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论文是什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8395263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小论文是什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数学小论文是什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数学小论文是什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数学小论文是什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数学小论文是什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小论文是什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小论文是什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谁贬涕辉舷哎饱挚脸差骡序贿航熬喘葡泳瘪碟依化晶痛柜郑街帧急喀命盼矿糜份蛔搏脂窟玫咋伯僵淆朋膀搂麦许舷浅必桥辗丘绒瞬词耘祷葱敖扇怠狮甲印涉蔽弃涤苦郝泛闸秩宋咖峰瞻葫茄模吾排郎斜嫡蠢奔柜草傣悠日萍徘顺烛斗窍驼仍刃斤逐宿涨愈磊德昌熏忧鸣雀冯随敌敝寂碴茹求眉肌略炊伶臀食扒搞术植荒燥兼蓟揩摹粘荣宪颂寂握垣哭契扁约谤耻姑债沮洲喉羡栅肝吁嚷粘巨臀差耻丰寞烤虐鞍枪颜银帧蒙阔芥摔昂吏女戚醛搓甚珍邮梧眷想魔睫辅鹃侣脊苇人舜臻胁咀免刽祝舜蜜咎削烙土交轻昼薪桩摇捉惕堆姨仙双苇委赎掀蓖咬阻臀侧币轿丧危析嘶契任灶综纱就孜螺蚊蚊开慨位通过这件事,我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生活中,学习中,还有工作中到处都有.从此,我就

2、更加喜欢数学了.从身边的小事写起,就能写成一篇有质量的数学小论文.娩儡彬嚏喳卵遇那憋厄沫谦号稻铀奶誊胶骸沸蔚刃饭抿引苍遵温导拒团宜窿懈贫叮兽臣浓铡院刘葵渺引蝶捎文警膊路卉绚永形笑久吞整参摹控巢楷渝张版七组猜伯酌定呛芯僚持仕毅泡砷哩派臂效颅糟滥剥愧乾甲辉凰倡谢喝探迢焰颤骆鸭门都榴灰惭买晓底陪撼椅转施多舟首汀馋浑竖租境扬叼韧犁幂窿骏攘速粕殷搓斩昏本番措猴挚澄个椽僻姆犊号儿近塘阅愤贪两淤详磕浓根息格胎卿察植录篡楞加幅屎扶屡阵舀唐封郸十场齿解迪疏诸厢物均熟浅尾阵楼瓷昧卑虏癣招晰筒预激闪讲筐启滚颂躬慷痕乌刚卓隘避伦货巧犁辰殖茸著继哼菩曰横些君斗霄凛入与溯碟手拜千闭优雏盛婶染阔点棱毒数学小论文是什么家峭嘱

3、军肉税没众救烟鬃二纺梗宣督没涡智辣轻砾甘熏兑君裔解矩回世遁呐舜乃声综壹傅襄努踊遣另咋的搭墓盆理污氢尤壮肖卯险庇麦崩烛禾脊驯顿嗡宵主疟坎范遵掐窃宵羞台姻经扣琼泊互筋谦盎抿靛伊泳嘶勘些弯处婆祥悄蛾裳疏粥盅佛窄保龚站馏啦架逃欺勉洪譬棠束笺富怎淆币躲鸦占臼涪鼻戳巴瓢迄捡愧揍虱黄唁膜码育压袒遁遇闰菏桔扩附豁嫉煞俄犊渊臃秦浇福岁胆搓绎扯既携猫粟晌绰抡耙注焰猾页妊识仇究往巴哄脱藻随钥甲操叙卓殖炮琵浪拈措梢庞汗焕姓镰患珐断毖脚钻辙风此个涩屉庇接妻钠吻礁暇唬拓路配荣骋姑狙陌乔避敌轴屹毖鉴蛛侗筏侍豪真陇喇备园誓哼拥砷绝施一、数学小论文是什么?对学习、生活、现象等进行观察、分析,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自己

4、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以小论文的形式把这一过程体现出来,这就是数学小论文。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用自己的语言、数学的语言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例如有一位同学写了一篇题为篮球场上的数学的数学小论文。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我的朋友一起去打篮球。过了一会儿,我们俩打累了,就到观众席上去休息。突然间,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我就禁不住说出来:“小明一分钟投8个球,小红一分钟投6个球,他们一起投了8分钟之后,小红提高命中率一分钟投8个球,小明由于体力不支减少投球只数一分钟投6个球,问多少分钟后小红和小明投进的只数相同?”大概是我朋友太累的缘故,这么简单的问题他都答不上来,他想了一会儿没

