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教案_21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837898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教案_2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教案_2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教案_2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教案_2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教案_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教案_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酸碱盐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常见单质、氧化物、酸、碱及盐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B)。2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3 .了解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B)。4 .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化学反应的实质(B)。5 .能判断金属的活动性(C)。6 .懂得质量守恒定律在宏观和微观领域中应用(B)o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年中考典型考题对物质的推断题型进行整合、分析,获得此类题的切题和解题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物质间的性质关系学会,观察、推理及反思,并获得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学重点:常见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教学难点:如何在有效时间内将物质间的性质进行推理、

2、判断,从而理出物质性质的知识联系。教学方法:演绎、讨论、对比、归纳。课时:1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同学们在历年中考题当中,并不是单一 C等级的题最不好解,而是 这类知识整合到一道题中的时候才会让你卡壳,所以如何应对在填空题中 遇到物质推断的题型,对于物质性质要掌握如很熟练,并且善于获得题目说说这中的有效信息。今天我们选几道往年福建省的典型题进行分析,希望同学类题做师生沟们认真反思解答这类题的第一把锁匙是什么?不好的通一、中考物质推断题的考查知识:1 .常见单质、氧化物、酸、碱及盐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 B)。2 .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3 .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B)。原因。反查知4.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化学反应的实质(B)。听老师识储备5.金属的活动性(C)。分析同情况6.质量守恒定律在宏观和微观领域中应用(B)。时反思二、物质推断题常见的切题线索;1 .物质常见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磁性、挥发性、吸水性、酸、 碱、盐的溶解性口诀等。2 .物质特殊用途,如波尔多液、改良酸性土壤、金属除锈、金属冶炼、尾 气吸收、置换反应。3 .物质化学性质的思维导图(或知识树),如酸、碱、盐的通性、金属三大 化学性质、钙三角、碳三角等。4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怎么生成的就是哪里来的,注意化学反应上下游的关系,用好元素守恒、原子守恒等。三、中考典型题的

4、分析:1. (2017年龙岩市质检)如图扇形区包含硫酸和A-E五种常见物质及序号为 -的六个反应.已知:为中和反应;B与D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成分; E为氧化物;虚线相连的两种物质间可能发生反应,也可能不发生反这些知 识点能 否再 现。(3) E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50%,另一元素呈+4价,则E的化学式为。对应这 些线索 回答相 关具体 案例。请中等 生找出 题眼或 是明显 信息是 哪些?由面到 点,把 知识细 化。考验分 析题目 的能 力。三位同 学分别 复述 酸、碱、 盐的通 性。工业上可用反应来处理高浓度 E的尾气,该处理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是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即可)。(5

5、)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 C与D (填“能够”或“不能”)发生化学反 应.解析:本题中主要涉及酸碱盐相互间的化学性质,并穿插了元素百分含量 算计算,同时渗透了环保理念,整体难度不大,但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来 讲找题眼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求学生对于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主要是13 条)很熟练。3. (2016福州)请同学们搭乘 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重点考 查酸、 碱、盐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的性质。一位中 等生来 解析这 题,同 时由其 他同学 点评(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 碳酸钠溶液” .列

6、车途径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 色.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考查以 常见单 质为主 的化学 性质。氢钠(NaHCO 3)的化学方程式为 .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2)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与 碳酸钠溶液”和 稀盐酸”都能反应的4号站”的对应物质为 (写一种)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 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 须更换为 (写一种物质),稀盐酸”列车能走完全程.解析:本题

7、把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揉合在一起,利用它们之间的性 质串成反应链,考生应对酸、碱、盐的通性要很熟悉,在碳酸钠身上做好培养学 生物质 问转化 能力。文章,每种猜想都要符合火车的路线反应要求,并进行上下验证达到考查 的目的。课后练习:小结:解答此类题目要养成好习惯,即要通读全题,而不能按部就班的去 做题,要能在全题当中找信息,有时上一题不好解,但在下一题却有提示 价值的线索,并且答案要迎合题意,一般来说答案都是中学常见物质,如 若写出奇、难、怪的答案就要好好检查了。板书设计课题:初中常见物质的推断一、物质常见物理性质。二、常考化学知识:1 .质量守恒定律2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3 .金属活动性的应用作业:复习丛书 P40-8、11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