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物体拉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直接记录了( bd )A.物体运动的时间 B.物体在不同步刻的位置C.物体在不同步刻的速度 D.物体在不同步间内的位移2.手拖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持续清晰的点,测出这6个点的第1点到第6点的距离为18cm,则( c )A.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03m/s B.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5m/sC.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m/s D.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m/s3.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下列措施有助于减少实验误差的是( )A.选用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种时间单位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运用点迹清晰、点间隔合适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合适增长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解析:选用的计数点间隔较大,在用直尺测量这些计数点间的间隔时,在测量绝对误差基本相似的状况下,相对误差较小,因此A项对的;在实验中,如果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过小,打出的点很密,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大,测量精确性减少,因此小车的加速度应合适大些,而使小车加速度增大的常用措施是合适增长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以增大拉力,故B错,D对;为了减少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舍去纸带上过于密集,甚至辨别不清的点,因此C项对的.4. 用一般的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若用cm作单位,则该数的估读位应在 [ c ]A.个位 B.十分位ﻩC.百分位 D.千分位5.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如测得各持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不是一种恒量,其重要因素是 [ c ]A.长度测量不精确 B.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间隔不均匀C.运动中受到变化的摩擦力作用 D.木板未调成水平6.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为了可以较精确地测出加速度,将你觉得对的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A.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C.再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车D.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背面E.把小车停在接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直流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反复三次F.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抱负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种开始点,并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在选好的开始点下面记作0,往后第六个点作为计数点1,依此标出计数点2、3、4、5、6,并测算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G.根据公式a1=(x4-x1)/(3T2),a2=(x5-x2)/(3T2),a3=(x6-x3)/(3T2)及=(a1+a2+a3)/3求出解析:在实验中要尽量地保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同步也规定纸带能尽量地直接反映小车的运动状况,既要减小运动误差也要减小纸带的分析误差.其中E项中的电源应采用交流电,而不是直流电.答案:ABCDFG7.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如图实-1-11所示是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准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1.40 cm、3.55 cm、6.45 cm、10.15 cm、14.55 cm、19.70 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4=__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成果保存三位有效数字)图实-1-11解析:v4== m/s=0.405 m/sx1′=0.0140 m,x2′=x2-x1=0.0215 mx3′=x3-x2=0.0290 mx4′=x4-x3=0.0370 mx5′=x5-x4=0.0440 mx6′=x6-x5=0.0515 ma==m/s2≈0.756 m/s2.答案:0.405 0.7568. 某次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小车带动的纸带如图,电源的频率为50Hz.在纸带上准时间顺序取0、1、2、3、4、5共六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点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标在了纸带下面,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1.5___,方向____与小车运动速度相反_____.9. 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下落物体带动的纸带如图.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纸带上持续取出A、B、C、D、E、F六个计数点,用米尺测出A、B两点间距离S1=4.08cm,E、F两点间距离S2=5.64cm,试写出用S1、S2和相邻两点间时间间隔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g=_______,代入数据求出g=__9.75____.10.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振针每隔____0.02__秒打一次点.目前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加速度.当电源频率低于50Hz时,如果仍按频率为50Hz的时间间隔打一次点计算,则测出的加速度数值_____不小于___频率为50Hz时测出的加速度的数值.(后一空格填写不小于、不不小于或等于)11. 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应穿过 ,复写纸片应套在 上,并要放在纸带的 面;打点时应 接通电源, 释放纸带.根据图1-3所示的打点计时器构造图,指出各重要部件的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⑨____限位孔,定位轴,上,先,后;①接线柱②线圈③振片④永久磁铁⑤振针⑥限位孔⑦复写纸⑧定位轴⑨纸带12如图是某同窗用打点计时器研究某物体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物体在AB段、BC段、CD段和DE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AB1.20CDE1.90cm2.402.38物体在AB段、BC段、CD段和DE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是19.0cm/s、60cm/s、60cm/s、59.5cm/s,物体运动的性质是先加速,后匀速.解析:AB段的平均速度为 BC段的平均速度为 CD段的平均速度为 DE段的平均速度为在误差范畴内,可觉得,则物体先加速,后匀速13.某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1-4所示,图中O点为纸带的第一种点,接下来的前几种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种计数点,推测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还是减速?在打出A、F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B点的瞬时速度为多大?OAB1.30CDEFG3.456.3410.0814.4019.55单位:cm图1-4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种计数点,计数点间只有5个间隔,则计数点间运动的总时间为t=0.02×5s=0.1s,每隔0.1s纸带运动的位移分别是2.15cm、2.89cm、3.74cm、4.32cm、5.15cm,阐明纸带作加速运动.A、F间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B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AC、AD、AE或AF段的平均速度表达,其中AC段的平均速度最接近B点瞬时速度.14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状况的纸带,图中A、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 s.图实-1-13(1)在如图实-1-14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 (2)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 c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解析:(1)应用vn=,求出各计数点B、C、D、E、F相应的速度为vB=16.50 cm/s,vC=21.40 cm/s,vD=26.30 cm/s,vE=31.35 cm/s,vF=36.30 cm/s,在v-t坐标系描点,连线如图所示.(2)由图中可以读出,图线与纵轴交点的速度大小为11.60 cm/s,此速度表达A点的瞬时速度.答案:(1)见解析(2)11.60 表达A点的瞬时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