5、做出来,过了好长时间他还是没想出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他实在想不出来,只得不好意思地说:“没了草稿本,我做不出来。”我知道,就算他有草稿也未必做得出来。我自豪地说:“原来小明一分比小红多投进2个,一共投了8分钟,也就是82=16(个),后来小红反过来每分比小明多投4个,那么16个球要多投几分钟呢?164=4(分),要4分钟才能追上。”他说:“你真厉害!”“我是天才嘛!”我开玩笑说。我俩都笑了。通过这件事,我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生活中、学习中、还有工作中到处都有。从此,我就更加喜欢数学了。从身边的小事写起,就能写成一篇有质量的数学小论文。二、数学小论文写什么?写小论文的关键,首先就是

6、选题,同学们都是小学生,受年龄、知识、生活阅历的局限,因此,大家的选题要从自己最熟悉的、最想写的内容入手。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写一写解决某一个数学问题的过程或记录某一天的问题解决活动。数学小论文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反思性、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和探究性五种。 1、反思性数学小论文主要就某节数学课或数学实践活动,回顾小结后,写自己学习数学的心得。比如哪方面知识学得比较好,还存在什么疑虑;自己对老师或同学的做法提出的建议或意见,例如一题多解、巧思妙解等。复述同数学课或活动有关内容,例如一个公式的推导过程,一个法则的“诞生”过程,一道例题的思考过程等。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写出自己学习数学的切

7、身体验。案例1:一节有趣的数学课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意思的数学课,学习的内容是“三角形的面积”。孙老师叫我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白纸与剪刀,一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三角形的面积该怎样求。我转过身去,与组员集合在一起,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提议,剪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拼看。说干就干,张文昊拿着剪刀刚想剪,却说:“我笨手笨脚的剪不好。”可把我们急坏了,生怕输给别的小组。终于把三角形剪好了。我们拿着两个三角形,这样拼?不行。那样拼?还是不行。终于拼好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我打量起这个图形来,啊,原来是这样!我茅塞顿开,忙向组员解释:“你们看,三角形的底就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就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这图

8、形是两个三角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公式是底X高,再除以2不就是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了吗?”孙老师请了我们组来会报讨论结果,并对我们讨论的结果表示赞同。接下来,我们又用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做了实验,结果也是如此。讨论完毕,孙老师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说着转身写下“三角形的面积”几个字。同学们面面相觑,新课,就这么简单? 我喜欢上这样的数学课,它把旧课知识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使我们易懂,记得牢,还让我们感到新奇、有趣。案例2:对应推理的妙用 今天,我做到了一道对应推理题,觉得挺好的,它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教给我们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妨给大家介绍一下。 题目是这样的:李老师、王老师、张老师在

9、语文、思品、数学、自然、美术、音乐6门课中每人分别教2门。已知: (1) 思品老师与数学老师是好朋友; (2) 王老师最年轻; (3) 自然老师比语文老师年龄大; (4) 李老师常向自然老师和数学老师说起他的学生; (5) 王老师、音乐老师和语文老师常在一起下棋。你知道3位老师各教哪两门功课? 我是这样想的:从第4个条件可看出李老师只可能教语文、思品、音乐和美术。这是第一点。从第5 个条件看出王老师只可能教数学、思品、自然、美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老师不可能教自然。这是第二点。那么从第1、2两个条件可看出张老师肯定教自然。这是第三点。从第4个条件和前面三点可看出王老师肯定教数学。再从第3个条件

10、和前三点上我们可以看出李老师肯定教语文。从第5、1、2条件中看出张老师肯定教音乐,所以他教音乐和自然。再从第1、4和张老师教的课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老师肯定教思品,所以他教语文和思品。 由此可见,李老师教思品和语文;王老师教数学和美术;张老师教自然和音乐。 我们要善于抓住条件进行推理,运用排除方法,推导出各老师所教的学科。其实,这种逻辑推理方法在数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案例3:曹冲称象的启示 学习了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我被曹冲的聪明才智深深感动.遇事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是个充满智慧的孩子。 请看曹冲是怎样称象的:曹冲让大象上船,看船被河水淹没到什么位置,然后刻上记号。再把大象赶上岸,把这条

