心的失落程度。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劳动力过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困扰低学历者的问题,

6、一大批高学历者也加入到失业大军的行列中,并且增长的趋势令人担忧。“蚁族”有可能带来社会风险的积聚。首先,可能带来公众投资教育意愿的降低。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教育远非一种消费行为,在此意义上,上学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满足或效用。相反,“公共和个人用于教育的费用,意在获取生产性存量。这种存量包含在人体中,将来能提供各种服务。”而这些服务对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充分发挥自已的潜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正是以上原因,家庭千方百计地使家庭成员在踏人社会之前能有一个较高层次的学历或学位。但是,“蚁族”的出现,似乎走到了一个相反的方向。其次,“蚁族”是个与流动、社会地位、声望密切相关的

7、问题。社会学家杰克思在谁将出人头地:在美国取得经济成功的决定因素一书中,对美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他认为,在上大学费用急剧膨胀的今天,人们之所以上大学,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把学位作为一张获取地位高、收入多的工作的门票。而这张门票是否有效呢?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受过较多教育的男子比受过较少教育的男子所从事的职业地位都要高些,挣钱要多些。因此,“蚁族”的出现,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而其恶化的趋势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否则,与之相伴的社会流动乏力和社会分层困境将为整个社会的公平和和谐运行构成风险隐患。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不完备的教育投资环境很难使教育投资得到最大的收益

8、,这些体制的不完善实际上也给普通家庭带来更多的不利。“蚁族”的出现,不仅仅是个体的风险,更是社会的风险,如果任由其叠加,形成积聚效应,不但对个体是一种伤害,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将形成隐患。6、下列关于“蚁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蚁族”,是继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的又一群体,指低收入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 B、低大学毕业生被称为“蚁族”,是因该群体和蚂蚁“高智、弱小、群居”等特点类似。 C、劳动力过剩,教育体制不够完善,社会流动乏力,是“蚁族”出现的主要原因。 D、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蚁族”有可能带来社会风险的积聚。7、下列对“谨防蚁族背后社会风险的积聚”的原因的分

9、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远非一种消费行为,“蚁族”的出现可能带来公众投资教育意愿的降低。 B、公众投资教育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充分发挥自已的潜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C、社会流动乏力和社会分层困境,将为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和谐运行构成风险隐患。 D、“蚁族”的出现,是个体风险,更是社会风险,任由其叠加容易形成积聚效应。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学历者与低学历者在劳动力过剩面前是没有区别。 B、舒尔茨与杰克思都认为公众接受教育对个体而言最重要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C、社会需要大批人才,大学生就业却难,是因为“80后”向上流动的机会少渠道不顺畅。 D、

10、只要改善教育投资环境,完善社会体制,“蚁族” 就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消失。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简肃薛公墓志铭欧阳修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参政事,为世名臣,如其言。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腻州军事推官。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莆田县,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莆田人至今以为德。及居蜀,尤有善政。民有得伪

11、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老捏告其子不孝者,子诉贫不能养。公取俸钱与之,曰:“用此为生以养。”母子遂相慈孝。人皆以公为仁恩。蜀人喜乱而易摇,公既镇以无事,又能顺其风俗,从容宴乐,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 无一不中。拜参知政事。公入谢,上曰:“先帝尝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公益感激自励。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明道二年,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

12、太庙,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见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太后崩,上见群臣,泣日:“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公邃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以疾告归其政。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赠兵部尚书。太常议曰:“谥法:一德不懈曰简,执心决断曰肃。今其状应法。”乃谥曰“简肃”。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注 太师,薛奎父亲的赠号。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 显:显达 B

13、、务施贷以赒乡 务:致力于 C、破奸发伏,逆见随决 破:揭穿 D、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 夺:强取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蜀人随之者万计, 且观公所为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B、吾惭不及古人,而俱后世讥我也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其在衮冕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数以告,乃得还第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薛公“执心决断“的一组是( )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 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 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 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 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 臣下依违不决,

14、公独争之 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公少年聪慧,十余岁即能属文,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定他能光大门第;后来果如其言,薛公参与政事,辅佐皇上,成为宋朝一代名臣。 B、薛公为官之后,善解民疾,在莆田时因废除无名租而深为百姓感激;转任蜀地后更有善政,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善施恩义的人。 C、薛公临事持重明决,敢于坚持己见。太后想穿天子礼服拜太庙,薛公直谏,阻止了太后;太后驾崩后薛公仍劝谏皇上,未让太后穿天子礼服安葬。 D、薛公因病告老还乡,皇上善解人意,下诏准许他不用上朝,也不用处理政务;薛公去世后,太常根据薛公的功德,为他议定谥号为“简肃”。 第卷 注意事项: 第卷 共114分。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必须将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规定位置。四、(24分)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3分) (2)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4分)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3分)14、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