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诗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诗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8355466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诗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诗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诗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诗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诗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诗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诗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诗登鹤雀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诗,作者写的是登鹤雀楼凭栏远眺时的的感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全诗洋溢着盛唐时期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教学这首诗。可以采用:读、查、连、话、想、悟、疑、背八步教学法,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用心感受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1、读。在揭题后老师范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轻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并逐步做到流利地读。2、查。让学生把诗读熟了,再要求查字典解释字义,从字面上初步弄懂诗的意思。如依尽欲穷等。从字典中查的字义,要放到诗句中,看能不能说得通。说不同的就要找个相近的意思想一想。如白日依山尽的尽字,字典

2、里的解释是完毕,太阳靠着山完毕了这说不通,改为太阳靠山消失了,太阳靠着山下去了就说得通了要启发和鼓励学生把字典里同联系上下文结合起来解释古诗的字义。3、连。要求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用白话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有的诗句直译不好说,老师应予点拨。如欲穷千里目可还原为目欲穷千里,然后让学生用白话式着说一说。4、画。要求学生根据诗意,展开想象,然后把想象的事物画下来。要提醒学生不要照者插图画,要尽量画得与它不同,与众不同。要启发学生思考:作者的观点在哪里鹤雀楼应画在什么地方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地方想好再画。5、想。学生根据诗意画画,是第一次想象。根据老师的描述展开想象。老师的描述要有利于丰富学生

3、的想象。老师可要求学生全身放松,两眼微闭,在悠扬的音乐声中,随着老师的描述再次进入意境。老师的描述应从舒缓到昂扬:一轮红日拌着火一般的晚霞正依山傍岭渐渐消失,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滚滚黄河水奔腾向前,不可阻挡,最后归入大海,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无际无穷,我强烈地感觉到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登上更高一层楼;人生要有意义,就必须不断地进取,最大限度的获取成就。这样的描述,学生不一定能句句听得明白,但能受到情感的熏陶。6、悟。悟就是领悟,让学生根据老师描述展开想象后,可启发学生:从诗意的想象中你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什么对学生的体会,不要局限与对登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的认识,要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作者积极向

4、上的情感。7、疑。疑就是质疑。对古诗的质疑。不一定要全部弄明白。有的可存疑,激发学生再今后读书中不断求知的欲望。如白日为什么不用红日,就不一定要讲清楚,可留给学生一个悬念。8、背。背是语言积累,应指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把诗背下来。简评:古诗八部教学法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特点:1、符合诗歌的教学特点。诗写的是作者的感受,作者用的是形象思维,用意象说话,读诗就要透过字面意思,从理解意象入境,去体会作者的感受。2、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自己读一读,查一查,连一连,从而自己读懂的字面意思;然后再画一画、想一想、悟一悟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中,靠自己积极主动的努力,深入诗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写诗要想象,读诗也要想象。教者两次引导学生想象。一是借画想象,通过引导学生把诗意画面化,更好地把握意象入境;二是借语言想象,老师通过对待诗意的生动的描叙,让学生凭借丰富的语言想象,使学生头脑中的意象更丰富,更清晰,对待中情感的感受更真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