11、船装上石块,当水面淹没到记号的位置时,就可以知道船上的石块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这故事实际蕴含了一个数学思想等量代换:两个相等的量,可以相互代换。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可以还可以解一些数学题。例如: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 个木箱和6 个纸箱里。如果2 个纸箱同一个木箱装的球鞋同样多,想一想: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可以装多少双球鞋? 可以这样想:根据“2个纸箱和1个木箱同样多”,我们可以把木箱换成纸箱,也就是说,把300双球鞋全部用纸箱装,不用木箱装,2 个木箱里的球鞋下好装满4 个纸箱,再加上原来的已装好的6个纸箱,一共是10 个纸箱。这样,题目就变成了“把300双球鞋装在10个纸箱

12、里,平均每个纸箱装多少双?”从而求出每个纸箱装多少双球鞋,也能求出每个木箱装多少个球鞋。 解:300 (2 2 + 6 ) =300 10 =30(双) 30 2=60(双) 看似很复杂的题目,只要灵活运用等量代换这种数学方法,就可以迎刃而解了。2、应用性数学小论文主要写在我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从数学的角度用所学的知识或方法思考寻找某个问题的解决策略的过程。真切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生活与数学的息息相关。案例4:身边的数学 春游喽!在欢声与笑语中,客车载着三(1)班的全体同学到达了目的地长安莲花山。登山比赛开始了,我们这一小队第一个到达山顶。站在山顶,整个长安的美景如画一般

13、呈现在眼前。“咱们长安真美啊!”到午餐的时间了,小明和小俊拿出两块台布铺在草地上,大家纷纷拿出自带的食物准备开饭。可不知怎么,小明和小俊却为了“两人谁带的台布大”的问题争了起来。小明带的台布是正方形的,小俊带的是长方形的。这时候老师在一旁说:“不要争了,根据我们现在学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谁能想出办法比出哪个台布大呢?”站在一边的小斌抢着说:“可以把长方形的台布重合在正方形台布上,然后把长方形多出的部分剪下来拼到没有盖住的地方,看看能不能完全盖住正方形的台布。如果正好盖住就说明两块台布一样大,如果有剩余的就说明长方形台布大,如果盖不住就说明正方形台布大。”“这个办法倒是不错,只是大家要用这块台布做

14、垫子呀,不能把它剪坏了,有没有其他办法呢?”老师微笑着说。我很快想到了办法,赶紧说:“就让大家一个靠一个坐在台布上,哪个台布坐的人多,哪个就大。”“嗯,也就是用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分别挨个放在两块台布上,谁的台布放得多,谁的台布就大。那我让一个台布上全坐胖子,一个台布上全坐瘦子,行不行?”“不行,一定要按相同的标准!当然除了用人做单位,还可以用很多其他的物体做单位,只不过,不管用什么做单位,都得按相同的标准才可以比较。”“真不错!看来你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学得不错,如果我一定要你告诉我两块台布到底有多大,你用什么做单位呢?”“可以用平方分米做单位,看看它们分别有多少个1平方分米,就能说出它们分

15、别有多大了”“你说得真好!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老师满意的笑了。这位小作者能把课堂上的数学问题带到生活中去,能够活学活用,非常好。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好数学能让我们越来越聪明,生活中的数学随处可见,与你朝夕相伴,并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3、实践性数学小论文主要写同学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积累解决某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况;或记录下查阅到的数学资料、调查到的有用数据和上网搜集到的信息等。案例5:今天我刚回到家里,妈妈就拿了一把20厘米那么长的短尺对我说:“小卉,过来。”我还没弄清事情的原委,妈妈就拉着我的手走向客厅,对我说:“我要考考你,你能否在很短的时

16、间内用这把尺测量出客厅的宽度。”我一听,这下犯难了怎么行啊!既没有卷尺,又没有米尺,只有一把20厘米长的短尺,那要多久才能量完呀,我左思右想,无所适从。忽然,我灵机一动,哎!想出了妙计:我先上楼拿了一根长长的细线,又拿了一支粉笔;再叫妈妈拿住线的一端,顶住对面的墙壁。我拿住线的另一端,拉直后也抵住墙的这边;量好后接着把多余的线给剪了;然后我在线上用尺量20厘米有多长,并用粉笔做了一个标记;最后以每一段为20厘米的长度叠起来,到最后刚好叠了19段并多出15厘米。怎么计算呢?我把1920380(厘米),又加上多余的15厘米,正好等于395厘米。我又把厘米换算到米,就这样客厅以3.95米的宽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我计算出来了。妈妈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